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文清
中共重慶市榮昌區委黨校
淺談基層年輕干部的培養管理
許文清
中共重慶市榮昌區委黨校
年輕干部不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中堅力量也是黨和國家事業的后繼之才、政府未來的中流砥柱。能否把年輕干部的培養工作抓好落實,直接關系到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的成敗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偉大目標能否順利實現。
基層;年輕干部;培養
現在的基層年輕干部中,部分人對自身的認識不足,自認為進了機關當了公務員就找到了鐵飯碗,自我感覺良好,太過自滿而不愿學習,或者以工作太忙為借口,不愿主動擠時間去學習。在參加教育培訓活動時,總是以一個 “ 忙 ”字應付,學習態度不積極 。即使被組織安排去黨校、干校學習,也極不情愿、巧言推辭,或者直接缺勤。
基層政府人員構成較為復雜,公務員、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大學生村官、志愿者,臨聘人員都占一定的比例。每隔一段時間,他們其中的一部分就會離開,尤其是大學生村官和年輕公務員,他們有的會考到國企單位,有的會通過商調到其他的政府部門,有的甚至開始自主創業。年輕干部的流失,對于工作條件相對較差、基層工作任務繁重的鄉鎮干部隊伍體系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長期以來受傳統思想影響,基層年輕干部交流基本上局限在某個部門內部,即便如此,可提供選擇的機會或崗位也非常少。一些基層地方政府的年輕干部長期在一個崗位上從事單一工作,接觸面狹窄,視野不開闊,容易造成年輕干部心態過早老化。另外,有些部門領導存在狹隘的地方保護人才思想,舍不得讓有優秀表現的年輕干部離開,即使年輕干部有機會到其他單位輪崗,也會被以各種理由召回原單位工作,沒有為年輕干部的盡快成長創造條件,致使一些本來比較優秀的年輕干部逐漸失去了進取優勢與進取心,不利于工作的開展。
一是要正確定位。年輕干部要對自身定位有著清晰的認識,不要驕傲自滿、不做井底之蛙。要自覺把個人的理想根植于國家建設的偉大實踐之中,立足國家需要謀發展,立足崗位實際想發展,立足個人實際求發展,而不是為工作而工作,為飯碗而工作。二是要多學習。我們要堅持學習中國共產黨黨章黨規,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確保我們行走的道路和黨的各項路線方針政策方向一致,要積極參加組織上安排的培訓,珍惜培訓機會;要努力學習工作業務知識,不斷增強履行崗位職責的技術水平,讓自己不做工作中的“外行人”,同時,我們不能讀死書,還要學會通過知識找出解決現實問題的措施和方法,并進一步學會在工作中創新。三是要多請教?!叭朔巧摺?,尤其對于經驗不足的基層年輕干部而言,工作中總會有不懂和不會的東西。所以我們應當主動去問、去請教、去溝通?!叭诵斜赜形規煛?,年輕干部應當將“請教”作為人生的一種精神和態度,無論對方是專家學者還是販夫走卒,無論是前輩還是后輩,只要能幫助自己提高能力,都值得去請教。
一是疏通晉升渠道,打破選拔瓶頸。形成基層干部選拔培養鏈條是鼓勵年輕干部扎根基層的有效制度之一。這包括疏通兩條渠道,其一是疏通鄉鎮街道干部—區縣干部晉升提拔渠道;其二是疏通科級干部—處級干部晉升提拔渠道。這兩條選拔晉升渠道都應對基層工作經驗和經歷做出合理的規定,以鼓勵年輕干部扎根基層。二是確保公平公正、改善考核機制。針對部分單位公務員年度考核走過場的現象,制定并出臺考核激勵辦法,促使其形成長效機制,切實將考核結果與公務員工資福利結合起來,落實多勞多得。建立年輕干部工作考核制度,定期考核年輕干部的工作實績,及時掌握年輕干部的思想動向,對工作出色的年輕干部,及時表彰并給予相應的平時考核獎勵。三是予以充分信任、著重能力培養。年輕人資歷淺、閱歷少,但不能因此就對他們的工作能力產生懷疑,要給予年輕干部充分鍛煉的機會。對于工作完成出色的年輕干部要及時發現樹立典型,將其考慮為定期選拔優秀年輕干部的備選人之一,促使更多的年輕干部學習其先進事跡,也讓更多的年輕干部們看到晉升希望、找到晉升途徑、明確奮斗目標。
一是根據崗位實際需要,實行統籌需要式年輕干部輪崗機制。要堅持從實際出發,區分年輕干部的不同類型和特點,有針對性地采取交流輪崗方式,推動他們開拓視野、增長才干、砥礪品質,盡快成長成熟。對有基層工作經驗的年輕干部,應側重橫向交流輪崗;對具備較好任職經歷和較大發展潛力的年輕同志,可安排到更重要的崗位上錘煉。二是用人單位解放思想,打造知人善任的年輕干部輪崗氛圍。逐漸破除論資排輩、遷就照顧等陳舊落后觀念。對特別優秀的年輕干部,要及時起用,給他們提供發揮的空間、鍛煉的機會。在適當的時機要懂得放手,將表現突出的年輕干部及時舉薦到更需要這類人才的部門,讓其在更適合的崗位上發光發熱,更好地實現自我價值,為黨和人民服務。三是從優化干部隊伍機構出發,形成年輕干部強制性定期輪崗常態。相關人事部門要適時地為干部隊伍注入新鮮血液,以保其勃勃生機。針對某一基層年輕干部長期一崗工作的問題,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運用組織手段對其進行必要的調整,只有這樣才能改善干部隊伍結構,激發年輕干部隊伍干事創新活力,提高單位工作效能。
[1]王亞萍.基層年輕干部流失原因和對策探析[J].領導科學,2015(2):44
[2]李威.年輕干部交流機制建立和完善的路徑分析[J].領導科學2015(3):22-23
[3]王雪鋒.敢當“壓肩擔”甘當“進步梯”[J].領導之友2014(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