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艷艷,李姍姍,劉芳
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心外科,河南鄭州450016
心外科護理管理中人性化管理的應用意義評估
蔣艷艷,李姍姍,劉芳
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心外科,河南鄭州450016
目的探討心外科護理管理中應用人性化管理的意義。方法該院心外科自2015年7月開始在護理管理中應用人性化管理模式,選擇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間心外科住院患者85例作為觀察組,另選擇2014年7月—2015年6月期間心外科住院患者85例作為對照組,監測兩組患者住院期間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并比較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結果觀察組心內科患者護理滿意度(95.29%)顯著高于對照組(77.65%),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0.00%)顯著低于對照組(8.24%),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心外科護理管理中人性化管理有效降低了護理風險,提高了護理質量,有助于開發護理人員工作潛能開,并強化科室向心力,值得臨床推廣借鑒。
人性化管理;心內科;護士管理;潛能;應用效果
人性化管理是以“人”為主體的管理模式,其貼近被管理者的生活和工作習慣,同時又強調為被管理者提供充分的學習、進修等提升機會,可充分開發被管理者的潛能,提升工作積極性[1-2]。近年來,人性化管理模式開始進入臨床醫學領域管理工作中,并取得了良好的管理成效,為進一步提升心外科護理管理水平,該院心外科自2015年7月開始在護理管理中應用人性化管理模式,該次研究選擇應用人性化管理后(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間)和應用前(2014年7月—2015年6月期間)心外科住院的患者,各85例作為研究對象,對比分析了人性化管理臨床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心外科護理管理中應用人性化管理后(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間)心外科住院患者85例作為觀察組,另選擇應用前(2014年7月—2015年6月期間)心外科住院患者85例作為對照組。兩組患者均在該院行手術治療,住院10 d以上。兩組患者均無認知障礙、語言障礙、重性精神性疾病,已排除治療期間死亡者。觀察組,男51例,女34例,年齡44~78歲,平均年齡(61.27±17.12)歲,住院時間12~20 d,平均住院(16.24± 4.15)d。對照組,男52例,女33例,年齡44~79歲,平均年齡(61.74±17.62)歲,住院時間12~20 d,平均住院(16.58±4.58)d。兩組患者在年齡、住院時間等一般資料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住院期間常規行心外科護理管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中應用人性化管理,具體措施如下。
1.2.1 優化分配護理資源實行人性化分工,充分考慮護理人員工作繁忙,易產生職業倦怠感等問題,合理安排護士的工作流程,合理安排白班和夜班日常事務安排,繁忙時間段增加護理人員安排;在人員分配中,要注意年齡結構、技術力量、精力體力等方面保持均衡,在人員安排中年富力強與低年資護理人員互補,新老搭配促進低年資護理人員盡快成熟;同時,充分考慮護理人員難處,緩解護理人員特殊時期工作壓力,如年老、孕期、生病的護理人員擔任病房的輔助護理工作,充分體現工作的任性化[3]。
1.2.2 創建科室文化長期以來,心外科護理工作繁重,護理人員隊伍穩定性差、向心力不足等問題也較為明顯,缺乏科室文化和團隊精神的引導和支持。為此,結合該科室實際情況,護理人員討論建立了護理團隊口號“團結務實、認真負責”的口號,同時本著“尊重、關心、理解”的人性化管理理念,為護理人員營造適度寬松、溫馨友愛的工作環境,引導護理人員認識心外科護理的重要性,同時盡量滿足護理人員精神層面的需求,提高護理人員工作價值的認同性。
1.2.3 完善激勵體制根據心外科現有資源,建立激勵體制,包括情感激勵、物質激勵、精神激勵3個部分。在工作中廣泛使用情感激勵,護士長關心和愛護護理人員,關心起思想動向,與護理人員產生情感上的共鳴。物質獎勵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在績效考核機制基礎上,對于考試成績良好、日常工作出色、科研成果優秀的護理人員給予一定物質獎勵,使護理人員工作積極充分開發。精神激勵是一種高層次的激勵方法,可直接鼓勵和肯定護理人員的成績,也可采用鼓勵護理人員進修學習的方法,使護理人員建立精神層面的目標,更加認真地完成工作[4]。
1.3 評價指標
