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寶玉,陳檢,龍佳佳
1.廣西民族醫院教學管理科,廣西南寧530001;2.廣西民族醫院社區科全科診室,廣西南寧530001;3.廣西民族醫院康復醫學科,廣西南寧530001
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中人文素質教育的改革措施與效果分析
謝寶玉1,陳檢2,龍佳佳3
1.廣西民族醫院教學管理科,廣西南寧530001;2.廣西民族醫院社區科全科診室,廣西南寧530001;3.廣西民族醫院康復醫學科,廣西南寧530001
目的探討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中人文素質教育的改革措施及效果,以便為相關事業提供借鑒。方法將2010年1月—2012年12月作為對照組,該階段按照傳統規范化培訓方案處理,未重視人文素質教育及其改革,而2013年1月—2015年12月作為研究組,該階段在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中加強人文素質教育及其改革。隨機抽取兩個研究階段各50名醫師進行問卷調查,觀察記錄兩組醫師人本價值觀、人文行為(對患者感情、與患者溝通水平)等情況,并對比分析。結果研究組醫師人本價值觀與人文行為方面的調查結果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中重視人文素質教育改革與創新,可改善醫師人本價值觀與人文行為,促使他們不斷提高服務水平與醫療質量。
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人文素質教育;改革措施;效果
現階段,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是我國臨床醫學研究的一個重點。一直以來,傳統規范化培訓方案作為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的一種主要手段,雖能在臨床上取得一定的應用成果,但卻不利于全科醫學的進一步發展,且其也無法從本質上起到解決患者就醫問題的作用。對此,為能更好地發展全科醫學、促進醫療衛生體制改革、解決患者“看病難”與“看病貴”等問題,該院從2013年開始逐漸加強醫院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的力度,并對人文素質教育做出了相應的改革,取得了不錯的效果。現以該院100名臨床醫師(擇取自2010年1月—2015年12月)為研究對象,分組研究人文素質教育改革措施在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中的應用價值,供臨床借鑒。現將該次研究的內容,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該院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從2013年開始加強人文素質教育改革,將2010年1月—2012年12月作為對照組,而2013年1月—2015年12月作為研究組,兩組期間均隨機抽取醫師50名進行研究。對照組:男22名、女28名;年齡20~48歲,平均(30.5±2.9)歲;工齡1~22年,平均(10.4±1.8)年。研究組:男21名、女29名;年齡20~47歲,平均(30.8±2.5)歲;工齡1~20年,平均(10.1± 1.7)年。兩組民族、工齡等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比。
1.2 方法
對照組期間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按照傳統培訓方案處理,未重視人文素質教育及其改革,而研究組期間則加強人文素質教育及其改革,具體措施如下。
1.2.1 加強全科醫師對全科醫學的認知綜合分析“知(基礎)-信(動力)-行(目標)”改革理論模式[1],并為能達到提高全科醫師人文素質的這一目的,需盡可能普及全科醫學理念,提升全科醫師地位,增強全科醫師的職業自信心與社會價值觀[2]。從以往培訓經驗教訓來看,一些全科醫師屬于被動接受培訓,且有無奈之意,為此應加大全科醫學的宣傳,提高全科醫學知曉度與社會認同感,盡量吸引更多的全科醫師加入隊伍中。除此之外,還應向管理部門強調規范化培訓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性,并于“全科醫師規范培訓細則”中適當增加人文素質教育的要求和考核比例。另外,還應注意營造人文素質氛圍,加大經費支撐,提供更多的實踐平臺與機會。
1.2.2 不斷改善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課程設計,豐富學員教學內容與創新教學形式增加全科醫學與其他科學的交叉,比如醫學人文哲學、人文醫學基礎知識、醫學法律法規等,并提高臨床全科醫學中人文素質教育的應用,突出以患者為中心的病史收集能力、病史詢問中的問診、查體時重視隱私保護等細節[3]。在具體的實踐中,比如進入社區后,接觸的大多數為老年社區居民,為此要適當加用一些地方語言進行培訓;課程形式以案例分析、小組討論、社區義工活動、角色扮演、讀書報告沙龍、學術研討等為主,經培訓老師擬定社會熱點問題,然后組織學員進行探討;在規范化培訓中應重視床邊與情境教學,讓學員能通過實踐達到提高其自身溝通能力的目的。此外,對考核方式進行不斷優化,且要貫穿在整個教學活動中,考核方式可采取醫院教學管理部以第3方身份雙向考評學員與老師,從而確保評價客觀性[4];考核內容與形式應多樣化,如:病歷寫作與改錯;模擬現場;知識競賽;讀書筆記;社會實踐考勤。
1.2.3 加強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師資團隊的建設力度擁有較高人文素質的教師團隊是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最為重要的保障,故要做好全科醫學教師的遴選工作,并制定出合理的管理機制,熟練運用集中+分散培訓法、分層+分批培訓法,積極開展全科人文繼續教育,以強化師資隊伍建設,并將他們的帶教成績與晉升、績效等掛鉤[5],以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通過對教師人文意識的強化,促使他們明確教學的責任與目標,督促他們在全科醫學培訓中起到帶頭示范作用,成為學員健康成長的引路人與指導者[6]。
1.3 觀察指標
隨機抽取兩個研究階段各50名醫師進行問卷調查,全部回收且問卷均有效。觀察記錄兩組醫師人本價值觀、人文行為(對患者感情、與患者溝通水平等)等情況。
1.4 統計方法
將研究數據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用[n(%)]表示,行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組間醫師人本價值觀比較
研究組醫師在人文醫學核心定義“尊重、敬畏人的生命,維護人的身心健康”上認同率高達100.00%,而對照組則為90.00%,研究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不同階段醫師人本價值觀比較
2.2 組間醫師人文行為表現比較
研究組醫師會主動安慰患者、詳細了解患者、對患者用專業術語解釋疾病、主動與患者交流溝通等方面的百分比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不同階段醫師人文行為表現比較[n(%)]
