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張建波 2.楊 靜
1.身份證號:211324198908036112 2.身份證號:211224198804106424
為確?;拥捻樌_挖和對周邊環境的保護,就要結合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全面掌握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的特點,了解施工過程中應注意的事項,進而科學、合理地進行建筑施工,確保工程質量。
在具體的建筑工程中,應用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時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1 分析基坑周邊環境、地質條件、基坑開挖深度、基坑本身特點、占地面積、圍護結構可利用空間;應對基坑的周邊環境進行重點分析,地上建(構)筑物的保護,地下管線的調查分析和保護,市政道路或隧道等地下地上空間的保護。
1.2 選擇適宜的支護技術,這是確保深基坑施工安全的關鍵措施。
1.3 深基坑支護工程既要保證基坑自身穩定,又要確保周邊環境的安全。
項目是不是可以取得成功,對于基坑支護結構方案的選擇非常重要。設計應統籌思想,尋求最為合理的的設計理念。須按照合理的技術和完善的工藝來開展,要結合實際情況展開分析活動,要結合場地的具體特點以及詳細的地質情況來明確合理的支護方案,不僅要確保技術的合理性,又要使用最新的技術思想,全面進行分析,有針對性的開展詳細的設計活動。要保證方案符合兩種技術規定。第一,符合法律法規,邊坡安穩,符合形變規定,保證周邊的建(構)筑以及管線等正常使用。第二,確保施工的可操作性,滿足施工空間。
合理的選取基坑支護結構首先分析支護結構特點,針對深基坑常用的幾種圍護型式特點進行分析:
3.1 鉆孔灌注樁結合止水帷幕圍護體施工工藝成熟。對于開挖深度10~16.0m的基坑,采用鉆孔灌注排樁擋土,鉆孔灌注樁結合止水帷幕的優點主要有:施工工藝成熟;灌注樁徑可選擇性多,樁長可調節,能在較深的基坑工程中使用,施工時對周圍環境影響小;抗側剛度比較大,可控制基坑工程開挖階段圍護體的變形,保護鄰近的環境;鉆孔灌注樁外側的止水帷幕通常采用三軸水泥土攪拌樁,三軸水泥土攪拌樁施工時基本無撓動,可最大限度的降低對鄰近環境的影響;經濟性相對地下連續墻更好,同一基坑一般比采用地下連續墻方式節約工程造價約10~20%。
3.2 地下連續墻用于圍護結構又可分為兩墻合一和兩墻分離兩種形式,但目前絕大多數工程中采用圍護墻和地下室外墻“兩墻合一”的形式。兩墻合一作為一種集擋土、止水、防滲和地下室結構外墻于一體的圍護結構型式具有十分顯著的技術和經濟效果,在國內外大量的深基礎工程中得到了應用,隨著工程實踐的積累,兩墻合一的設計方法、施工工藝以及防滲漏措施等方面都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和完善。
3.3 SMW工法形成的型鋼水泥攪拌墻具有抗彎能力強、施工速度快、經濟性好等優點,同時可兼作為止水帷幕,節約圍護結構所占用的空間。由于采用套接一孔施工工藝,其止水性能比較可靠,且經濟效益比較顯著。但基坑開挖深度受一定限制,一般選擇15m以內基坑較為適用。
3.4 以上三種圍護型式均可結合支撐結構共同支護,排樁和SMW工法樁也可以結合錨桿進行支護。
合理分析圍護結構特點后,比較其利弊,權衡其適用性、經濟性、安全性選擇一種最佳組合的圍護結構。
在確定圍護結構后,須編制詳細的施工組織設計及土方開挖方案,須有關部門論證或確認后方可施工,施工前應有一定的應急預案及應急物質準備。深基坑支護的施工流程通常包括:施工前準備-支護樁(墻)的施工-支撐系統的施工(錨桿的施工)-土方開挖-地下室主體結構施工及養護,基坑周邊土體回填。
該項活動本身非常的繁瑣與復雜,建設機構要按照先設計后施工的步驟來進行,首先要確保基坑支護結構的施工質量,之后方可進行土方開挖,在土方開挖過程中應伴隨認真嚴謹地監測(深層位移、水位、地表沉降等),確保監測數據準確、精確的反饋給相關主體單位,動態觀測圍護結構隨著基坑的開挖的變形及坑外周邊環境的變形情況,根據變形情況逐步的調整土方開挖方案,順利的進行土方開挖和地下室主體結構的施工。若出現較大變形或發展趨勢,應組織相關單位對其進行分析論證,確定下一步施工方案或補強措施。突發情況較嚴重時,可進行回填應急處理。
地下水的控制對基坑的順利進行也尤為重要。在粉土及粉砂地層中,基坑周邊環境若無沉降控制要求,可采用坑內外同時降水確?;踊舆吰路€定,應提前進行抽水試驗,卻定降水標高,若不能有效地將水位降至坑底,可結合止水樁控制坑外水位,保證邊坡穩定。若基坑周邊環境的對坑外沉降有較嚴格要求,應對坑外進行有效止水,可有針對性的采用各類水泥土樁,保證坑外水位不變化或較小變化,嚴格控制因水位下降引起的坑外沉降,從而保護了基坑周邊環境?;娱_挖較深時,部分基坑存在承壓水突涌問題,設計及施工時應有有效的應對措施,對不滿足承壓水位要求位置進行封底、設置減壓井或隔斷承壓水含水層。
隨著我國的城市化建設不斷加快,高樓大廈拔地而起,在高樓的建筑過程中,通常伴隨著地下工程施工,就會應用到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在施工過程中提高深基坑支護施工的技術水平就顯得尤為重要,基于以上有必要對深基坑施工技術進行更深一步研究與探索。
[1]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120-2012).
[2]王建華,徐中華,陳錦劍,王衛東.上海軟土地區深基坑連續墻的變形特性淺析[J].地下空間,2005(04).
[3]李佳,焦蒼,范鵬,徐成家.地鐵深基坑支護結構變形預測分析與應用[J].地下空間,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