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波,孫斌
1.重慶市江北區大石壩大慶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重慶400021;2.蘇州大學附屬兒童醫院醫務處,江蘇蘇州215025
健康教育在兒童保健和預防接種中的效果分析
楊波1,孫斌2
1.重慶市江北區大石壩大慶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重慶400021;2.蘇州大學附屬兒童醫院醫務處,江蘇蘇州215025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在兒童保健和預防接種的效果。方法該次研究選取的研究對象為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間在該社區服務中心進行兒童保健與預防接種健康教育的兒童家長(觀察組)和同期未接受健康教育的兒童家長(對照組),各200名。對比兩組兒童家長的兒童保健知識知曉率、滿意度以及兒童預防接種的及時率。結果觀察組兒童家長的兒童保健知識知曉率、滿意度、兒童預防接種的及時率均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實施健康教育后的兒童保健知識知曉率和兒童預防接種的及時率優于實施健康教育前(P<0.05)。結論對兒童家長進行健康教育能夠使其對兒童保健和預防接種的重視度提高,有利于兒童保健和預防接種質量的提升。
兒童保健;預防接種;健康教育
長期以來,由于兒童家長缺乏對兒童保健和預防接種知識的認識,導致預防接種率和兒童保健的積極性較低[1],隨著人們醫療保健意識的提高,對兒童保健及預防接種的關注度越來越高,有研究表明[1],積極的健康教育能夠使兒童的免疫力提高,有利于預防及控制傳染病的傳播,該文旨在研究健康教育在兒童保健和預防接種中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選取在社區服務中心接受兒童保健與預防接種健康教育的兒童家長200名(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間)為觀察組,同期未接受健康教育的兒童家長200名作為對照組。對照組:男性80名,女性120名;年齡24~64歲,平均(34.52±2.05)歲;文化程度:40名初中及以下,60名高中及中專,100名大專及以上。觀察組:男性86名,女性114名;年齡24~63歲,平均(34.61± 2.01)歲;文化程度:50名初中及以下,65名高中及中專,85名大專及以上。對照組和觀察組兒童家長在基線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僅僅按照正常工作程序進行疫苗接種工作,不特意實施健康教育。觀察組實施健康教育的具體方法如下:①上門隨訪:在新生兒出院后進行上門隨訪和健康體檢,在體檢過程中對家長進行一對一的健康教育,將兒童中醫保健知識及技術、疫苗接種相關知識、疾病的預防和輔食添加、預防接種流程及注意事項等詳細的向兒童家長進行講解,使兒童家長認識到接種疫苗的重要性,將處理疑似預防接種不良反應等相關內容告知兒童家長,減輕兒童家長的擔憂和顧慮,提高其參與疫苗接種的配合度。將近期預防接種的內容和流程向兒童家長說明,提醒其在新生兒滿月后到醫院進行接種。②面對面健康教育:評估到該院門診進行疫苗接種兒童的健康狀況,將國家免疫規劃一、二類疫苗免疫程序、不同種類疫苗接種的意義、疫苗接種的注意事項以及不良反應的防治方法等詳細告知兒童家長,將下次接種疫苗的時間和注意事項告知兒童家長。③社區健康教育:在取得幼兒園、居委會以及學校的支持和合作后將預防接種工作深入到社區中。在社區中定期通過多種形式普及疫苗接種的相關知識和重要性,根據兒童家長的實際情況選擇有效、恰當的方式實施健康教育,耐心回答兒童家長的疑問。④良好接種環境的創造:接種室內應保持安靜舒適、空氣清新以及溫濕度適宜。在接種室內的墻面張貼兒童保健、疫苗接種的流程、注意事項、不良反應的處理措施等,使兒童家長能夠一目了然、直觀地閱讀和學習兒童保健和預防接種的知識。接種室內可播放兒童喜歡的音樂以及懸掛玩具,在轉移兒童注意力的同時減輕兒童的不良情緒,提高兒童的接種配合度。在接種時指導兒童家長安撫兒童,接種完畢后及時幫助兒童穿好衣物,在觀察0.5 h無異常情況后方可讓兒童離開接種室。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使用該社區服務中心自制的調查表對兒童家長的兒童保健知識知曉率和滿意度進行調查,并統計兒童預防接種的及時率,同時了解觀察組兒童家長在實施健康教育前后的兒童保健知識知曉率以及兒童預防接種的及時率。滿意度調查表的內容包括對預防接種的信心、對醫護人員服務態度和相關知識的知曉率。
1.4 統計方法
