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君
武警警官學院廣州訓練基地
分析非機動車違法行為特征
陳志君
武警警官學院廣州訓練基地
當今社會中,機動車、非機動車道路違法行為屢見不鮮,編者通過本文對非機動車的道路違法行為做了個簡要的分析與論述,包括違法行為特征,違法行為的定義以及違法行為的分類,并且最后還對非機動車道路違法行為的防控措施做了些簡單的闡述。
非機動車;道路違法行為;行為特征;防控措施
我國的經濟在不斷的發展與進步當中,這也就意味著人們的經濟活動愈加頻繁,出行次數和貨物在道路上的運輸量也大大增加。當然,與此同時我們國家的有關交通的戰略措施也正在一步步的落實推進當中。交通發展狀況的良好是保障人們出行安全和滿足人們出行需要的一個至關重要的條件,只有交通發展的狀況好了,貨物流通才能更加的便捷,社會經濟的發展才能更上一層樓。由此也可以看出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但實際上,社會中還存在很多的交通違法行為,隨著相關法律法規的不斷完善,機動車的違法行為已逐漸減輕,但非機動車的違法行為卻并未得到改善,仍然是現如今的道路交通安全方面的一個大問題[1]。
非機動車的管理問題越來越成為道路交通安全問題中不容忽視的一部分。無論是經濟未得到較快發展的時候還是現如今經濟發展已經十分發達的時候,非機動車一直都是人們選擇的最常用的出行工具。正因如此,每年由非機動車的違法行為導致的交通事故都占了較大的比例。下面將簡單介紹一下非機動車道路違法行為的特征[2]。
(1)普遍性。非機動車違法行為在道路交通中是非常常見的,以一線城市上海為例,2017年上半年查到的非機動車違法行為多達204萬余起,造成了較多的人員傷亡和巨大的財產損失,具有很大的危害性。這是值得所有人關注一大問題。
(2)危害性。上面已經提到,由于交通事故引起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可以稱得上是無法估量,社會秩序會受到這些事故的影響,廣大人民群眾也會由此產生對道路交通安全性的質疑,交通的暢通性也受到了嚴重的影響[3]。
(3)輕微性。交通違法行為雖然有可能會帶來嚴重后果,但實際上它只算是情節輕微的違法行為。對非機動車駕駛人的處罰也大多是罰款、扣留非機動車輛等。應當注意的是,若發生了刑事案件,則不能算是輕微的違法行為了。
(4)違法性。即使只是輕微性的違法行為,也是違法行為。我們都知道,我國是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具備相對完善的法律體系,因此絕大多數的違法行為處理起來都是有法可依的。
(5)應受處罰性。道路交通違法行為也是違法行為,所以違法當事人必須受到處罰,這是毋庸置疑的。具體處罰措施應當參照我國的相關法律法規,例如《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等。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1)定義:違反我國交通法規當中關于非機動車的規定的,都屬于非機動車違法行為。
(2)分類。一是違反交通信號燈行駛的。有很多非機動車駕駛人都不按照交通信號燈的指示行駛,例如最常見的十字路口直行為紅燈,左轉為紅燈時,已經有不少騎電動車的人開始左轉,這就是典型的不按指示燈行駛,這樣是極易引發交通事故的[4]。
二是遇到停止信號時越線停車的。很多非機動車駕駛人為了貪圖方便,會將車停在停止線以外,只為信號燈由紅轉綠的時候能快點通過路口,而絲毫不去考慮這么做的危險性以及可能產生的后果。
三是在機動車道內行使的。見縫插針,緊貼大型車輛行駛。幾乎每天早晚上下班的時候都能看到一些騎電動車或摩托車的人緊貼著公交車行駛,或者穿行在各車輛之間,這種行為是極其危險的,很可能在機動車輛突然發動時將旁邊的非機動車刮倒,引發交通事故。
四是逆向行駛的。有些人為了貪圖方便,不用過兩次馬路,就會在人行道或者機動車道上逆向行駛,這種現象是非常常見的,但是這種行為也是非常危險的,極有可能會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
首先,應當加大關于非機動車道路違法行為的管理力度。很多時候執勤民警都不去管那些違法的行為,一方面是管理難度高、情況較為復雜,另一方面是目前的相關制度與措施不夠健全,治理力度不夠大。因此,對于這類問題必須要在思想上重視起來,不要認為這是小事,無關緊要,必須深刻的認識到這些行為的危害性,適當的加強管理。
其次,必須要加強對非機動車駕駛人的宣傳和教育。現在各種宣傳平臺都非常便利,比如微信平臺、微博平臺等。讓民眾關注這些平臺,通過長時間的、全方面的宣傳,人們會對相關的知識耳濡目染,自然潛意識里就會避免自己做出一些違法的行為來,這也為依法處罰那些違法者的情況做了鋪墊,便于管理。
第三,面對有違法行為的當事人要做到尊重對方。交通違法行為實際上是一種輕微的違法行為,因此執法人員在執法過程中必須做到動之以理、曉之以情,有時候還很有可能會受到違法當事人的指責,這時候一定要跟當事人講清楚、說明白他到底錯在了哪里,勸誡他以后不要再犯相同的錯誤,實際上這也是宣傳教育的一個過程,值得大力推廣、運用多種方法進行推廣,讓當事人心悅誠服地接受教育。
第四,并不是每一個有違法行為的人都要去處罰,當然了,每一個有違法行為的人都要去管理,要做到區別對待,處理事情要靈活。例如,對于知法犯法的,即明知道自己的行為是錯的還要這么做的,就必須要處罰。
第五,當因非機動車駕駛人或行人違法造成交通事故時,應根據違法責任大小合理分擔事故賠償責任,不能因為是弱勢群體而忽略他們是違法主體的事實。
總而言之,非機動車的道路違法行為是很常見的,也是必須要加強管制的,無論從什么方面來說,它的危害都是不容忽視的。相關部門必須要加強宣傳教育工作,以期每個人都能或多或少的了解到相關知識,意識到道路交通違法行為的嚴重性。不做違法的事是每個公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希望通過本文中提到的有關道路交通違法行為的防控措施能夠起到好的作用。
[1]繆明月,尚華燕,裴佳瑢等.非機動車駕駛人道路交通事故風險行為量化分級研究[J].安全與環境學報,2014,14(4):106-111.
[2]陳通平.關于加強非機動車交通事故防范的幾點思考[J].交通與運輸 ,2014,30(4):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