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海云,孫雪華,姜文國,秦國民,許 勇
(濱州醫學院,山東 煙臺 264003)
以創新能力培養為目標的藥理學實驗教學改革
欒海云,孫雪華,姜文國,秦國民,許 勇*
(濱州醫學院,山東 煙臺 264003)
藥理學實驗教學是藥理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綜合近幾年濱州醫學院的實踐經驗,對藥理學實驗教學的現狀進行分析,提出具體的整改措施,包括對教學內容、教學手段和考核方式的改革,以期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提高教學質量。
藥理學;實驗教學;教學模式;創新能力
為了培養適應21世紀要求的高素質創新型的醫學人才,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越來越引起各個高等院校的重視。因此,如何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已成為高等教育改革過程中最關注的問題[1]。
藥理學實驗教學作為藥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藥理學的學習過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藥理學研究的是藥物與機體相互作用的規律及其原理,它借助實驗教學這個平臺,增強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培養了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近年來,許多醫學院校在藥理學教學改革的實踐過程中做了一些有益的嘗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2]。我們針對這些問題,實施了整改措施,對教學內容、教學手段和考核方式進行了改革,以此來增強教學效果。我們希望在實驗教學的教改過程中,不斷探尋有效的實驗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學習藥理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1.1不同專業側重點不同
藥理學教研室承擔著我校臨床醫學、藥學、護理學等專業藥理學理論和實驗的授課任務。由于不同專業的特點決定了他們的授課學時及內容的側重點都各不相同,這也導致了實驗課的教學效果有差異。不同專業設置的實驗學時不同,我校臨床醫學、護理學等專業的藥理學實驗學時是34學時,而藥學專業的實驗學時是51學時。臨床醫學專業學生的實驗內容偏重于藥物的作用機制及效應和藥物的不良反應;藥學專業學生的實驗內容側重于藥物的體內過程及藥物的量效關系;護理專業學生的實驗內容側重于藥物的給藥途徑、給藥量對機體的影響及藥物的配伍禁忌。以“制劑與處方”這個實驗項目為例,雖然各個專業的學時都是3學時,但授課的側重點不同。臨床專業重點講授的是處方的意義、結構、類型和書寫;藥學專業重點講授的是制劑的分類、特點和新劑型;護理專業重點講授的是處方中藥物劑量的計算、給藥途徑的縮寫、OTC的藥物知識和藥物的聯合給藥。
1.2實驗類型的改革
傳統的實驗項目多數是驗證性實驗,這種實驗教學模式一度被認為是輔助性教學。上課的模式都是教師講授—學生動手操作—教師總結。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使得學生只注重實驗結果的準確性,很少有學生思考實驗設計的目的(尤其是實驗過程中藥物加入的順序),不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因此,對于課程的改革尤其是綜合性和設計性實驗的改革迫在眉睫。我們在原有實驗項目的基礎上,加大了設計性實驗和綜合性實驗的比例,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綜合實驗內容上,我們增加了家兔有機磷農藥的中毒和解救、正常及腎衰家兔酚磺酞藥代動力學參數的測定、藥物對離體兔腸平滑肌的作用和普萘洛爾抗心律失常的作用這幾個實驗項目。開設綜合性實驗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綜合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3]。
在設計性實驗中,我們采用連續3周的時間完成實驗項目。第一周,先舉辦科研講座,讓學生了解科研的基本知識,包括文獻資料的查閱、選題、實驗設計的三大原則和三大要素、結果的處理與分析、撰寫論文。然后布置作業,讓學生自行分組,以6~7名學生為一個小組,去圖書館查閱文獻,寫好開題報告并制作PPT。第二周,每個小組匯報實驗方案,帶教教師和其他學生對匯報的學生進行提問,最后教師點評學生的開題報告,確定實驗方案的可行性。第三周,學生根據自己設計的實驗方案或者教師指定的實驗項目,自行選擇相應的儀器和試劑進行操作,觀察和記錄實驗過程中的現象、圖形和數據,撰寫論文。我們整理了歷年較優秀的論文并印刷成冊,為以后的設計性實驗提供參考。設計性實驗幫助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對實驗內容進行分析,解決實驗中出現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提出很多新的見解,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4]。
