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慶
江蘇紫金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會計法律責任分析
許 慶
江蘇紫金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隨著經濟日益發展,相關法律的日益健全。會計法律在規范會計活動中起到的作用越來越明確。正確認識會計法律責任的相關知識,有助于了解在實際經濟財會活動中,單位負責人和會計人員該是如何面對會計法律責任,怎樣加強人們對會計法律責任的意識,從而使會計法律在經濟活動中起到積極有效的作用。
會計法律責任是指違反會計法律規范所應承擔的法律后果。它是會計行為主體必須嚴守的最低標準,是法律約束與道德準繩兩者內在聯系性的統一體。
(一)會計法律責任的構成
會計法律責任主要由主體、行為、心理狀態、損害事實、因果關系組成。
1、主體。結合會計實踐及國家頒布的《會計法》來看,會計法律責任的主體由法人、單位負責人及會計人員等組成。
2、行為。指損害股東、債權人、投資者和國家利益的不法行為,其不法行為違反了相關會計法律法規并應依法對該不法行為進行懲戒。
3、心理狀態。指行為主體是主觀過錯還是受客觀影響的非主觀的過失,顯然當行為狀態為主觀過錯時,將承擔應有的法律責任。
4、損害事實。指在會計職業行為中,會計違法行為人出于各種目的,提供虛假會計信息,以至相關利益集團的利益受到重大損失。
5、因果關系。指由于侵權法中規定的責任自負原則,在會計民事責任中,只有在損害事實是由會計信息質量的問題造成時,會計違法行為人才必須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這五個方面構成了完整的會計法律責任,缺一不可。且弄清會計法律責任的構成,有助于進一步理解會計法律責任,避免認識上的誤解,從而更好的實現會計法律責任在財會活動中的重要約束作用。
(二)會計法律責任的具體形式
我國《會計法》規定,會計法律責任由行政責任、刑事責任與民事責任組成三者組成。
1、行政責任。行政責任是指經濟法主體在行政活動中,違反相關法律法規依法應承擔行政法律后果,追究行政責任或是行政處分或是行政處罰。
2、刑事責任。刑事責任是指當事人因自身的違法犯罪行為而要承擔的法律責任。
3、民事責任。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平等的經濟主體間的會計關系越來越復雜。如若提供會計信息的一方違反會計法規的行為可能給接受虛假信息的一方造成不可預測的經濟損失,利益受損方要求其承擔賠償責任則在情理之中了。
(一) 單位負責人對會計法律責任的不明確
單位負責人對自身所要承擔的會計法律責任認識不明確,新《會計法》規定“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的會計工作和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而現實的情況是,還有不少單位負責人并沒有意識到自身的責任,他們認為作為管理當局的最高決策者,自己只需要對本單位的重大決策負有全面責任。然而,對于本單位的具體的會計工作,他們往往認為,這是屬于財會部門的工作,只需由會計機構負責人或會計主管人員負責。
(二)會計人員對會計法律責任認識存在一定的偏差
會計人員往往認為,他們只需要對其會計核算行為負責。且單位的管理體制導致很多的會計人員認為自己只要在業務上不出紕漏,就是盡到了自己的義務;更有會計人員為自身利益考慮,為討好上司,甚至放棄了法定職責,使單位的內部會計監督形同虛設。
(三)對虛假會計信息的認定存在認識誤區。
在實際工作中追究會計法律責任時,關鍵就是要確認會計信息是否為虛假的會計信息。在認定時,應先考慮其行為是如何構成的,考慮其行為是否存在違法性,主觀上是否存在過錯,再由行為結果的危害程度來進一步區分,即由行為目的、行為性質、行為結果三方面結合綜合認定的方式。
(一) 加強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樹立正確的法律責任意識
會計人員是財務工作的直接實踐工作者,其自身的職業素質直接影響會計活動成果的質量,因而,必須要加強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建設,明確會計人員的職責,同時也要明確其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將違法行為的發生防患于未然。堅持道德水準高、業務水平高的用人標準;加大對《會計法》及相關財經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這樣才能使財務活動有序合理的進行。
(二) 提高單位負責人的會計法律責任意識
單位負責人是本單位的法定代表人, 《會計法》規定單位負責人是會計法律責任的主體, 其責任就是組織協調好本單位的會計相關業務。單位負責人只有在法律指導下依法辦公, 才能有效規避工作中潛在的會計法律責任風險。同時,單位負責人要確保日常的會計工作正常作業、確保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作為單位負責人不僅要以身作則,恪守法律法規, 還應該為下屬的會計工作人員構建一個良好的內外部環境。
(三)加強對會計違法行為的執法力度,保障法律責任違規處罰的有效落實
我國相關的法律法規對于會計法律責任進行了明確的規定,然而,在違法行為發生時,缺乏對于責任的追究和處罰的有力的外部監督保障機制。國家行政機關應依法設立專門的執法監督機構,確保執法落實。通過敦促企業負責人和會計人員依法建帳并對外提供真實、完整的會計信息,依法處罰會計工作中的違法行為,特別是對嚴重損害國家和社會公眾利益的行為, 應當依法進行嚴懲, 維護國家法律的尊嚴。社會的有關部門如財政、審計、稅務部門等也要依法對會計信息進行嚴格督查,相互協作,聯合作戰。
(四)加強內部審計, 規避會計法律責任
內部審計對于健全單位內部控制, 嚴肅財經紀律, 差錯揭弊, 改善經營管理, 提高經濟效益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單位負責人從規避會計法律責任的角度出發, 應高度重視內部審計工作, 建立健全內部審計機構, 配備業務素質高的內部審計人員, 賦予其相應職權, 實施對單位會計工作的全方位監督, 防患于未然。只有建立一套健全的內部會計監督制度,才能確保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有效規避財務風險,從而使單位資產受到保護。
企業的管理者、會計人員、政府的相關的行政部門都要加強會計和法律相關知識的學習,明確自己的職責和法律責任,會計人員要遵守職業道德,服務企業,服務社會。企業以及政府一旦發現違法行為,要及時進行制止并將責任落實到相關人員,確保企業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這樣企業才能在一個健康的合理的制度環境下不斷發展壯大,市場才能穩定高效的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