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莉
廣元市青川中醫院,四川廣元628100
PBL在神經內科臨床帶教中的實施方法及效果分析
汪莉
廣元市青川中醫院,四川廣元628100
目的分析PBL教學法在神經內科臨床帶教中的實施方法及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5年2月—2016年8月期間在該院神經內科的46名實習生作為該次研究對象,以不同的教學方法為分組依據,常規組(n=23)采用傳統教學法,分析組(n=23)采用PBL教學法,對兩組教學效果進行觀察。結果分析組學生的實踐技能與理論知識考核結果均高于常規組的考核結果,且分析組對臨床帶教的總滿意率為95.65%,常規組對臨床帶教的總滿意率為69.56%,分析組優于常規組(P<0.05)。結論在神經內科臨床帶教中采用PBL教學法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理論知識,還能提升其實踐技能,具有臨床教學價值,值得推廣。
PBL;神經內科;實施方法;應用效果
我國傳統的教學方法在神經內科帶教中使實習生對學習缺乏創新、積極性,這種單一的教學方式脫節理念性,導致學生很被動。為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應加強對教學方案進行改善[1]。近年來,隨著醫學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入,PBL教學法在神經內科臨床帶教中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該文為探討PBL教學法在神經內科臨床帶教中的實施方法及應用效果,選取2015年2月—2016年8月期間在該院神經內科的46名實習生展開研究,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抽選2015年2月—2016年8月該院神經內科46名實習生資料作為研究對象,以不同的教學方法分為常規組和分析組,各23名。其中在常規組23名實習生中男性為15名,女性為8名;年齡介于19~24歲之間,間值為(22.1±1.3)歲;學習成績在407.5~479.5分之間,平均(463.5±8.5)分;該組實施傳統教學法。在分析組23名實習生中男性為13名,女性為10名;年齡介于18~25歲之間,平均(23.5±1.7)歲;學習成績在402.5~481.5分之間,平均為(465.5±9.5)分;該組實施PBL教學法,兩組實習生在年齡、性別、學習成績等一般資料比對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常規組采用傳統教學方法,分析組采用PBL教學方法,臨床見習的內容均符合神經系統疾病內科相關治療知識,所有學生均由總教學醫生擔任帶教教師,具體帶教內容及實施方法如下。
1.2.1 給予常規組學生實施傳統教學法進入病房后,由帶教教師對見習相關的知識進行講解,通過PPT方式講授理論知識內容,理論知識內容包括病理生理、疾病病因、治療方案等;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課余時間跟隨老師查房、書寫病歷、詢問病史、提出診斷意見以及完成相關檢查等日常工作,掌握相關知識。然后讓學生討論實習的內容,并提出治療的方案,最后教師對學生的見習效果進行總結,以及擴展相關知識點[2]。
1.2.2 給予分析組學生實施PBL教學法帶教教師要對實習學生做好入科宣教工作,具體內容為:①設計教學問題。帶教教師在教學中可結合病例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的知識結構設定相關的教學問題,例如病人出現意識障礙后,會存在哪些危險情況以及該怎么處理,或者就是腦出血患者為什么突然出現意識障礙等問題[3]。②見習前的準備。帶教教師應在學生實習前做好分組的準備工作,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分組,分為2個人1組,然后以預先設定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相關實習內容,讓學生自主查找有關的病例資料,可以讓組內學員輪流擔任教學主持,還可以通過對病人體格檢查、詢問病史、以及分析已有的診斷資料提出治療的方案[4]。③帶教教師床邊指導。帶教教師帶領學生進入病房隨訪,通過床邊詢問病人患病情況的方式,讓學生自主完成,然后以3名學生為主向患者家人及患者詢問其病史,然后讓其他小組的成員再做補充詢問,最后帶教教師在旁邊指導,并及時糾正出現的差錯[5]。④討論和總結。首先讓實習生通過以上的實習經歷進行討論,主要由帶教教師對討論的問題進行介紹,引導以大綱為中心,時間在2~3 min左右;然后讓講解人作主題報告,控制的時間在15 min以內,并對相關的資料進行匯報,還有歸納存在的治療風險,接著在此基礎上分析主題的內容,以及提出相應的治療方案;其次讓每位學生對提出的觀點,通過圍繞主題的內容進行討論,但一定控制在30 min以內;最后帶教教師對每個小組完成的情況進行總結,總結具體病例的治療進展情況,進行相應的補充,引導學生反思[6]。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學生實踐技能與理論知識的考核結果進行比較,分數越高則表明該組的教學方法較好,反之則較差。并統計兩組學生對其臨床帶教的總滿意率,統計的標準根據問卷調查表情況設定為滿意、一般滿意和不滿意3種評價指標,調查內容包括教學的吸引力、激發學習興趣、擴大知識面、促進自主學習、教師引導作用、課程選擇的合適度等,其總滿意率=(滿意例數+一般滿意例數)/總名數×100%。
1.4 統計方法
2.1 對比兩組學生實踐技能與理論知識的考核結果
常規組學生的實踐技能考核結果為(71.4±5.2)分,理論知識考核結果為(80.1±4.4)分;分析組學生的實踐技能考核結果為(84.3±5.7)分,理論知識考核結果為(90.6±3.5)分。明顯分析組的考核結果優于常規組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學生實踐技能與理論知識的考核結果比較[(±s),分]

表1 兩組學生實踐技能與理論知識的考核結果比較[(±s),分]
組別實踐技能理論知識常規組(n=23)分析組(n=23)tP 71.4±5.2 84.3±5.7 6.212 1<0.05 80.1±4.4 90.6±3.5 9.240 7<0.05
2.2 對比兩組學生對臨床帶教的總滿意率
常規組學生對臨床帶教的總滿意率為69.56%,其中有6名滿意,有10名一般滿意,有7名不滿意;分析組學生對臨床帶教的總滿意率為95.65%,其中有14名滿意,有8名一般滿意,有1名不滿意,分析組學生對臨床帶教的總滿意率為95.65%,優于常規組的69.56%,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由于神經內科的學習過程以及內容比較復雜,不僅抽象,而且還很難理解,所以尋找有效、可行的教學方法對神經內科臨床帶教具有重要的意義[7]。傳統的教學模式,對醫學生來說是非常被動的一種學習方法,不利于教學的發展,這種教學方法導致教學質量下降。隨著體制教育的改革,不斷提高先進的教學模式,PBL教學法逐漸被廣泛應用于神經內科臨床帶教中[8]。PBL是一種以問題為主的學習方式,其主要核心是在于帶教的學習過程,在學習中通過帶教教師在旁邊引導學生探索學習,它在整個教學環節中均讓學生圍繞問題進行探索,目的是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主動性,以及創造的能力,讓學生能夠在最大程度上發揮出良好的學習潛能[9]。