將數據錄入到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用(%)表示兒童保健知識知曉率、滿意度和兒童預防接種的及時率,使用χ2檢驗。當P<0.05表示兩組的各項資料數據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在實施健康教育后,觀察組兒童保健知識知曉率(90.00%)和兒童預防接種的及時率(95.00%)較對照組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的兒童保健知識知曉率和兒童預防接種的及時率[n(%)]
觀察組在實施健康教育后的兒童保健知識知曉率和兒童預防接種的及時率明顯比實施健康教育前高(P<0.05)。見表2。

表2 比較觀察組實施健康教育前后的兒童保健知識知曉率和兒童預防接種的及時率[n(%)]
通過調查兒童家長的滿意度得知,觀察組兒童家長各方面滿意度同對照組相比更高(P<0.05)。見表3。

表3 對比兩組兒童家長的滿意度[n(%)]
健康教育是傳播衛生知識的有效途徑[2],能夠促進人們自我保健意識和能力的提高[3]。在兒童時期,由于兒童機體尚未完全發育成熟,機體免疫力差,出現感染的風險較大,因此在此階段的疾病預防工作十分重要,兒童保健及預防接種是預防疾病發生的重要手段,因此應進行有系統、有目標、有組織、有計劃地針對兒童保健和預防接種的健康教育,進而使兒童能健康成長,促進兒童免疫水平、家長免疫依從性的提高[4],避免傳染病的出現。以往健康教育的方式僅限于發放宣傳資料、海報以及宣傳欄[5],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局限性和單一性,兒童家長的接受度并不高,起到的效果不如預期,兒童家長對兒童保健和預防接種的理解和認識并未得到改變,且受到文化、地區、經濟條件、職業以及風俗習慣等因素的影響,兒童家長對兒童保健和預防接種的認識不深且存在錯誤認知,進而對兒童的健康成長甚至生命造成嚴重影響。通過上門隨訪、面對面教育、社區健康教育和創造良好的接種環境對兒童家長進行健康教育,能夠使兒童家長正確認識到兒童保健和預防接種的重要性,促進其積極性和參與度的提高。積極進行兒童保健和預防接種知識的宣傳和普及,可使兒童家長掌握國家免疫規劃一、二類疫苗免費接種政策,使兒童疫苗接種率和抗病能力得到極大的提高。兒童保健可分為多個時期(新生兒、嬰幼兒、學齡前期以及學齡期等),應根據兒童的實際情況對家長進行健康教育。例如在新生兒時期,新生兒出現新生兒疾病的幾率極高,且存在起病急、發作時間短以及死亡率高等特點,因此,應特別注意新生兒時期的保健。由于新生兒家長極度缺乏新生兒保健知識,包括新生兒的喂養、日常護理等,而健康教育能夠彌補兒童家長在這一方面的不足,使其做好新生兒時期的保健工作。
預防接種是國家通過疾病預防控制規劃為適合的接種對象實施疫苗接種,來預防和控制傳染病發生和傳播的手段[6],能夠使人群的免疫水平提高。隨著疫苗接種品種的增加,家長們受到錯誤信息的引導以及對接種疫苗后出現的不良反應的擔心,使兒童家長出現擔憂情緒,影響了疫苗接種率,因此應加強對兒童家長在兒童預防接種方面的健康教育和正確引導。
在該次研究中,觀察組兒童家長的兒童保健知識知曉率、兒童預防接種的及時率與對照組相比更具優勢(P<0.05),觀察組實施健康教育后的兒童保健知識知曉率和兒童預防接種的及時率同健康教育前相比優勢更加明顯(P<0.05),表明健康教育在兒童保健與預防接種中的效果顯著。
綜上所述,健康教育能夠提高兒童家長的兒童保健知識知曉率和滿意度,促進預防接種及時率的提高,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丁玲.社區兒童保健及預防接種健康教育的意義分析[J].健康必讀,2013,12(5中旬刊):62.
[2]張輝.在社區開展兒童保健與預防接種健康教育的重要性[J].中國民康醫學,2013,25(24):135-136.
[3]萬小琴.健康教育在兒童保健和預防接種中的效果評價[J].中國醫藥指南,2015,13(11):16-17.
[4]秦宏.社區兒童保健及預防接種健康教育的意義[J].中國衛生產業,2015,12(9):190-191.
[5]呂秋勉.健康教育在兒童保健和預防接種中的效果評價[J].大家健康,2016,10(7中旬版):32-33.
[6]張俊紅.預防接種及兒童保健門診中的健康教育應用效果研究[J].中國保健營養,2016,26(12):317.
R7
A
1672-5654(2017)01(c)-0034-02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03.034
2016-10-25)
楊波(1969.5-),女,四川瀘州人,本科,副主任醫師,研究方向:兒童保健。
孫斌(1969.11-),男,江蘇常熟人,博士,主任醫師,研究方向:腦損傷,E-mail:28109419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