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志武
惠州市德賽工業發展有限公司
上市公司財務舞弊動因及治理研究
夏志武
惠州市德賽工業發展有限公司
市場經濟環境下,激烈的市場競爭使得各種經濟舞弊行為不斷涌現,嚴重影響了國民經濟的穩定健康發展。本文結合財務舞弊的相關概念,對上市公司財務舞弊的動因進行了分析,提出了相應的治理策略,希望能夠提升會計信息質量,發揮其在經濟管理方面的積極作用。
上市公司;財務舞弊;動因;治理
最近幾年,許多上市公司都被爆出了財務舞弊問題,一方面損害了市場經濟的誠信基礎,另一方面也加劇了市場的信用危機,嚴重影響了我國國民經濟的穩健發展。因此,需要從上市公司財務舞弊的動因著手,做好相應的分析和治理,對我國資本市場的運行環境進行規范。
財務舞弊,指企業或者個人有預謀的通過欺騙性手段或者違規違法行為,獲取不當利益,包括偽造、變造會計憑證、非法侵占財產、隱瞞或刪除交易事項、蓄意使用不當的會計策略等。財務舞弊具有幾個顯著的特性,一是違法性,財務舞弊是一種違法會計法、刑法或者相關法規的行為;二是有意性,財務舞弊是一種存在明確目的的故意行為,與非主觀行為的錯誤有著根本性的區別;三是危害性,財務舞弊會導致他人的利益受到損壞,也會對社會經濟和市場秩序產生負面影響;四是隱蔽性,即財務舞弊發生后,不容易被察覺。
2.1 內部動因
(1)信息不對稱:信息的不對稱是導致財務舞弊問題的根本條件,從上市公司的角度分析,管理人員往往會比股東掌握更多的信息,即使股東提出明確的經營目標,在缺乏對稱信息的情況下,管理人員會選擇性的向股東提供于自身有利的信息,隱瞞不利信息,在欲望的驅動下,就可能引發財務舞弊問題[1]。
(2)治理結構失效:在我國,許多上市公司都是由國企改制重組而來,受傳統計劃經濟殘留的影響,治理結構無法充分發揮作用,董事會和監事會缺乏獨立性,在內部控制層面也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為財務舞弊的產生提供了溫床。
(3)壓力因素:壓力不僅是動力,也是直接的利益驅動。相關調查顯示,雖然形式各異,但是企業所有的舞弊行為都是由壓力引發的。上市公司財務舞弊的壓力動機包括融資壓力、業績壓力以及市場預期壓力等。
2.2 外部動因
(1)不完善的會計規范:在我國,會計準則采用的權責發生制使得企業的經營分割成了相同的期間,每一個會計報告期都會產生相應的會計項目,管理人員可以通過調整部分遞延項目沖銷或者確認時間的方式,對當期會計信息造成影響,通過會計估計或者調整會計政策的方式,實施更加隱蔽的財務舞弊。
(2)不合理的外部監管:外部監管的缺失以及不合理的懲處使得財務舞弊頻繁發生,一方面,雖然《會計法》、《證券法》、《企業會計制度》等的頒布形成了相對完整的體系結構,對企業的財務行為進行了規范,但是這些法律法規強調的是原則性和適用性,缺乏明確的量化標準和實施細則,并不能發揮相應的效果;另一方面,對于財務舞弊行為的懲處力度不足,一般僅是罰款或者行政處分,很少追究刑事責任,無法起到應有的警示作用。
(3)不正常的財務審計:外部審計的核心是獨立性,而從目前的發展情況分析,財務審計獨立性的缺失嚴重影響了其功能的發揮。具體來講,審計獨立性的缺失是由于不完善的審計市場導致的,審計委托代理關系的失衡同樣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審計機構和審計人員的獨立性,也助長了財務舞弊問題,甚至存在部分會計師事務所與被審計公司串通舞弊的現象,嚴重擾亂了市場秩序[2]。
3.1 完善治理結構
一是完善股權結構,在充分考慮市場承受能力和公司正常運作的前提下,適當降低國有股權的比例,提升中小股東的決策權和管理權。同時,應該吸引更多的社會資金,實現股權結構的多元化,強化財務監管,提升會計信息的質量;二是明確權利職責,確保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等能夠在相互獨立的同時,實現各司其職,形成相互制約的管理機制;三是完善審計機制,結合獨立的審計委員會,提升外部審計的獨立性,在管理人員和注冊會計師之間形成隔斷,能夠有效減少財務舞弊問題。
3.2 強化獨立審計
一是應該規范會計師事務所輪換制度,避免上市公司與事務所相互勾結的情況。必須保證會計師事務所的輪換范圍,確保在完成輪換后,該會計師事務所不能在規定的期限內負責原客戶及關聯方的審計工作,保證輪換的效果;二是應該引入同業互查制度,對會計師事務所的資質進行檢驗,由復核人提供被審計事務所的書面報告,就其中發現的問題提出相應的改進意見,在推動交流的同時,也能夠保證財務報告的審計質量。
3.3 加大處罰力度
應該在現有財務舞弊治理機制的基礎上,引入法務會計制度,構建起完善的財務舞弊控制系統,同時加大對于財務舞弊行為的處罰力度。具體來講,一是應該加重對管理人員的處罰,依法追究相應的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通過將財務舞弊引發的損失轉移到財務舞弊人員身上的方式,提升財務舞弊的成本,發揮出良好的警示作用;二是應該加大對審計人員的懲處力度,使得審計人員認識到參與財務舞弊的后果,從而自覺約束自身的行為。
3.4 注重誠信教育
應該在推進立法的同時,強化誠信教育,引導相關從業人員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從根源上消除財務舞弊現象。尤其是對于會計人員而言,想要獲得公眾的信任,就必須遵循相應的職業道德標準,做到誠信為本,操守為重,嚴格依照相應的制度法規開展各項工作,在約束自身的同時,積極披露上市公司的財務舞弊行為,維持良好的市場秩序。
總而言之,在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下,上市公司面臨著巨大的發展機遇,部分管理人員為了謀取個人私利,存在著財務舞弊的現象,嚴重損壞了公司的利益,影響了經濟市場秩序。本文對上市公司財務舞弊的動因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治理措施,希望能夠防范財務舞弊的發生,推動市場經濟的穩定健康發展。
[1]江曦.上市公司財務舞弊動機及治理策略研究[D].云南大學,2015.
[2]刁琰.我國上市公司財務舞弊的方式、動因及治理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