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守偉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稅收政策研究
陳守偉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由于傳統汽車的原理以及對石油資源的依賴,加之目前交通日益限制,新能源交通工具的出現將成為目前據需解決的難題,其相關的配套基礎設施和制度設計也需要對目前的交通工具法律制度進行更改與適應。目前的稅收政策盡管已經傾向于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但新能源汽車其本身存在的技術等劣勢仍需要政策上的扶持,尤其是稅收政策的扶持。本文根據新能源汽車的本身特點發現現有稅收政策的不足,并提出意見。
新能源汽車;汽車產業;稅收政策
1.企業所得稅方面,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稅收優惠政策不充分。第一,目前新能源汽車的價格居高不下,其主要原因就是整車的研發環節成本過高,對于研發費用的稅收優惠尚不足以彌補研發的成本。第二,傳統汽車企業對新能源汽車進行研發時,可能不符合《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從而無法享受高新企業所得稅優惠稅率。而新能源汽車的產業規模尚沒有形成足夠的成本優勢,研發成本占據很大比例,從而抬高新能源汽車的成本。第三,目前尚沒有專門針對新能源汽車企業的所得稅優惠策略,減按15%所得稅優惠也只是針對高新技術企業。而汽車企業沒有特殊的優惠策略,這導致稅收政策對新能源企業的支持作用和對傳統企業的限制作用未能有效結合。
2.增值稅方面,企業研制、銷售新能源汽車的增值稅負較高。首先,新能源汽車從采購鋼材、鋰等原材料到生產、組裝、銷售一整條產業鏈,增值環節較多,從而增值額占新能源汽車價格的比重較大。其次,新能源汽車既沒有享受軟件企業機整機退政策,也沒有享受到先征后返等優惠政策。但恰恰相反的是,新能源汽車企業的業務遠包含符合即征即退條件的軟件企業。
1.車輛購置稅方面,稅收政策對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的引導不力。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告2014年第53號》,自2014年9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對購置的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隨著時間的臨近,購置稅優惠政策即將消失,那么在按照車價的10%計算購置稅,新能源汽車與傳統汽車價格上不占優勢。
2.消費稅方面,稅收政策對消費者使用新能源汽車的鼓勵不夠。目前汽油等燃油的消費稅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傳統汽車的使用成本,但這種成本目前會讓消費者選擇排量不同的傳統燃油車或者使用時盡量溫和而不是選擇購買新能源汽車,因為傳統燃油車的初始購買成本現狀遠低于因為使用燃油而多負擔的燃油消費稅。目前汽油消費稅是1.52每升,但含在價格內,使得車主對稅負沒有較大感覺。加之新能源汽車的初始投入較大,現有購買者綜合比較下沒有選擇新能源汽車的優勢。
1.出臺針對新能源汽車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扶持新能源汽車研發生產。
(1)提高新能源汽車研究開發費用的加計扣除比例。目前企業所得稅研發費用準許在稅前加計50%扣除,針對新能源汽車企業,尤其在目前處于研發階段,投入較多而產生回報較少的企業,可以提高這一比例,通過所得稅優惠鼓勵企業加大投入,提高新能源汽車企業的研發和生產能力。
(2)降低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的所得稅稅率。企業所得稅法規定,對于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新能源汽車生產涉及能源節約、環境保護,應將新能源汽車納入國家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領域,按照高新技術企業享受所得稅稅收優惠,以提高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的生產積極性,擴大新能源汽車的生產規模,降低新能源汽車的生產成本。
(3)減免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的企業所得稅。考慮到企業生產新能源汽車的周期長,初始投入成本高,回報慢的特點,可以設置符合條件的新能源汽車企業三免三減半策略,從事新能源的立項第一年到第三年免征所得稅,第四年到第六年減半征收所得稅,可以很大程度上減少企業現金流壓力,扶持新生的新能源企業。
(4)對于充電基礎建設企業的所得稅,也可以給予適當優惠,具體而言,將從事基礎充電建設企業納入高新技術企業范疇,施行所得稅減免政策。
2.改革消費稅稅收政策,提高新能源汽車生產銷售量。消費稅的意義在于“寓禁于征”,通過消費稅來達到調節消費狀態的目的。消費稅含在價格之內,通過調節價格來引導生產和消費平衡。因此,通過制定消費稅政策,可以引導消費者購買系能源汽車。具體而言,針對傳統燃油車,按照排量征收的消費稅稅率進一步提高,增加購買和使用成本;對于新能源汽車,采用低稅率或免稅政策,這種一升一降政策,可以提高新能源汽車的市場競爭力,引導新能源汽車的發展。
1.車輛購置稅。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告2014年第53號宣布到2017年12月31日,對于符合條件的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對于2017年之后的新能源汽車,應當調整提高條件要求,促進新能源汽車企業制造更優秀的產品,減少企業騙稅行為,同時繼續減免車輛購置稅;對于傳統燃油車,應當繼續實行車輛購置稅。
2.提高成品油消費稅,增強新能源汽車的競爭力。為了增強新能源汽車的競爭力,在降低購買成本的同時,提高燃油車使用成本。凸顯新能源汽車的使用成本競爭優勢。
總之,對于生產新能源汽車企業而言,通過所得稅、增值稅等幾大稅種的優惠政策,扶持、引導企業成長和生產符合社會需要的新能源汽車,對于從事基礎設施建設的企業,給予同樣的稅收優惠政策,鼓勵企業投入精力,加快、推動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對于消費者而言,通過稅收政策,可以降低新能源汽車的購買、使用、保有成本,從而促進新能源汽車的銷售,反過來促進新能源車企的發展,促使新能源汽車走上健康發展的正軌。
[1]李晶,李施雨.新能源汽車產業稅收政策的國際借鑒與措施[J].稅務研究,2013,(10).
[2]喬國良,李占元.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稅收政策研究[J].稅收與稅務,2015,(07)
[3]賽迪智庫.2017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形勢展望[J].產業觀察,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