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輝
天津中基智能樓宇工程有限公司
互聯網金融核心競爭力的經濟學分析
陳立輝
天津中基智能樓宇工程有限公司
互聯網金融在支付、網貸、投資、微金融和信息中介方面凸顯其競爭實力,文章基于GEM模型從互聯網的基礎設施和金融資源、云上金融戰略與業務、國內外金融市場六個方面分析互聯網金融的核心競爭力。探究互聯網金融在中國高速發展的根源,基礎資源與設施是互聯網金融的資源池和創新源,企業戰略與主營業務是互聯網金融的價值源,市場需求與市場競爭是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動力源。通過分析得出中國互聯網金融業是高效率、高風險、低市場占有率、監管不到位的行業,同時提出順應互聯網金融成長邏輯、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業協同發展、互聯網金融企業+傳統企業實現跨界聯合三點建議,為中國普惠金融和綠色金融發展以及互聯網金融生態化演進提供實踐依據和理論支撐。
互聯網;金融;核心競爭力;經濟學
1.1 信息化與虛擬化
從根本層面看,金融市場屬于信息化市場,即虛擬市場。其中所制造并流通的物質其實就是信息,貨幣代表的是資金信息,價格代表的是價值信息。而金融機構平時所能提供的中介服務、金融服務等,全都屬于信息領域?;ヂ摼W和信息技術的引入和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加強了金融市場的信息化特征,同時還將金融行業的業務操作變得更加虛擬化。
1.2 思維互聯網化
互聯網金融不僅帶來了新型網絡技術,還將平等、自由、實惠等思維傳遞給了廣大群眾。其具體表現為互聯網金融產品具有訂制化、大眾化、低門檻等特點。最直接的轉變就是金融產品更新換代的速度日益加快,特別是在創造過程中,時常都會打破金融產品的傳統開發原則,一路披荊斬棘實現創新。
1.3 高效化和低成本化
和傳統金融比起來,互聯網技術把金融行業的信息傳遞與業務辦理方法改良得更為先進便利,提高了金融服務的自動化、技術化程度,在打破時間、空間局限的同時,還給廣大用戶帶來了更加豐富、靈活、簡便、迅捷的服務。這一發展勢態極大地減少了金融市場各類參與人員感知、獲得、反饋信息的時間,從而大幅度提升了金融行業的服務效率。
“設施”指標得分為7.16分,這體現了互聯網金融在我國金融設施領域具有競爭優勢,互聯網金融沒有物理網點,不需要大量柜員,這種“輕資產、無邊界”的金融模式極具市場吸引力。從設施的二級指標看,金融行業協會支持水平分值較低(4.21分),這是由于互聯網金融主要是在互聯網經濟驅動下形成的,政府的宏觀指導與監管還有些滯后,它的出現雖然對傳統金融造成較大沖擊,而金融行業協會的職責與定位還處在對傳統金融業的指導與服務層面。在設施與設備、技術研發、互聯網金融環境三方面互聯網金融在我國金融業處于領先位置,互聯網金融不僅填補了傳統金融業缺失的市場,為金融行業帶來巨大增量,在降低金融服務成本、完善金融基礎設施的同時提升國家金融競爭力。
互聯網金融主營業務有第三方支付、P2P網貸、眾籌、大數據金融、金融理財產品,這五大業務的分值都在6分以上,體現了這五大業務對比傳統金融業務有突出的競爭優勢。第三方支付最初定位是電子商務的輔助工具,但由于它的資金沉淀功能和資金流數據分析存儲功能,使其發展成為互聯網金融的核心業務,第三方支付依托的互聯網技術將金融服務下沉到零散的小額賬戶內,延伸至低凈值客戶中,在提高自身盈利的同時推動我國普惠金融的進程。從2011年央行首批發放第三方支付牌照,到2015年3月已有270家第三方支付機構被獲準進入金融支付領域,2014年互聯網支付用戶規模達4.5億人,2015年雙11當天支付寶系統支付峰值達到每秒鐘8.59萬筆,這是全球首個應用在金融業務的分布式關系數據庫OceanBase的顯著效果,支付寶也成為第三方支付機構在網絡購物、網商支付領域開展金融業務活動的成功代表。
隨著互聯網金融業的發展壯大,新興互聯網金融企業和傳統金融機構展開激烈競爭,雖然互聯網金融為中國數以億計的長尾客戶人群和小微企業打破了融資難、融資貴的金融困境;隨時隨地便捷地、跨行、跨地域、小額免費轉賬支付雖然惠及了6萬多網民,但是互聯網金融企業要想在傳統金融主導的市場中求生存謀發展,必須制定高標準的發展戰略和擁有明晰的產權結構,引進和培養高端的管理人才和技術人才,走在戰略技術創新的最前端,實時洞察分析競爭者的行為動態防范于未然。從互聯網金融企業的戰略、結構與競爭的四個二級指標看分值都在6分以上,這表明互聯網金融企業的戰略發展目標是明確的、企業產權結構是科學合理的、同類企業之間的競爭程度是理性、高管人員的進取心是積極向上的,但是相對傳統金融行業其競爭力還處在劣勢范圍內,如在支付領域2014年所有的互聯網支付加起來是8萬億元左右,而僅工商銀行電子銀行業務就達到456萬億元。
一是應該順應互聯網金融成長邏輯,積極培育互聯網金融在主營業務上的競爭力,讓互聯網金融為各行業提供定制化、多元化的金融增值服務,讓互聯網金融服務下沉至實體經濟的各層面從企業創業到發展壯大,再到上市、并購、股份回購、退市等都有互聯網金融機構提供支持,助力社會形成多層級的金融服務體系。二是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業應該協同發展,互聯網金融高速發展對傳統金融業帶來較大沖擊,倒逼傳統金融業重視互聯網金融業務,傳統金融業通過互聯網技術再造業務流程、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它應和互聯網金融公司共同推動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進入人人都是金融受益者普惠金融時代。三是讓互聯網金融企業+傳統企業實現跨界聯合,傳統銀行和券商、零售業、房地產、電商、互聯網公司等行業與互聯網金融企業相加,提高聯合體的內生驅動力,互聯網金融企業+傳統企業的跨界合作是互聯網資金、技術與傳統產業“生態融合”新的嘗試。
[1]卓尚進.銀行理財市場份額超九成寶寶類產品生存面臨考驗[N].金融時報,2014(01):45-47.
[2]艾瑞咨詢中國互聯網金融發展格局研究報告[EB/OL].http://www. iresearch.cn/.2015(1):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