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 楊 劉 燁
確山縣水務有限公司
1.1 水源管理。原水作為水資源的原材料,原水質量的好壞會影響到生產水的質量,所以說在生產水之前對水源的選擇是非常重要的,在最近幾年,隨著環境保護改革的實施,許多地區越來越看重對水資源的保護,在這一程度上為更好的保護水資源和水源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要想徹底對水資源進行保護,不僅僅是需要法律上的保護,還需要人們有保護水資源的自我意識。近些年來,全國各地的用水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例如水質量不達標以及一些地區嚴重缺水等,這樣用水不僅僅受到了嚴重的威脅,這讓居民的正常用水也得不到保證,這些問題的出現,給供水企業和水監測管理部門敲響了警鐘,若水資源問題再得不到解決,則會讓供水公司無法生產正常的生活用水。
一些供水公司為了自己的利益,利用水資源的現存問題主動避開政府發行的政策,但是水資源關鍵性的問題還是得不到解決,這樣水資源很可能會導致二次污染,對水監測管理工作造成更大的困擾。因此供水企業以及水資源的監管部門應該加強對水資源的管理工作,不斷加強對水源的監督,落實水資源的監管工作。
1.2 化驗管理。在水資源檢測中水化驗工作是最重要的環節,水化驗工作一定要按照規定標準進行檢測,在化驗工作中,一定要徹底落實對安全工作的檢查,對化驗設備進行檢查,同時在化驗工作中每個環節負責的工作都不同,相關工作人員在堅守自己崗位的同時,要做好檢查工作,對水源化驗工作中的詳細數據進行核對檢查,對水源化驗工作負責,對城市居民用水安全負責。在水源化驗工作中需要對每個步驟進行嚴格的監督和把關,保證每個工作環節的準確性,才能夠有效保證人們的用水安全。在水質監測工作中化驗工作并不是最有效的處理水源的方法,而是要在根本上對水生產過程的各個關卡嚴格把關,使用相關的設備對水資源進行定期檢查。
2.1 消毒劑指標的不合格的原因。一般情況下都是用聯甲苯比色法來監測氯的剩余情況,但是這種方法欠缺精確度,并且在低溫環境下,靈敏度還非常的低,在我國《新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中,還刪除了這種監測方法,因此使得游離性余氯指標顯示不合格。同時很多供水的企業采用二氧化氯的方式來對水進行消毒,如果在用監測游離性余氯的方式來檢測飲用水中的消毒劑就會產生數據上的差錯。而且這種檢測方法含有致癌物質,影響檢測人員的身體健康。
2.2 渾濁度、肉眼可見物指標不合格原因。很多供水企業在生產工藝過程中出現了差錯,如有的供水企業采用了傳統的制水的方式來制水,并沒有更新制水的工藝,而且還有的供水企業采用了落后的制水設備,在加上超負荷的供水,就會使水變得渾濁,從而體現著不合格。并且有一些供水河源其流量小,源水環境污染比較嚴重,如果供水企業不對取水口的環境進行處理,也會使得水變渾濁。
3.1 做好對供水企業的管理工作,提高供水企業的水質合格率。而且可以采用《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9-2006)中的TMB的比色方法,來檢測水中的余氯,這種檢測方法無需過多的試劑,非常的安全,而且具有非常高的靈敏性,能夠有效的檢測出水中的余氯指標。
3.2 政府也應該加大對供水企業的支持力度和懲罰力度,所謂的支持為其投放更多的資金支持,讓供水企業業可以完善其硬件、軟件,以此來提高水的質量,保證人們生活飲用水的質量。而懲罰,就是指對于監測結果情節嚴重者,要給予嚴厲的懲罰。
3.3 構建全民參與機制。保證城市供水安全,需要社會各界、用水戶的共同參與,因此要搭建各相關部門橫向聯絡平臺,健全部門、供水企業、用水戶的縱向溝通聯絡,實現供水水質、水量、水價、維護信息共享。要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和宣傳手段,加強對全社會的節水防污教育,切實增強民眾水危機與節水意識,鼓勵民眾關注、參與、監督城市供水安全。
3.4 強化監督體系建設。要充分發揮行業檢測優勢,強化原水、出廠水、末梢水和水處理工藝定期檢測,進一步完善上下相通、橫向聯絡的監督體系,搭建水質信息共享平臺,多方位監督制水企業水質和上游水源地水質污染狀況。
3.5 加強供水企業供水管理。供水企業要完善相關規章制度,按期修訂供水廠突發安全事故應急預案,要切實加強供水管網及蓄貯裝置的日常管護,提升搶修人員的技術水平;要發揮網絡信息管理優勢,建立從水源到供水管網的水質在線監測和廠區動態監控,落實最嚴格安保制度,嚴加防范生產關鍵工序設施設備,杜絕無關人員進入生產區;要對生產和施工混雜的廠區實行有效隔離。
3.6 以節水蓄水促開源抓好蓄水。通過產業結構調整,實現水資源由低效高耗水向高效低耗水產業部門流動;注重農業節水。進一步繼續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兼顧降水與作物生長需水特點,強化節水避旱型種植和地下水壓采技術推廣,有效控制地下水開采量。以上用水主要用于工業、生態用水,通過以上4種方式開源,可有效控制深層地下水的開采。
總的來說,社會的不斷發展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人們在生活中對水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此種情況下,供水企業要加強對水的生產和管理的力度,在嚴格控制水源質量的情況下,大力引進先進的水源控制技術和設備,提高水的質量。同時還需要對供水企業員工進行有效的培訓,完善供水企業的管理機制,讓優秀的企業來管理城市用水,這樣才能夠保證城市居民用水的安全,從根本上提高城市居民的用水質量。
[1]高文秀.城市生活飲用水水質監測探究[J].環境與發展,2017,29(09):142+144.
[2]王成業,劉學軍.2012年鳳城市農村生活飲用水水質監測及結果分析[J].吉林農業,2013(02):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