2.1多媒體技術的應用
過去的實驗教學都是板書教學,教師只是書寫基本的實驗原理和方法。隨著現代科學技術尤其是計算機輔助教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多媒體的應用解決了這一問題[5]。目前我校已經把部分實驗室建成了多媒體實驗室,教師采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授課。比如在講解實驗的基本操作(實驗動物的捉拿、給藥、處死;家兔的氣管插管、動脈插管等操作)時,可以通過播放錄像使實驗操作更加生動和形象,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記憶,提高教學質量。多媒體技術作為一種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具有形象、生動、直觀的特點,其將各種媒體合理地組合在一起,激發了學生的興趣[5]。
2.2網絡教學平臺的應用
構建藥理學精品課程,著重建設網絡教學平臺。網絡教學平臺給學生在業余時間自學提供了很好的教學資源,包括理論和實驗教學的PPT、講義、教案、習題、前沿知識及標準操作視頻和教師上課視頻等。網絡教學平臺的應用,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了解本學科的發展動態和研究進展,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網絡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它增加了師生間的互動,但是網絡不能代替教師,教師仍然在教學中占據著主導地位[6]。
2.3實驗室的開放
為了有效利用實驗室的資源,提高儀器設備的使用效率,充分發揮實驗室的作用,我們對部分實驗室和虛擬實驗室實行開放式管理。實驗室的開放,不僅在時間上是開放的,而且在實驗方法、儀器設備等方面也是開放的,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學生還可以申請進入虛擬實驗室,利用系統軟件來模擬各種實驗環境。虛擬實驗室系統包括常用儀器介紹、動物基本操作、虛擬實驗和模擬測試這幾個部分,學生可以在系統內選擇合適的板塊學習,也可以通過模擬測試板塊來自行設計實驗并進行虛擬操作。生動形象的實驗模擬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發揮了實驗室的作用。同時,為了加強實驗室管理,學校制定了一系列科學、規范的管理制度,使之更為有效地為教學服務。
我們采用多元化綜合考核實驗教學,實驗成績包括平時成績與考核成績,平時成績占理論總成績的20%,包括平時的出勤率、設計性實驗的匯報、撰寫論文;考核成績占10%,采用抽簽的方式考核學生的實驗操作。這種考核評定方式全面考查了學生的理論知識和動手能力,同時也考查了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了學生綜合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實驗教學質量。
藥理學是理論性與實踐性都很強的學科,應著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尤其是創新能力的培養。我們通過改革實驗內容、教學手段和考評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綜合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在實施實驗教學改革的過程中,要不斷總結經驗,及時調整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努力提高實驗教學效果,培養適應社會發展的高素質、創新型人才。
[1]周亞俊.全面改革實驗教學培養學生創新能力[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4(7):78-80.
[2]欒海云,楊茗,許勇.形成性評價在藥理學教學中的實踐與研究[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5(7):53-54.
[3]鄧紅梅,周天,王春,等.開設綜合性、設計性實驗教學探討[J].實驗科學與技術,2012(4):148-151.
[4]邢德剛,鄭凌云,汪勝,等.開設機能學設計性實驗提高大學生創新能力的探索[J].基礎醫學教育,2014(3):185-187.
[5]杜秀芳,楊拯,黃萍,等.多媒體教學運用于機能學實驗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衛生職業教育,2008,26(14):65-66.
[6]陸穗,沙翔垠,曾明兵,等.網絡教學法在眼科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08(1):31-34.
(*通訊作者:許勇)
G424.31
B
1671-1246(2017)06-008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