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懿型
河南惠美裝飾集團有限公司
近年來,隨著我國城市化水平的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人從農村流向城市,這不僅增加了城市的壓力,同時也減少了城市可利用的空間。為了進一步滿足城市人口對建筑空間的不同層次的需求,建筑行業也在不斷調整城市建筑設計策略,可以說,城市建筑已經不再是簡單的、獨立的空間,而是能夠充當人們進行交往的橋梁,能夠滿足人們工作、生活等多樣化需求的復合型空間。此外,這種復合公共空間設計對于提高城市空間利用率具有重要意義。下面就來具體了解一下復合公共空間的有關內容。
復合公共空間主要涉及功能和空間兩個層面。首先,從功能層面講,復合公共空間作為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定會行使一定的建筑功能,除此之外,復合公共空間也是城市的有機構成部分,所以還會行使一部分城市功能;其次,從空間的層面講,復合公共空間在建立之初就是以拓展城市空間職能為宗旨,因此,復合空間是為城市居民服務的,在整個城市建筑中會得到充分利用,這也是城市與建筑進一步融合的重要體現。
該原則在復合空間設計過程中主要包含以下兩點:首先,系統觀點。城市以一個有機整體的形式出現,而復合空間位于其內部。而該空間又能夠擁有自己的系統,在對該系統的功能及職能進行設計的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到城市空間系統對其的影響及限制性,而所設計出來的復合空間應當擁有能夠完善城市整體空間系統的能力。其次,整體利益觀點。在設計復合公共空間的過程中,不僅需要能夠提高建筑的利益價值,而且需要能夠提高城市空間的利益價值。在這種情況下,設計該空間的過程中,既需要充分考慮建筑本身的功能及作用,又需要能夠完善城市空間體系,能夠給居民的生活帶來更大的便利和利益[1]。
復合性指的是在應用過程中,該空間能夠同時滿足多種需求和作用,不同的功能能夠通過不同的形式及層次共存。該原則在實施過程中主要是根據城市居民的需求來設立的,居民在對建筑空間進行使用的過程中,既要能夠進行步行,促使該空間擁有交通的功能,又應當能夠進行購物,發揮該空間的觀光功能。該原則主要體現在:首先,兼容多種功能。復合公共空間的出現能夠充分發揮城市部分功能,同時還能夠同時承擔建筑的部分功能,設計過程中,該空間兩種功能的兼容是非常重要的。要保證多種功能在各自發揮自身作用的過程中不受其他功能的限制和影響;其次,不同功能的相互激發。設計復合公共空間過程中,不僅要能夠保證多種功能的共存,而且應當在某種特定環境秩序下,促使多種功能被更好地激發出來,甚至能夠提升原有的功能,而產生更多對城市居民有力的功能[2]。
復合公共空間的出現,是對原有城市空間結構的完善,這種完善不僅體現在從結構上與整個城市更加交融,更體現在城市功能上的完善,通過構建復合型的公共空間,能夠更好地滿足市民的工作、生活和娛樂需求,從而為市民提供了更加便捷完善的服務。并且,隨著城市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更希望生活或者工作在一個更加高效、集約的建筑空間中,而復合型公共空間恰好順應了這種城市生活節奏,它將城市職能與建筑功能進行了一定的融合,大大節約了人們在路上消耗的時間。
傳統的城市中的建筑功能較為單一,并且城市與建筑之間的互動性較差,隨著時代的發展,迫切需要改變這種狀況。復合型公共空間設計對增強城市與建筑之間的交流發揮著重要作用,它通過對城市公眾開放,將城市生活和城市人流引入建筑內部,使得城市設計與建筑設計更易于相互銜接。與此同時,復合公共空間設計所體現出來的包容性使得設計出來的空間更具靈性。特別是將綠化、休閑等要素融入到復合公共空間設計之中,將自然與生活進行有機結合,不僅帶給人們視覺上的享受,更滿足了人們的心理需求。
