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偉
少些溜須拍馬多些干事創業
☉李 偉

貞觀五年,隨著社會經濟的好轉,唐太宗命令一竇姓大臣,遵循簡約原則,修繕洛陽宮。該大臣以為討好太宗、立功升遷的機會到了,于是極盡鋪張奢華之能事,計劃將洛陽宮雕飾裝扮得華美無比。太宗知道后,嚴詞責備他浪費太甚,下令立即停止修繕,并罷免其官職。原本還想討好太宗、加官晉爵的竇某,可謂偷雞不成蝕把米。
看完這個故事,讓我想起軍報上刊發的一篇文章,題目是《少吹吹拍拍,多兢兢業業》,文章中指出:“據說,因貪腐而落馬的廣州市委原書記萬慶良有著超強的體育才能,他參加足球比賽,進球總是最多;參加龍舟大賽,總能帶隊奪冠;學習游泳,僅下水三次就能第一個橫渡江河。萬慶良真的有這樣的本事嗎?非也,是因為有人愛拍他的馬屁,把各種榮譽都讓給他。而他自己也愛吃這一套,對各種虛名照單全收且引以為榮。”
俗話說,身子坐轎易發福,思想“坐轎”易發霉。領導干部有了權力,“抬轎子”的人就多了,如果只想聽溢美之詞、不想聽逆耳之言,就會松動戒驕戒躁的防線、失去求實務實的品格,久而久之,就容易出問題,甚至出大問題。一些被查處的貪官在自白中常如是追悔:“如果身邊少一些抬轎子的、多一些潑冷水的,少一些吹鼓手、多一些敲打聲,自己就不會墮落得這樣快、淪陷得這樣深,也不會走上法律的審判臺,更不會被人民戳脊梁骨。”
有句順口溜是這樣說的:“表揚了溜須拍馬的,提拔了指鹿為馬的,冷落了當牛做馬的”。雖說有些夸張,倒也道出了官場上某些不良的現象。時下,一些黨員對領導盲目推崇,只要是上級決策,只要是領導指示,無論對錯與否,無論是否可行,常常虛妄地“夸大”“表揚”“唱贊歌”“拍馬屁”,以博取對方好感,幻想以這種方式讓自己在領導心目中留下好印象,為自己的成長進步增加砝碼;還有一些人將“溜須拍馬”當成“聰明人”的表現,認為只會埋頭苦干、不會迎合上級的人是“傻子”,堅信“一個‘馬屁’拍得好,比干10件事情更管用”的歪歪理,工作中不腳踏實地,成天琢磨領導喜好、揣摩上級想法,想著搞歪門邪道謀求進步。
試問,如果每名黨員都“溜須拍馬”地奉承,不管對錯好壞,一味迎合上級領導,不敢發出自己的聲音,不敢說真話實話,長此以往下去,勢必會敗壞黨風,還會大大打擊干事者的積極性,助長“溜須拍馬”的歪風邪氣,使得愿干事的人越來越少,最終很可能發展到大家都變成了不干事的人。這是多么可怕的局面啊!
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明確指出,“黨內不準搞拉拉扯扯、吹吹拍拍、阿諛奉承”,要狠剎“溜須拍馬”之風,激起干事創業浪潮。首先,領導干部要率先抵制,表明不喜歡聽“好話”“吹捧”的態度,鼓勵下屬給自己提建議講問題,對好的意見建議要及時采納,對敢于說真話干實事的人要及時表揚,多給兢兢業業、埋頭苦干、敢說諍言之人創造謀事干事的空間和平臺,營造“誰拍馬誰挨批,誰干事表揚誰”的良好氛圍。其次,黨員干部要堅持求真務實的品格,不空談、不虛假,認真做好每一件事,自覺摒棄內心盤算的“小九九”,敢于叫響“溜須拍馬”不出我口、歪風邪氣“到我為止”,切實把知與行統一于崗位履職之中,以工作成績獲得上級認可和領導認同。最后,要立起選人用人的鮮明導向,以誰干事多、誰成事多、誰工作績效突出為依據,量化評比謀事干事的業績,看成績說話,以鮮明的導向強固黨員干部隊伍硬氣、清爽政治生態正氣,把那些真悟打仗之道、真思打仗之策、真練打仗之功的同志用在位上。
【作者系94783部隊某分隊上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