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丙治
中國空空導彈研究院
供應鏈管理中的全面供應商管理
杜丙治
中國空空導彈研究院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各種新的經濟模式也在不斷涌現,供應商在整個產業鏈中的地位也越來越重要。在供應鏈運營環境下,企業應從各個環節入手,合理地評估與選擇最合適的供應商,并加強對供應商關系的管理,進一步提高供應商的積極性,構建良好的供應商合作伙伴關系,進而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提高企業的抗風險能力以及經濟效益,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擁有自己的立足之地。基于此本文分析了供應鏈管理中的全面供應商管理。
供應鏈管理;供應商;管理
隨著在中國經濟迅速的改革和創新,工業4.0概念的提出及制造服務業的轉型,企業越來越強調和重視供應鏈管理,而采購供應已逐漸從當初的購買職能演變成為一種戰略型的管理流程。這種供應鏈導向的戰略采購不僅要求企業內部的流程整合和系統管理,而且對企業與供應商的關系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但要求企業與供應商建立一種長期互信的伙伴關系,如何更有效的管理企業與供應商的關系變得越來越關鍵,進一步加強對其的研究非常有必要。
2.1 有助于提高產品及服務質量
有數據表明30%的質量問題是由供應商引起的。供應商是經營實體以盈利為目的,生存壓力迫使一部分供應商視利潤至上,有短期化傾向。一個良好的供應商質量管理體系,可使企業對供應商的選擇評價要素公開化,這樣有助于供應商在企業的要求下追求長期合作趨向,進而提高產品質量及服務水平,獲得企業滿意。
2.2 有助于提高供應商交貨的準時性
據統計70%的產品交貨期延長是由供應商引起的。因此對供應商的供貨準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過加強對供應商的質量管理,與供應商共同尋找影響按期供貨的關鍵因素,可促使供應商提升供貨的準時性。
2.3 有助于企業以最低的成本獲得產品或服務
采購與供應鏈研究結果表明,在降低采購成本的方式當中,通過價格談判可降低成本3%-5%,通過市場調研比較供應商可降低成本3%一10%,通過發展伙伴型供應商并對供應商進行優化改進可降低成本10%-25,而供應商早期參與產品開發成本降低則可達到10%一50%。相關的研究都表明加強供應商管理已經成為大幅度降低采購成本的絕佳途徑。
2.4 有助于建立雙贏的合作管理模式
供應鏈上成員間的伙伴關系和緊密程度對整個供應鏈的運行具有重大影響,關系到整個供應鏈能否高效運行及真正整合。因此,以雙贏的經營理念為指導思想實施供應商管理,與重要的供應商結成長期穩固、互惠互利的戰略供應商關系,是供需雙方共同尋求降低雙方運營成本的有效途徑。
3.1 加強對供應商的關系管理
企業要加強自身與供應商之間的關系管理與維系,雖然在當前企業處于供應鏈上游,但是隨著時代與科技的發展,尤其是電子商務的發展,未來的供應鏈會發生很大的變化,為了面對即將到來的挑戰,企業首先應該調整自身的態度,維持好企業與供應商之間的關系。在戰略角度出發,加強與供應商之間的關系管理,可以使供應商與企業之間實現信息共享與資源共享,從而使得供應商能更好地配合企業的日常生產活動,這種協作力度的提升對企業自身的發展也有著很大的益處,這能夠使得供應商取得更大的利益,從而走向雙贏,而不再是完全的利益競爭關系。
3.2 充分利用現代化科技進行供應商管理
在傳統的供應鏈中,一個企業往往有著眾多的供應商,并且商品的供應往往是圍繞著企業的日常生產進行,而企業的日常生產則大多是圍繞著市場進行,這就導致對供應商進行考核的周期較難確定。在對供應商進行各個方面的表現與統計時,往往只能依靠自身經驗進行主觀判斷,或者僅僅從某一個方面對供應商進行單一的評價,這種方式對存在著較大的不公正性與主觀性,可信度較低。但是在當前網絡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先進的科學技術被廣泛地應用到各個行業中。企業可以借助信息化的工具,例如供應商管理系統,對每個供應商的商品價格與質量、按時交貨情況、服務態度等各個方面進行全方位的監督。同時也能改善對供應商的評價方法,實現對供應商的科學管理。
3.3 加強供應商在企業具體項目中的參與程度管理
在傳統的供應鏈中,企業與供應商之間的合作關系非常簡單,即采購關系,企業因為向供應商支付貨款,供應商將商品交給企業之后,整個合作就終結了。但是隨著我國的社會與經濟模式的發展,現在的許多企業已經不再是這種單純的模式了,許多企業是以項目的方式進行日常的生產活動。因此企業也必須轉變觀念,引領供應商不斷深入到整個項目中去,為項目的運行提供更好的幫助與支持。例如在一個項目的開發與設計階段,負責開發與設計的供應商就必須深刻地融入到企業的項目中去才能為整個項目提供更好的服務。
3.4 建立共同的績效審核機制
建立共同的績效審核機制,對提升企業與供應商的運行績效,制造能力,如成本、質量和交貨期等,內部整合及客戶整合,財務績效,對客戶服務績效和企業競爭力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建立共同的績效審核機制包括:與供應商建立了長期合作的關系,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供應商數量,使供應商具有一定的規模效益,從而降低生產成本;與供應商進行生產計劃、庫存等信息的充分交流,使供應商交貨能夠更加準時,同時縮短交貨期;與供應商進行工作流程、生產工藝等方面的共同協作提高,幫助供應商更快速的改進產品的質量和開發新產品,從而滿足企業的需求;與供應商建立一致的客戶評價系統,幫助企業按照客戶的需求改進產品,同時,準時交貨及時率的提高和交貨提前期的縮短大大地提高客戶的滿意度。
總之,供應鏈管理中的全面供應商管理能使供應鏈更具有柔性,縮短生產前置期,降低庫存水平,從而使浪費最小化,因此進一步加強研究非常有必要。
[1]鐘明明.供應鏈管理環境下供應商選擇研究[D].河海大學,2006.
[2]陸青.供應鏈管理模式下的供應商管理理論在M公司的運用[D].西南交通大學,2007.
[3]許煥剛.基于綠色供應鏈管理的供應商評價與選擇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