所謂的公共空間,最基本的功能就是為人們提供一個公共交流的場所,讓處在不同空間的人們能夠進行互動和溝通。縱觀傳統的建筑設計,設計師并沒有將大量的空間分配給公共空間,給人整體呈現的是一個個獨立的單個看見,這種設計實則限制了人們之間的有效交流,并且給人一種冷漠的感覺。因此,在進行現代建筑設計時,設計師應該考慮到人的社會屬性,并且重新思考公共空間的功能和意義。他們要解決的,是如何在單一的設計中,使得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溝通盡可能的最大化。使得空間的狹小,仍然不能阻礙人與人的交流。因此,要在有限的公共空間內,盡可能的使其變大。如開辟中庭,開放樓梯連接平臺等。這種巧妙的設計,可以在原有的空間下,將走廊擴大。在空間變大的同時,人們的交流溝通也在被放大[3]。對于現代社會,讓人們望而生畏日益高漲的房價,單一擴大的公共空間有著極為重要的利用空間。
隨著經濟社會的的發展,城市的功能在不斷拓展,同時城市中的人口數量也在不斷增加,人們之間的交往也更加頻繁,使得城市中可以利用的公共空間范圍越來越有限,雙重的公共空間設計也逐漸發展起來。它在拓展公共空間、促進人際交往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雙重的空間設計,是指在建筑物設計時,擺脫傳統建筑中底座與整體建筑中持平的效果,而是常常選擇將底座抬高,形成一個在半空中漂浮的平臺。在傳統建筑物中,大部門的企業公共空間,常常被安置在頂層,而在雙重空間設計中,位于半空的公共空間則是懸浮在半空中。這種半空平臺下設計的公共空間,不僅能夠展示出一種極富震撼力的建筑美感,更能使得平臺由原本被限定的空間大小呈現出無限可能,在氣勢恢宏的同時也顯得更為人性化、形象化。由荷蘭建筑事務所設計的、位于深圳的深證證券交易所,就是建筑行業在雙重公共空間設計作品中的杰出代表。
公共空間是整個建筑各個單元進行互動的場所,公共空間的格局設計都會影響到這種互動效果,通過影響人的行為進而影響建筑內部各單元作用的發揮,因此,公共空間的設計至關重要。多重公共空間能夠實現一個建筑物擁有多個公共場所,這樣就可以滿足不同群體的需求,也體現了公共空間設計的多元化。同時在解決了傳統建筑中公共空間作為交通的職能之后,也會為建筑物帶來一種多維的效果,令人震撼。一般說來,多個公共空間設計其中,不僅能夠使得空間呈現出無限可能,就只單純得把它們串聯在一起,從而形成的流動通暢的感覺,就會讓身處其中的人們產生無限美感。在多重的公共空間中,電梯的存在自然也是不可或缺的。在現代的復合空間中,以傳統的機械工具來作為現代設計中作為節點存在的虛空的連接,讓人們在體驗層高的同時,也可以享受其帶來的空間流動感。例如在西雅圖,有一個公共圖書館新館,被建筑師合計為折板狀的外形。利用這個外形,建筑師將公共空間做復合設計,多重折疊產生的美感不僅能夠容納更多的讀者,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著人們對它探索停駐的興趣。
綜上所述,任何一種設計歸根結底是為現實生活服務的,公共空間設計也不例外。設計師在進行設計之初,就應該對現代城市居民的生活現狀和建筑空間結構有一定的了解,充分把握公共空間的價值以及復合公共空間的作用,才能最終使設計忠于生活,也才能設計出具有價值感的復合公共空間。
[1]申健.城市建筑中的復合公共空間設計研究[J].城市建筑,2015(29).
[2]朱志高,杜敬堯.關于現代城市建筑中的復合公共空間設計[J].城市地理,2014(22).
[3]王博.淺談城市建筑中的復合公共空間設計[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 ),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