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UD領導決策數據分析中心
2017年地方政府工作報告數據快報
■ IUD領導決策數據分析中心
截至目前,除海南外,其他省份在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公布了2016年的經濟增速和2017年經濟增長預期目標。湖北等9省區未完成2016年初地方兩會確定的經濟增長目標,其中遼寧省不僅沒有完成6%的目標增速,反而負增長了2.5%,實現東北振興任重道遠 。
初步核算,2016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74412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7%,處于合理運行區間。
從2016年地方增長目標完成情況看,湖北、河北、湖南、福建、遼寧、陜西、內蒙古、廣西、山西等9個省份未完成2016年預定目標。其中,遼寧GDP增長-2.5%,低于預期8.5個百分點;山西GDP增長為4.5%,低于預期1.5個百分點;湖北增長8.1%,低于預期1個百分點。
◎“3萬億以上”梯隊擴容 新增冀鄂湘三個新成員
從經濟總量排名來看,2016年前六名名次與2015年相同。但是,第七名到第十五名則變化比較大。其中,湖北2016年經濟總量達到32297.91億元,同比增長8.1%,首次超過河北,位居全國第七名。目前,我國“3萬億以上”梯隊已擴容至9個省份。
遼寧省在2016年經濟總量為全國第十四位,比上一年降低四位,全省2016年經濟增速為-2.5%,全國最低。省長陳求發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首次對外確認,遼寧省所轄市、縣,在2011年至2014年存在財政數據造假的問題。
◎27省份經濟達到全國增長水平,山西逆勢上升幅度最大
從經濟增速來看,有27個省份2016年GDP增長目標超6.7%(含6.7%),12省份超8%。重慶的實際增速最高(排名不含西藏,其2016年GDP增速為11.5%),
2016年各?。ㄊ小^)GDP總量及增長情況達10.7%,其次是貴州,增速為10.5%。

資料來源:各地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表示未完成年初預定目標。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經濟增長僅為3.1%的山西省2016年逆勢上升,達到了4.5%的增長,雖然低于年初政府工作報告中預定的6%的目標增速,仍在低位徘徊,未進入合理增長區間,但標志性、轉折性、趨勢性變化顯著增加。全省地區生產總值2016年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全年分別增長3%、3.4%、4%、4.5%左右,呈現逐季加快、逐步向好的態勢。
◎冷暖自知,2017地區經濟走勢進一步分化
從2017年GDP增長目標調整情況看,上海、吉林、廣西、浙江等多地將2017年經濟增長目標由2016年的區間目標改為具體數字目標。
江蘇、山東、天津、山西、河南、廣西、上海等9地對2017年經濟增速目標進行了下調,下調幅度基本都在0.5至1個百分點。煤炭去產能“重鎮”山西將2017年GDP增速目標由6%下調至5.5%。不過,鋼鐵去產能大省河北則維持7%的增長目標不變。上海因經濟發展過分依賴金融業和房地產業,虛擬經濟對實體經濟產生擠出效應,發展模式不可持續,故而主動調低經濟增速。但也有很多省市自治區不僅沒有調低經濟目標,反而逆勢上調,如吉林2016年經濟目標是6.5%-7%,2017年調高至7%左右。四川2016年經濟目標為7%以上,2017年調整到7.5%左右。吉林和四川經濟向好,與新興服務業發展較快有關。
財政部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實現約15.96萬億元,同比增長4.5%。2016年年初預期財政收入目標的圓滿達成。
從2016年地方增長目標完成情況看,江蘇、湖北、湖南、重慶、江西、陜西、廣西、新疆、黑龍江、安徽等10省份并未實現年初設定的預算目標。其中,山西、新疆兩地2016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出現下降,降幅分別為5.2%、2.4%。2016年初山西省設定的公共財政收入目標是下降7%,實際降幅小于預期。新疆2016年初設定的目標是5%,未能完成預期目標。
2016年各?。ㄊ?、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及增長情況

