施文璞
【摘要】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科技水平的進步,計算機技術以及電子信息技術得到了長足發展。自進入信息化時代以來,電子信息技術更是被運用于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為人們提供了極大便利。與此同時,電子信息技術在發展過程中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本文首先分析了電子信息技術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探討了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法,接著分析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趨勢。整篇文章由表及里,先拋出問題再尋找解決方法,最后闡述其發展趨勢。
【關鍵字】 電子信息技術 發展趨勢
一、電子信息技術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我國電子信息技術起步較晚。由于我國特殊的歷史原因和經濟形態,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電子信息技術出現的時間較晚。誰先進入市場,誰就能夠占領先機。從這個角度說,我國由于開始研究電子信息技術時間晚,一些先進的技術已經被發達國家開發出來,而電子行業又是一種更新迭代速度較快的行業,較晚的起步時間導致了我國電子信息技術的起點較低,且人們對新事物的出現不敏感,這一點制約了我國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
2、電子信息技術人才短缺。從上文可知,電子信息技術在我國出現時間較晚,加之高校反應不靈敏,所以高校雖然開設了有關電子信息技術的專業,但從招生數量上看招收的學生數量還是不足,這是其一;其二,由于我國在這一領域經驗不足,培養出來的人才所掌握的技能也較為單一,不能適應激烈的市場環境,這樣的社會現實也會導致部分人才的轉行流失。兩種情況都制約著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導致人才短缺的局面出現。
3、產業結構不合理。由于電子信息技術的復雜性,在產品設計到產出的過程中,至少經歷產品研發、集成生產、進行銷售三個環節,而這三個方面我國發展得都不盡成熟,產業結構發展不合理。比如產品研發是整個產品開發的核心環節,但是我國在研發方面的自主產權較少,很多情況下要依靠外國的技術;再有,由于產業結構發展不合理,電子信息技術產品的銷售市場存在著惡性競爭的情況,這些因素都在制約著這一行業的發展。
二、促進電子信息技術發展的手段
1、加強與其他國家的聯系。我國與發達國家相比,電子信息技術出現的時間較晚,在發展格局和核心技術方面都存在差距。在這樣的情況下,要想使我國電子信息技術得到更好地發展,就要加強與電子信息技術發展得好的國家的聯系,學習他們先進的科學技術以及合理的產業布局,并將其與我國電子信息技術發展現狀對比,從中找出對我國發展有利的方法,“師夷長技以制夷”,爭取趕超發達國家。
2、培養電子信息技術的專業人才。這里說的專業人才,不僅僅是在電子信息這一領域有造詣的人才,而是適合當今激烈競爭環境的多技術型復合人才。隨著行業競爭的不斷升級,這一領域的從業者不僅要培養自己過硬的專業技術,還要具備良好的科學素養以及跨學科交流的優秀能力。
3、優化產業結構及市場環境。一個行業想要得到良好發展,沒有一個有利的社會環境是做不到的。就電子信息技術產業而言,亟待解決的問題是研發過程中技術不足的問題和銷售時存在的惡性競爭情況。具體措施是,結合電子信息技術行業的實際發展情況,國家要對其進行有效的宏觀調控,并加大科研經費的投入,以解決技術不足和惡性競爭的問題。另外,在監管方面,國家也要加強對相關行業的有效監管,杜絕威脅到電子信息技術行業健康發展的行為出現,為其有利發展創造一個健康良好的社會環境。
三、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趨勢
1、全球化發展。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推動了各個行業全球化的進程,互聯網把地球變成了一個小村莊,而電子信息技術與計算機行業的發展密不可分,也會受到全球化的影響,出現層次化發展的局面。一個產品可能會通過不同國家的組合制造才能完全生產出來,比如技術性的部分會在發達國家制造,而技術要求較低的則會在技術不那么發達的國家實現,這樣也達到了技術流動交流的效果,促進這一行業的全球化發展,國家之間實現產業共贏。
2、規模化發展。隨著科技水平的進步,電子信息技術逐漸發展成為一個成熟的行業,不再是剛起步時零碎產品的生產了,生產規模向著大規模、集成化的方向發展,沒有集成化生產的企業可能會面臨生存方面的挑戰。從整個行業的發展角度說,這是一次長足的進步。目前我國電子信息技術公司生產的產品,無論是在數量上考慮還是從質量上衡量,都呈現上升趨勢,集成化生產初見規模。
四、總結
經濟的快速發展決定了電子信息技術的極大進步。在發展過程中,也暴露了一些問題,存在著嚴峻的考驗。基于電子信息技術的便利性和多功能的特性,其生產出來的產品已經被廣泛運用于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所以只有努力提高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水平,才能在下一輪科技浪潮中占領先機,實現良好發展。
參 考 文 獻
[1] 趙鴻勝.淺談我國電子信息技術存在的問題及發展趨勢[J].黑龍江省大興安嶺林業集團總醫院,2001,6.
[2] 陳丹.我國電子信息技術存在的問題及發展趨勢探討[J].赤峰學院學報(科學教育報),2011,4.
[3] 張成名.我國電子信息技術的現存問題及發展趨勢探討[J].大慶師范學院,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