該院自擬心外科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問卷調查項目包括:護理服務態度、術前護理、術中護理、術后護理,護理人員操作技能、服務主動性等項目,總分為0~100分,護理滿意度與問卷得分呈正比,評分90~100分為非常滿意,評分80~89分為滿意,評分60~79分為一般,59分及以下為不滿意,滿意度=(樣本數-不滿意)/樣本數。心外科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預調查顯示:重測信度為0.81(P<0.01),Cronbach′s α系數為0.89,內容效度與結構效度良好。同時,兩組患者住院期間監測用藥差錯、墜床等護理不良事件情況,統計兩組發生率。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分析研究數據,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心內科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心外科患者護理滿意度(95.29%)顯著高于對照組(77.65%),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心外科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2.2 兩組患者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住院期間出現未見護理不良事件,對照組出現遺忘危重患者特殊處理2例,墜床1例,用藥差錯2例,護理糾紛2例,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為8.24%(7/85)。觀察組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0.00%)顯著低于對照組(8.24%),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心外科是危重患者較為集中的科室之一,臨床護理工作復雜多樣,且專業性、技術性較強,臨床護理管理難度較大[5]。人性化管理是近年來管理學領域較為推崇的一種管理模式,目前其已經開始用于臨床護理中,其使得護理管理更加人性化,有助于改善護理人員工作乏力、缺乏上進心等問題,更有助于提高臨床護理質量,并增強科室凝聚力,有助于解決心內科護理管理的窘境[6]。
目前,人性化管理已經廣泛應用于臨床各科室護理管理中,其用于心外科臨床護理實踐研究報道,人性化管理優化了心外科護理工作秩序,發掘出了護理人員工作潛能,護理質量顯著提升,患者對心外科護理滿意度也隨之升高[7]。該次研究也發現,觀察組心外科患者護理滿意度(95.29%)顯著高于對照組(77.65%),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知人性化管理模式提升了患者滿意度,同時也間接反映了臨床護理效果的改善。人性化護理使充分調動了護理人員工作積極性,主觀能動性的提升也使護理人員對工作更加認真負責,具備了良好的奉獻精神,進而有助于降低護理風險,減少護理差錯等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該次研究也發現觀察組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0.00%)顯著低于對照組(8.24%),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知心外科護理管理中應用人性化管理后有效提升了護理風險防控力度,對于整體護理管理水平提升較為有利。
綜上所述,心外科護理管理中人性化管理有效降低了護理風險,提高了護理質量,有助于開發護理人員工作潛能,并強化科室向心力,值得臨床推廣借鑒。
[1]孫群,周潔,呂曉,等.人性化護理在心外科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醫學創新,2016,5(2):86,89.
[2]趙冬梅,姜傲.人性化管理在心外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8(18):215,219.
[3]鄭淑紅,陳康.心外科護理應用人性化管理的探討[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5,7(9):150-152.
[4]田佳.人性化管理模式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產業,2015,7(17):92-94.
[5]王翠芝,肖玉蘭,劉素然,等.人性化管理在心外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10(8):72-74.
[6]魏靜香.人性化管理在改善護理人員疲勞感中的效果研究[J].中國實用醫藥,2014,7(29):265-266.
[7]徐麗麗,李影,陳靜,等.人性化護理在心外科患者中的護理效果研究[J].人人健康,2016,11(14):185.
R47
A
1672-5654(2017)01(c)-0095-02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03.095
2016-10-22)
蔣艷艷(1979.4-),河南鄭州人,本科,主管護師,研究方向:心外科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