資料來源:各地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啊痢北硎疚赐瓿赡瓿躅A定目標。
◎遼寧:財政收入“擠水分”后首現正增長
財政收入是遼寧最早開始擠水分的經濟指標之一。2016年遼寧省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3.4%。這是該省自2014年財政收入增速首現負增長(-4.6%),2015年增速大幅下滑33.4%之后,首次出現正增長。圍繞國家支持新一輪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政策,遼寧爭取中央財政補助2214.7億元,同比增加256.9億元,比當年遼寧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199.3億元還多15.4億元。
◎廣東:首個地方公共財政收入破萬億的地區
2016年,廣東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10390億元,總量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成為全國首個地方公共財政收入跨入“萬億元俱樂部”的地區,且連續26年位居全國各省市首位。其中,稅收收入可比增長11.1%,非稅收入中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收入負增長19.4%。
◎2017年12省份下調財政收入增長預期目標
從2017年該項指標的調整情況看,江蘇、山東、湖北、福建、重慶等12省份調低了目標,其中不乏2016年未實現目標的省份;遼寧、山西、廣西、吉林、青海等8省份上調了目標,其中山西上調幅度最大,從-7%提高到6%。上海、廣東、天津、河北等7省份維持2016年增長目標不變。
2016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有所放緩。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596501億元,同比增長8.1%。
從2016年地方增長目標完成情況看,江西、湖南、河南、重慶、廣東、福建、河北、山西、新疆、遼寧等10個省份未完成年初預定目標。另外,中西部地區2016年投資增速引領全國。18個省份中有16個投資保持兩位數增長,尤其貴州、西藏分別高達21.1%、20%。
2016年各?。ㄊ小^)固定資產投資增長情況(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各地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啊痢北硎疚赐瓿赡瓿躅A定目標。
◎遼寧:持續三年斷崖式下滑
遼寧固定資產投資在2013年底尚有約20%的增速,從2014年初到2016年底,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從17%降至-63%。據有關機構測算,2016年遼寧拖累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約2個百分點。
◎新疆:2017年固定資產投資增50%以上
從2017年增長目標調整情況看,已公布數據的20個省份中,多地已下調投資增速。只有安徽、新疆、遼寧三地上調增長目標,其中,新疆將2017年全區固定資產投資定為“增長50%以上”。從-5.1%到50%的“火箭式”增長,主要依托于重點水利工程和農林牧項目建設,預計農林水利新增投資315億元,增長50%。
2016年全年,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2316億元,比上年增長10.4%。其中,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154286億元,增長8.1%。
從2016年地方增長目標完成情況看,西藏、河南、湖南、福建、新疆、寧夏、天津等7省份未完成年初預定目標(注:2016年各地政府工作報告中,21個省份公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目標)。19個省份2016年增速達到或超過10%,中西部地區占12個;增速前10名,中西部地區占9個。重慶13.2%增速第一。
從2017年增長目標調整情況看,已公布數據的19個省份中,七升六降六平。其中,福建已連續三年下調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
◎安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首破萬億元
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看,2016年,安徽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首次突破萬億元,達到10000.2億元,同比增長12.3%,增幅居全國第四位、中部第一位。
商貿流通主體的快速成長,新業態、新消費的疊加以及促消費政策的刺激,促使全省消費市場向好發展。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安徽省新增限額以上企業1200多家,企業總數突破1.1萬家。全省限額以上單位實現網上商品零售額220.2億元,同比增長68.4%;限額以上居住類商品增長15.9%;限額以上文化娛樂體育健康類增長8.8%;限額以上汽車類商品實現零售額1244.6億元,同比增長15.2%,較2015年提高7個百分點,成為消費市場主動力。
2016年各?。ㄊ?、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情況(單位:%)

資料來源:各地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表示未完成年初預定目標。
2016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21元,比上年名義增長8.4%,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3%,低于全年實際經濟增速6.7%。
從2016年地方增長目標完成情況看,山東、河南等12個省市未完成年初預定目標(注:2017年各地政府工作報告中,25個省份公布“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年實際增速)。其中,陜西、貴州兩地2016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與目標增速落差分別為1.8個、2個百分點。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陜西、河南、安徽等11個省份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速度“跑輸”GDP增長速度。其中,廣西、貴州、西藏3省份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相差超過1個百分點。
2016年各?。ㄊ?、區)城鄉居民收入增長情況(單位:%)

資料來源:各地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表示未完成年初預定目標。
◎湖北: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中部第一
2016年,湖北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25元,居中部第一位,增速7.4%。按戶連片耕種的“沙洋經驗”寫入了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成為湖北農村改革的又一張靚麗名片。截至2016年底,全省在工商部門注冊農民合作社70521家、家庭農場25630個,同比分別增長16.1%、28.6%,系統培育新型職業農民達10萬余人。預計全年農產品加工業主營業務收入達1.4萬億元。
從2017年增長目標調整情況看,上海、湖北、河南、天津等12省份調低了居民收入增長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