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超
中國空空導彈研究院
供應鏈管理中供應商的選擇與管理
徐文超
中國空空導彈研究院
企業在生產經營中,供應商質量是確保產品質量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供應鏈管理在降低采購成本,提高企業效益的同時,也給企業采購管理帶來了新的挑戰。好的供應商能夠按時按量提供優質的商品,并提供一系列的配套服務,對企業的順利生產提供有力的保證,因此選擇合適的供應商是每個企業都面臨的問題。基于此,文章就供應鏈管理中供應商的選擇與管理進行簡要的分析,希望可以提供一個借鑒。
供應鏈管理;供應商;選擇;管理
供應鏈采購特點分析得知,供應鏈采購管理和其他供應鏈管理問題一樣,面臨的解決兩大問題,就是關系和連接。基于供應鏈采購是一種合作型采購,首要解決的是關系問題,關系著力解決的是"愿不愿"的問題,供應鏈伙伴之間、職能之間、員工之間愿不愿意協作。對于供應鏈采購工作,只有進行供應商關系管理,即通過績效考核與合同管理,來推動供應鏈上供應商與公司、采購職能與其他職能、采購員工與員工之間的合作,來順利實施供應鏈采購業務。連接解決的是"能不能"的問題,即在有協作意愿的前提下,合作伙伴之間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協作。
供應商關系管理是用來改善與供應鏈上游供應商的關系的,它是一種致力于實現與供應商建立和維持長久、緊密伙伴關系的管理思想和軟件技術的解決方案,它旨在改善企業與供應商之間關系的新型管理機制,實施于圍繞企業采購業務相關的領域,目標是通過與供應商建立長期、緊密的業務關系,并通過對雙方資源和競爭優勢的整合來共同開拓市場,擴大市場需求和份額,降低產品前期的高額成本,實現雙贏的企業管理模式。
2.1 市場調研
現如今我國的市場經濟已經步入了較為高級的時代,市場調節經濟的發展是現代經濟發展的重要措施。因此在進行供應商選擇的時候,必須尊重市場的發展規律,對市場進行充分的調研。在市場調研中應對供應商、價格、以及生產能力等對供應狀況有較大影響的因素進行深入的了解,為企業建立供應商評價指標提供一定的客觀依據。同時,市場調研還包括供應商所面臨的地域條件、宏觀經濟、微觀經濟等方面。
2.2 成立評價小組
首先,評價小組必須要包含企業相關部門的人員,而不能由某一個部分進行單一的評價。因為在一個企業當中,與供應商協作的層面與內容有很大的差異,單純的某一部門參與評價會導致評價結果的嚴重失真,可信度較差。其次,評價小組的人員確立時必須要讓企業內部可能與供應商之間存在利益關聯的部門暫且回避,避免某人為了個人利益而犧牲集體利益。最后,評價小組中應包括企業的中高層領導,因為在企業當中中高層領導的自身利益與企業之間的利益結合較為緊密,因此中高層在進行供應商評價時往往會從企業自身的利益出發,做出對企業有利的決定。
2.3 尋找符合總體要求的供應商
在確定了評價小組的組成之后,企業接下來的一步就是需要對提供該項產品的供應商信息進行搜尋,可以是主動與本企業聯系的供應商,也可以是從廣告傳媒上搜集的供應商。在這一階段中,最主要的就是對供應商進行初選,對搜尋出來的供應商信息先進行整體上的信息搜集,剔除那些明顯不符合企業發展要求的供應商,保留尚存疑慮的供應商,并整理成冊,以供進一步的篩選。
2.4 供應商的最終選擇與戰略合作
在以上步驟結束之后,企業面臨著最后一關——供應商的選擇,通過以上步驟,企業對供應商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可以以此為基礎選擇出適合企業發展需求的供應商,并通過加強彼此之間的戰略合作來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提高市場的競爭力。供應商的選擇與合作中所反饋的信息,可以對供應商評價指標的確立進行不斷的檢驗,進而使其適應市場的發展。
3.1 完善供應商質量管理相關流程與機制
企業可以制定采購方面的流程要求,且在對不合格品的處理過程中,目前的管理要求能起一定作用,但還是有一些亟待改善的地方,比如說反饋意見不明確、審批不嚴謹等等,針對這些問題,該企業必須對采購環節進行完善。如果料檢人員在檢驗過程中發現了不合格產品,應當立即組織對不合格產品的評審,評審由原材料評審委員會進行,對相關成員的處理意見進行討論,委員會成員應該由質量、技術、生產、物料控制部門的經理組成,而在實際碰到類似問題時,大部分由各部門的相關主管代為參加評審,當然,重大問題的決定還要再請示經理,因而造成有時經理不了解決定的情況。
3.2 加強在關鍵環節中和供應商的協同質量控制
應當邀請供應商在產品研發初期就參與進來,綜合考慮企業自身所具有的技術水平和資源狀況,將企業研發產品的質量要求傳遞給供應商。另外,要求供應商結合實際經驗提供一些改進意見和建議。這種做法不但能夠有效地提高菜品的質量,滿足企業菜品的相關需求,同時能夠在與供應商的合作中,表現出足夠的誠意,供應商也可以通過這種機會,全面了解產品的設計理念和質量要求,從而更好地將質量要求轉化為最終菜品的要求,確保菜品的質量。
3.3 建立供應商的績效評價與分類管理機制
為健全供應鏈管理,提升競爭力,企業可以通過建立合理的績效評價方式來確保所選擇的供應商能達到設定的要求。對報價前和執行采購合同過程中所有貨源的評估可通過以下方面:能力及潛力、行業水平、財務狀況、過往業績、地理位置、可靠性分析、產品關鍵質量特性、交貨及全面的客戶與供應商關系等。應采取有效措施,確保供應商能夠持續提供更優質的產品,壓縮成本或增加其它具有競爭力的優勢。
綜上,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各種新的經濟模式也在不斷涌現,供應商在整個產業鏈中的地位也越來越重要,因此,從供應商選擇開始,企業就應考慮讓供應商置于整個供應鏈質量管理系統之中,認真地評估供方的質量管控制系統。
[1]公堯,嚴廣樂.供應鏈管理環境下某車企供應商的選擇評價[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5,04:66-67.
[2]彭露.供應商風險管理在供應鏈管理中的重要性及應用研究[J].中外企業家,2015,33:115-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