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偉
身份證號:3212841983031124xx
民宿建筑所能夠提供的最大的功效就是住宿,因此,在對客房空間展開設計的時候,設計師應該多角度的進行思考,考慮到民宿建筑所處地區的具體情況、自然環境等等。挑選裝修材料的時候工作人員需要“就地取材”,原因如下:
(1)經濟性。比如說頂面、墻面需要用到一定量的木材,工作人員可以選擇一部分遭受廢棄的樹枝,在除掉樹皮之后涂刷上水漆,這么做既能夠節省大量的成本,還能實現特殊的裝飾效果。
(2)地域性。工作人員要盡可能的做到室內空間設計風格與當地的氛圍、歷史足夠的契合,構成獨特的景象,比如說,在進行客房設計的時候,設計師可以利用石材來塑造墻面,讓室內空間能夠和外界環境相協調。筆者認為窗的面積要盡量的大一些,這樣進入室內的陽光就會更加的充足,讓居住在其中的人感到舒適,提升了人們的滿意度。除此之外,在進行室內裝飾的時候,要盡可能的簡潔,可以加一些具有地域性文化的陳設,讓用戶能夠感受到當地的文化氣息,舉個例子,設計師可以在海景民宿建筑的室內安設一些與漁民日常生活相關的畫作,例如說打漁或者補網等,這樣能夠極大地提升室內所蘊含的人文氣息。
餐廳屬于整個的民宿建筑室內空間設計里非常關鍵的環節,能夠為民宿建筑區各方面帶來影響,在進行設計的時候應該按照民宿建筑區各方面的客觀情況,對餐廳展開相應的規劃,需要注意下面幾方面的內容:
(1)餐廳整體空間設計。餐廳要盡可能的寬敞,并且能夠和外面的景觀相互呼應,盡可能多的運用“借景”手法,讓客人在用餐的同時還能夠享受到優美的景色,餐廳的規模應該能夠承辦大型的活動,因此設計師還需要注意人員進出是否足夠的便捷,并且科學合理的運用各種類型的特色裝飾品,讓人們能夠感受到愉快的氛圍。
(2)動線設計。在進行動線設計的時候需要重視下面幾項內容:①動線要盡可能的短并且要足夠的便捷,進行動線設計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顧客所經過的線路,盡可能的讓顧客便捷的出入;②盡可能的防止交叉情況出現,不論是送餐動線還是顧客動線,要盡可能的防止交叉情況的出現,不然會給空間的秩序性帶來不好的影響;③動線設計要盡可能的靈活,這樣才能夠提升整體的空間動線靈活性。
(3)餐廳照明。利用燈光亦或是裝飾來進行相應的照明能夠讓餐廳空間更加的舒適,而且還可以加強顧客的安全感,比如說科學的運用壁燈來照明,能夠讓空間更加的立體并且減少顧客心中的壓迫感,讓室內與室外景象能夠和諧的融合在一起,提升餐廳整體的格調,讓消費者能夠獲得精神上的享受,消費者的心情會因此更加的舒適。
(4)情境設置。為了讓餐廳空間擁有良好的質感,設計時應該盡可能的選用木材來當做裝修材料。讓消費者所能夠觸摸到的區域都是由木材所創造的,木質材料能夠帶給人們舒適的感受,展現出別致的情調,引起人們情感上的共鳴,這對于整體的餐廳氛圍營造能夠起到很好的效果。
對院落展開精心的設計古已有之,院落對于民宿建筑來說有著重要的意義,是其與傳統酒店最關鍵的差異,具備院落的民宿建筑才能夠讓消費者獲得最好的體驗,所以院落設計對于整體的民宿建筑設計來說極其關鍵。設計師在進行相應設計的時候,應該重視下面幾點。
(1)設計師需要在不影響整體布局的情況下展開合理的設計。很多民宿建筑的院落布局都有具有著一定的相似性,在實際設計的時候,設計師要確保每個院落都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最后需要呈現出協調統一的景象,其中還要不失自身的特色。
(2)設計師一定要重視院落的適用性,院落需要滿足使用者各方面的需求,讓各類人群都能夠享受到院落帶來的便捷。
之所以要對民宿建筑戶外公共空間環境進行設計,目的就是希望游客能夠對當地各方面的特色有直觀的了解。所以設計師需要重視下面積方面的內容。
(1)重視人文關懷的體現
1)每一個人都希望在公共空間獲取相應的安全感。安全感對于每一個人都非常重要,設計師要考慮到這方面的內容。
2)適宜的空間尺度。公共空間環境的尺度是空間設計的一個重要因素,適宜的空間大小、比例,可以使游客活動空間保持穩定的狀態。
3)完善的公共設施。在民宿建筑區公共空間中設置完善的街道和公共設施,如小巧的垃圾桶、景觀座椅、各種藝術燈具、各類標志標牌等。
(2)融入自然因素
在現代社會這種高強度的工作、學習、生活方面的壓力下,人們渴望親近自然。在設計時,應大量地增加綠地、花壇、植物,讓建筑與自然和諧共處,將自然的美延伸到民宿建筑區,讓游客充分親近自然,感受自然。
(3)地域特色文化的體現
一個成功的環境設計應該能夠對繼承城市傳統生活方式、保護古建筑、改善城市環境等都起到積極的作用。在公共區域的設計時,首先,需保留部分原有的建筑,對它進行維護。其次,運用地域性建筑的獨特元素進行創新,將這些元素運用簡化、抽象以及材質替換等手法,用現代的技術賦予傳統建筑新的生命。提升民宿建筑公共空間的地域性文化內涵,體現獨特的地域文化。
總的來說,如果想要讓民宿建筑與室內空間設計的成效能夠令人滿意,設計師就需要進行多方面的思考,結合民宿建筑當地的實際情況展開科學、合理的設計。在不破壞原有的建筑前提下,盡可能地讓設計工作和當地的文化、歷史、民俗相融合,全方位的展現了當地的特色,絕對不能有太大程度的破壞。在選擇建筑材料的時候,最好就地取材,這樣更加的便捷,也能更好地節省成本,盡量取得令人滿意的成效。
[1]馬艷,孫澤楠.現階段民宿建筑空間設計探究[J].文藝生活·中旬刊,2017(8).
[2]王成.關于民宿設計的幾點思考[J].美術教育研究,2016(23):175-175.
[3]陳學筠.江南傳統村鎮民宿設計可持續性模式思考——“江村”民宿設計實踐探尋[J].建筑與文化,2017(6):236-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