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登仟 薛非凡
江蘇警官學院
大型活動密集人群風險分析與管理
王登仟 薛非凡
江蘇警官學院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飛速發展,綜合國力日益增強,物質生活顯著提高,國民愈加追求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因此我國大型活動的舉辦頻次正在逐年上升。近年來,不管是一些政府部門主導的官方大型活動,還是其他社會組織或者個人主導的非官方大型活動的開展,都給社會帶來了積極的社會效益。但是與此同時,由于大型活動具有場所公開、人群密集、財物集中、規模宏大、持續時間長、節點特殊、媒體關注、情況復雜、安全隱患多等特點,活動中容易發生騷亂、踩踏等各種治安災害事故和突發事件,危及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1]而在對這些可能導致災害事故和突發事件的風險因素進行分析并做出相關對策的過程中,大型活動密集人群的風險管控是首要的考慮因素。
在國外,特別是一些發達國家,大型活動密集人群風險管理已經成為一項成熟的業務流程。一般來說,對于官方舉辦的大型活動的密集人群,由警方主導管理,而民間舉辦的大型活動都是由安保公司負責運作,同時也由這些安保公司承擔對舉辦大型活動的人群密集場所可能存在的風險的分析、評估和管控。[2]
相對這些發達國家來說,我國對于大型活動密集人群風險管理的風險評估起步較晚,發展還不成熟,主要還是公安機關針對少數具有影響力的官方大型活動,諸如奧運會、世博會等,進行人員密集場所的風險評估及管控。近年來,鑒于恐怖主義的威脅不斷擴大,加之在大型活動中因為人群密集而引發的各種事故頻繁發生,公安機關正在大型活動的安全保衛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根據《大型群眾性活動安全管理條例》第三條規定:“大型群眾性活動堅持承辦者負責、政府監管的原則?!钡谒臈l規定:“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大型群眾性活動的安全管理工作。”可是在現實生活中,公安機關在大型活動中不僅要進行活動前期的風險預測評估和應急預案策劃,還要負責事中的管控以及事后的處理、反思等,而主辦方等相關利益主體則越來越單方面地過分依賴公安機關的協助管控,忽視自身的責任,對大型活動的風險評估及管控缺乏關注與投入,使得公安機關常處于“單打獨斗”的局面,大大增加了公安機關的工作負擔,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安保力量不足和資源調配難的問題。另一方面,在公安機關中,很多民警和相關領導不了解該如何對大型活動中產生風險進行科學合理的管控,只是照搬過去的預案模板,對策流于形式,在實際操作中遇到突發事件難以有效應對,不能做到隨機應變,對癥下藥,風險管控工作因此也變得繁雜、低效。
在大型活動的舉辦過程當中,密集人群是一大重要隱患,主要原因可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密集人群大大增加了突發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一般而言,大型活動的舉辦現場往往聚集著大量人群,由于新鮮感與好奇心,一旦有知名人物或者抽獎性質的環節出現,活動現場的火熱氛圍將被迅速點燃,這種時候,對人群的管理會變得非常困難,一旦疏于管理或者活動前期的風險預測評估工作不到位,便極易發生人員擁擠、踩踏、騷亂甚至是傷亡現象。[3]這是大型活動本身所存在的毋庸置疑的隱患。
(二)個人在人群中責任意識下降
心理學研究表明:在群體中,個體會因為意識到自身行為不被單獨評價而大大減弱評價焦慮感,這就促使其對自己行為的責任意識下降。一個人的責任意識一旦下降,其行為動力相應減少,努力程度也會大幅度降低。在群眾都懷有這種“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態下,此時一旦發生任何突發事件,所有的人都將會一致地選擇逃避災難、逃避責任,加之少部分個體會趁亂起哄,既不聽從安全保衛人員的安排也對周圍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采取忽視的態度等因素大大增加了安保工作的難度。
(三)密集人群中個體行動不便
在籌劃舉辦大型活動時,主辦方會根據人員情況來選擇合適的場地,但因為我國的特殊國情,人口眾多,當人群聚集在一起,場地周圍的一些人流量大的地方將無法滿足現場人員數量的需求,例如在狹隘的過道、走廊中,還有開辟得較為狹窄的安全通道處,都是人群密集現象產生的常見處。此時,在人群中試圖開辟出一條新道路或者逆著人群走都是遙不可及的,巨大的人流力量會帶著每個人沖向一方,而此時,一旦有人被絆倒就很難再站起,傷亡的悲劇則會不可避免的發生。另一方面,在密集人群中,安保隊伍作為少數力量的存在,在突發事件發生后,由于人員的密集及躁動的氛圍,他們進入人群中指揮秩序,搶險救命也存在著巨大的難度。