PBL是由美國神經病學教授Barrows所提出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此教學方法主要以臨床問題為主,對學生的基礎知識進行鞏固,并通過帶教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完成教學的任務,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發現問題并及時解決問題,將材料中抽象的知識概念融入到實際的病例中進行分析,培養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突破以往的教學課程限制。總之,PBL教學法在神經內科臨床帶教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可有利于促進師生之間的互動,可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理解。另一方面,可有助于強化學生的理論知識,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通過實踐的結果來證明理論的正確性,從而進一步加深了學生的探究知識能力[10]。PBL教學法在臨床教學中的應用價值已得到廣泛的認可。該種教學方式,可讓學生在神經內科領域中具備了一定的工作能力,以至于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夠更好地適應這樣的崗位。PBL教學法是一種有效、便捷、新穎的教學方案。該文研究結果顯示,常規組(傳統教學法)的實踐技能與理論知識考核結果為(71.4±5.2)分、(80.1±4.4)分;分析組(PBL教學法)的實踐技能與理論知識考核結果為(84.3±5.7)分、(90.6±3.5)分,且分析組與常規組學生對臨床帶教的總滿意率分別為95.65%、69.56%,明顯分析組均優于常規組。
綜上所述,PBL教學法在神經內科臨床帶教中具有優勢,不但能提高學生的主動性,還有助于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處事能力,具有較高臨床教學價值,值得在教學中廣泛應用。
[1]柯將瓊,邵勝敏,鄭園園,等.基于院內網絡的PBL教學模式在神經病學本科實習帶教中的應用[J].轉化醫學電子雜志, 2016,1(16):85-87.
[2]陳磊,周洋,吳海波,等.PBL結合案例教學在神經內科臨床帶教中的探索與實踐[J].衛生職業教育,2016,9(23):106-107.
[3]屈洪黨.神經病學臨床帶教中的思考[J].中華全科醫學,2016, 7(9):1224-1226.
[4]滕海英.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法在神經內科臨床帶教中的應用研究[J].中華護理教育,2014,4(26):292-294.
[5]李韶彬.不同帶教模式在神經內科的應用效果[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4,4(37):601-602.
[6]董翔.不同帶教模式在神經內科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4,22(15):6-7.
[7]張敏霞,張靜.PBL結合多媒體教學在神經內科護理教學查房中的應用[J].臨床醫藥實踐,2014,10(26):786-788.
[8]程潔,陳偉,干靜,等.PBL教學法在不同學歷背景住院醫生神經病學帶教中的實踐[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5,2(18): 94-95.
[9]鄭傳利.PBL教學法在臨床護生帶教中的運用[J].內蒙古中醫藥,2016,4(25):108-109.
[10]周萍,王曉強,李世亭.PBL教學法在8年制醫學生神經外科臨床實習帶教中的應用[J].現代醫院,2014,12(11):124-126.
Analysis of Implementation Method and Effect of PBL in the Clinical Teaching in the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WANG Li
Qingchua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Guangyuan,Sichuan Province,628100 China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implementation method and effect of PBL in the clinical teaching in the department of neurology.Methods46 cases of interns in the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5 to August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23 cases in each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eaching methods,the routine group adopted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while the analysis group adopted the PBL teaching method,and the teaching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observed.ResultsThe practice skill and theoretical examination results in the analysis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routine group,and the total satisfactory rate in the analysis group was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routine group(95.65%vs 69.56%)(P<0.05).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PBL teaching method in the clinical teaching in the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students but also improve the practice skill with clinical teaching value,which is worth promotion.
PBL;Department of neurology;Implementation method;Application effect
R19
A
1672-5654(2017)01(c)-0015-03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03.015
2016-10-20)
汪莉(1980.10-),女,四川南充人,本科,主治醫師,研究方向:中醫臨床及針灸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