臨床上,全科醫學乃承載生物、心理與社會模式的二級學科,核心是“以人為本[7]”。因該學科的服務對象是社區居民,且其服務方式也具有較強的人性化、連續性與綜合性等特征,所以工作人員必須要具備深厚的人文醫學素養。如此,方能更好地服務社區居民。基于此,必須加強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而且要將人文素質教育應用在培訓中,不斷改革與完善。該院從2013年開始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中加強人文素質教育及改革,相比之前未重視人文素質教育而言,在醫師人本價值觀、人文行為(對患者感情、與患者溝通水平)等方面都得到了明顯進步,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規范化培訓中的專科輪轉無法取代全科醫學的核心訓練,“以人為本”當屬全科醫學始終強調的宗旨思想,指導全科醫師將人文知識往人文精神轉化,且最終實現人文實踐,屬于目前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的重點。只有深厚的人文土壤才能生長出道德之花,故在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的過程當中,必須要豐富教學內容,并及時革新教學模式,優化教學評估。唯有如此,才能提升學員的人文素質[8]。
綜上所述,于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中,加強對人文素質教育的改革與創新力度,可培養醫師的人本價值觀,提高其服務水平。
[1]李熠,匡雙玉,謝娟,等.卓越醫師醫學人文素質教育的立體化教學模式的探討[J].西北醫學教育,2013,21(6):1059-1060,1071.
[2]張蔚,俞傳芳,孫業桓,等.醫學院校人文素質教育的現狀分析[J].安徽醫學,2012,33(1):106-107.
[3]鄒鹿鳴,吳韜,楊歆寧,等.醫學生人文素質教育探究與思考[J].中華醫學雜志,2012,92(32):2241-2242.
[4]黃思琴,褚楚.在康復醫師的專業培養中加強人文素質教育[J].科學咨詢,2012,11(34):115.
[5]蒙成光.醫學生人文素質教育方式與手段創新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2,17(3):58-59.
[6]伍金林,王華,唐軍,等.探索醫學生人文素質與醫學精英人才培養的融合教育[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14,31(5):374-375.
[7]蔣征剛,朱徐慧,顧華,等.浙江省公共衛生醫師規范化培訓認知與需求分析[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14,34(5): 542-545.
[8]薄海美,李建民,張雪鵬,等.基于卓越醫生培養的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構建[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15,32(4):294,309.
Analysis of Reform Measures and Effect of 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 in the Standardized Training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
XIE Bao-yu1,CHEN Jian2,LONG Jia-jia3
1.Department of Teaching and Management,Guangxi National Hospital,Nanning,Guangxi,530001 China;2.General Clinic, Department of Community,Guangxi National Hospital,Nanning,Guangxi,530001 China;3.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Guangxi National Hospital,Nanning,Guangxi,530001 China
ObjectiveTo study the reform measures and effect of 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 in the standardized training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related events.Methods50 cases of physicians from January 2010 to December 2012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and adopted the traditional standardized training without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 and reform and 50 cases of physicians from January 2013 to December 2015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group and adopted the standardized training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 with enhancing the 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 and reform,and the humanistic values and humanistic behaviors(feelings for patients and level of communication with patien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recorded,compared and analyzed.ResultsThe investigation results of the humanistic values and humanistic behaviors in the research group were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Paying attention to the 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 reform and innovation in the standardized training of the general practitioners can improve the humanistic values and behaviors of physicians and promote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service level and medical quality.
General practitioners;Standardized training;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Reform measures;Effect
R19
A
1672-5654(2017)01(c)-0067-03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03.067
2016-10-22)
謝寶玉(1989.2-),女,廣西柳州人,本科,統計師,主要從事醫學生素質教育、臨床教學管理和規培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