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穎娟
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蓬安縣供電分公司
行業與企業的發展均需要對行業特征提高重視程度,從而保證本行業與企業自身的發展動力。具體來說,人力資源就是預測組織人力資源需求并作出人力需求計劃、招聘選擇人員并進行有效組織、考核績效支付報酬并進行有效激勵、結合組織與個人需要進行有效開發以便實現最優組織績效的全過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與企業經濟效益之間的關系始終受行業特征的影響,對二者的研究需要建立在行業特征分析的基礎之上。
現階段,為適應現代化市場發展的需要,行業也由傳統的經濟所有制向現代化企業管理制度的轉變,成為企業所有制轉變的主流趨勢,而這種轉變使得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同效益受到一定的影響。其次,企業經濟效益的表現形式始終受其同階段的所有制形式的直接影響,而所有制的轉變直接引發了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的變化。
一個行業的發展及生產經營行為受當地政策、經濟、市場等發展情況的影響。該因素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與績效之間關系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可以控制企業的外控變量與兩者之間存在關系的影響。其次,不同地區對企業發展的影響因素存在差異,因此其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出入較大。為此,在企業經濟效益方案的制定過程中,企業需要以該地區各項影響因素的具體情況及人力資源經濟發展特點為基礎參考依據,以此促進整個行業的全面發展。
現在絕大多數企業在選擇員工的時候只看重學歷,往往忽略了人的素質以及實際工作的能力。因為一些原因,有的人才沒有滿足企業招聘學歷的要求,進而得不到企業重用。有的企業招聘則大多是碩士或博士,這些人的學歷達到企業的要求,但是可能工作水平一般,無法為企業創造經濟效益。有的人學非所用,有的人大材小用,這會造成人力資源的浪費,同時有的企業只注重能力不注重素質,同樣會給企業的經濟發展帶來不良的影響。如何合理的配備人才,才能夠為企業帶來實際的效益,促進企業的發展,是每一個企業現在都在面臨的問題。
企業在進行人力資源管理時,因為缺乏科學的考核人才機制,沒有考慮人的主觀感受。這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優秀人才工作的積極性,不利于挖掘人才的潛力,造成人力資源的浪費。因為缺少科學考評機制,管理者往往通過“印象分”來看待員工的價值。由于管理者的閱歷不同,看人的眼光不用,評價標準也不同,很難體現公平、公正的原則。同時收入分配的平均傾向還是十分嚴重的,不利于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以及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無法促進企業的經濟發展。
政府通過市場的宏觀調控,能夠有效的引導和控制人力資源的配置,實現人力資源的供求平衡以及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具體來說,政府可以通過制定宏觀經濟政策、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通過新聞輿論等形式來對人才的流動進行正確的引導。對于宏觀調控來說,其是否有效主要體現在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以及執行。在西方發達國家中,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體系十分健全和完善,且覆蓋范圍十分廣泛,諸如人才福利保障、人才引進等。然在我國,該方面的法律法規相對較為欠缺,這也不利于我國人力資源管理體系的進一步完善。因此政府更應該積極借鑒西方發達國家經驗,不斷完善該方面的法律法規,從而為人力資源的發展提供堅實的保障。
構建客觀的人力資源評價體系也是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內容,其本質上在于確保人力資源供求雙方均能夠在一個公平的平臺上交易。并且能夠在一個公正的人力資源市場價格基礎上實現交易的成功,從而才能夠最大限度確保交易雙方的經濟效益。尤其在經濟可持續發展背景下,更應該積極構建一個科學、客觀的人力資源評價體系。若評價體系出現問題,則可能造成人力資源市場出現混亂局面,引起企業間的不正當競爭,嚴重情況下可能造成大規模的失業現象。
我國地域廣袤,東西部經濟發展不平衡,東部城市的工作環境、經濟發展水平、工資待遇等均優于西部地區。因此人才在自由流動過程中,就會優先選擇經濟相對較為發達的東部地區。這樣一來,整個人力資源市場的供需就不夠平衡,中東部區域人才供大于求,而西部區域的人才卻相對較為匱乏。為了實現整個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就應該采取必要的手段來打破這一不平衡的局面。具體來說,需要政府和相關部門構建完善的人力資源市場管理體系,刻意的將人才朝向某一區域引導,確保整個社會的經濟發展相對較為平衡。特別是針對經濟欠發達地區,當地政府和企業更是應該積極調整政策和戰略,盡可能的將吸引和留住優秀人才。
人力資源管理與行業經濟發展具有緊密的聯系,人力資源管理質量會影響到企業的經濟效益,企業要想提高經濟效益和綜合競爭力,需要對人力資源管理進行優化和完善。因此,企業需要重視人力資源管理的作用,加強優化人力資源管理,以便有效的提高人力資源管理水平,從而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
[1]鐘潔.淺議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對其經濟效益的影響[J].低碳世界,2017(36):301-302.
[2]趙怡雯.淺議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對其經濟效益的影響[J].中國商論,2017(02):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