(一)做好風險評估,確保應急預案的充分性
“預防為主”永遠是安保工作的首要原則,而有效避免突發事件的發生、保證大型活動中參與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則是安保工作的最高標準,因此,科學合理的應急預案勢必不可缺少。[4]針對大型活動中可能存在并發生的問題,應當對其場所、設備以及組織管理等方方面面進行評估。尤其要考慮活動預計參加的最多人數與場所的容納量是否匹配,提前制定出活動的參與群眾的空間安排方案,另一方面,要對場所設施的安全性進行檢測評估,例如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車通道、消防設施、應急廣播等是否能夠正常運作,此外,還應當對所識別出來的風險進行分析,包括對風險發生的可能性、風險帶來的后果的嚴重程度、以及活動現場對風險的控制能力等問題進行分析,要提前制定出針對所識別出的各類風險的具體有效措施。還要確保場所的周邊環境,保證活動動力供給。
(二)加強安保力量,形成“風險分擔”機制
在大型活動的舉辦過程中,應當以其本身所具有的社會性來號召眾多利益主體承擔規避風險,維護安全的責任。這樣一來不僅能夠使得活動的參與者積極主動地參與進來,而且能夠最大限度地減少密集人群可能會帶來的風險的危害和損失,同時也應當使得大型活動的主辦者“重經濟效率、輕安全管理”的傾向得以發生轉變,以最有效的安全成本投入獲取活動的安全運營和效益,從而實現改變目前公安機關一家“單打獨斗”不堪重負的局面,有效調配安保力量和資源。
對于公安機關而言,應當加強警察執法能力和強度,增加大型活動安保方面的專業性知識,避免照搬照抄的工作態度與做法。對于大型活動的主辦者而言,應當合理安排并使用保安、引導員以及志愿者,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為公安機關分擔安保任務,起到有效的輔助作用,也能緩解長期存在的警力不足的問題。[5]
(三)提升信息溝通能力,保證監控全方位
密集人群的傳統管理方式一般采用人力現場監控,這不僅大大耗費安保力量,而且安保效果也不盡如人意。此外,傳統的現場監控受自身設備條件的限制,緊緊能對現場的情況起到報警處置的作用,缺少對于人群聚集的風險的檢測與預警作用。[6]所以,應當依托先進科技,建立動態化的監控系統,在大型活動的現場安裝與安保系統所在的網絡相通的攝像頭以及通話設備,確保全方位、全時空、全領域地進行有效監控與管理,無死角實時記錄人流方向與動態。動態化的監控系統能夠確保一旦有不利群眾生命財產狀況的發生,有關人員能夠及時與安保力量取得聯系,保證進行核實與預防性的處置,將突發事件遏制在萌芽狀態之中。[7]另外,還要加強情報信息工作,強化社會全面控制,加強對活動舉辦當地各類人民內部矛盾的排查、調處以及化解工作,并及時了解當地存在的極端分子和境內外敵對勢力人員的行為動態,提前做好防范措施,確保大型活動的舉辦順利進行以及所有參與大型活動的人員的人身和財產萬無一失。
(四)加大經費投入,提供充足的后勤保障
對于大型活動的主辦方,要主動承擔大型活動安全保衛所需的全部費用,并為無任何裝備的志愿者安保隊伍配備活動所需的必要裝備,對經常舉辦大型活動的場所和場館,要安裝必要的全方位監控設備和安檢門等防范設施,此外,公安機關內部也要為一線公安民警配備完善的通訊和指揮設備,確保他們在處理應急事件時不會出現手忙腳亂的狀況。
[1]楊芳平 夏科家 梅鮮 《大型活動志愿者風險管理研究——以上海世博會園區志愿者為例》 《中外企業家》 2011年12期P8—P11 學術期刊
[2]朱得旭《大型活動安保風險評估概論》P40—P46《犯罪研究》2008年4期 學術期刊
[3]劉佳《會展活動事故風險管理程序與方法研究》哈爾濱理工大學2013年
[4]劉美芳《檔案管理要有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城建檔案》期刊P77—P78 2015年8期
[5]劉宜武《新形勢下提升基層公安隊伍警力和戰斗力的改革途徑》《中共濟南市委黨校學報》2016年3期P60—P62
[6]寧利君《人員密集場所人群聚集風險監測與預警系統研究》《安全》2013年11期P59—P60
[7]楊梅《論政府應對突發事件的信息溝通能力》《行政與法》2011年11期P28—P30
本文為2016年江蘇警官學院治安管理系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一般項目“大型活動風險分析、評估和控制研究”的研究成果,是江蘇高校優勢學科建設工程資助項目(PAPD),江蘇高校品牌專業建設工程資助項目(TAPP)(編號:PPZY2015C203),2015年全國公安高等教育重點專業建設點資助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