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沙金哲 2.陳 帥
1.身份證號210113198608024733 2.身份證號210181198107012757
數字攝影測量和遙感技術都是研究“從影像重建被攝物體表面”的學科,但他們的側重角度不同,數字攝影測量主要側重在重建物體幾何表面,并測量DEM,測繪地形圖等;而遙感的主要側重點是重建物體物理表面,如土地分類等。從本質上來說,攝影測量和遙感技術都是研究影像的獲取和加工處理的一門科學技術,讓人們能更直觀地理解和應用各種相關信息。從測繪學科的角度來說,攝影測量屬于“量測的學科”,世界著名攝影測量學者Helava 認為“攝影測量的范疇是量測”;但從信息科學以及計算機視覺這一學科來看,攝影測量是一種通過物體的影像來重建物體三維表面模型技術。但是,在傳統工作過程中,一般都沒有把攝影測量和計算機立體視覺相結合。這主要是因為攝影測量的歷史比較早,比計算機立體視覺歷史要長很多,多年來已幾乎融合成測繪產業一個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通常,攝影測量主要依賴精密的光學機械儀器進行測量工作,尤其在模擬攝影測量階段,攝影測量主要以模擬攝影測量儀器為代表,與計算機的關系不大。
2.1 項目概況
貴安新區位于貴州省貴陽市和安順市結合區域,范圍涉及貴陽和安順兩市所轄4 個鄉鎮,110 個行政村,面積約490.49 km2。本文將以貴安新區直管區為調查范圍,具體更新“農用地”、“建設用地”及“未利用地”之間變化的部分。
2.2 數字攝影測量方法分析
(一)收集資料及分析融合
項目啟動后,貴州xx 土地整治有限公司(業主)向我院提供有批準權的單位對本項目批復的文件、有關本項目的基礎資料等,我院積極會同業主從各部門收集前期土地整治、規劃、利用的相關數據庫。根據技術方案要求,對收集到的資料進行分析、整合,為進一步地類變化更新作準備。
(二)內業更新
在完成對相關數據庫的分析、整合的基礎上,依據最新影像分組分塊對前期地類圖斑屬性和實際不相符的部分進行內業勾繪、判別,對影像判別不準確的新增字段注明,便于之后進行外業核查。內業更新過程各組員間進行交叉檢查,對有分歧部分進行充分的溝通交流和探討,確保更新數據的全覆蓋和準確性。
1.地類圖斑的預判翻譯
地類圖斑的預判環節中,根據影像顏色、紋理來確定地類是工作中最繁雜的一環,再加上影像質量不理想,給預判解譯工作增加了難度。
(1)地類圖斑的預判應以行政村為單位,逐片進行處理,避免遺漏。
(2)地類的判定要根據顏色、紋理及合理情況進行勾繪。內業判讀時,應先分析各地類在影像上呈現的普遍情況,如:林地顏色基本呈綠色,有顆粒狀紋理;湖泊、水庫、雙線河等顏色呈湖藍色;城鎮村及工礦用地顏色基本呈白色或亮白色,邊緣輪廓較規則,形狀像很多白色的小長方形組合在一起;部分采礦用地(如采石場)也呈現亮白色,但形狀的邊緣不規則;水田一般分布在河流邊上,顏色呈淡藍色,由于影像質量較差,大部分旱地和水田看不到明顯的田坎紋理,通過參照航片先勾繪,具體情況需外來調查核實。
(3)先勾繪邊界清晰的圖斑,如建設用地、湖泊、水庫等。
(4)對沒有明顯邊界的復雜圖斑,應去實地進行調查并進行地類圖斑的分類處理。
2.檢查并制作外業調查底圖
內業預判解譯完成后,首先作業員應對數據進行自查并修改,如果存在明顯錯判、漏判的現象應做到及時發現及時修改。其次是專職檢查員抽查,如果發現存在明顯錯漏問題,應要求作業員進行整體重新自查修改。以上步驟反復直到檢查合格,便可制作外業調查地圖進行外業實地調查。
(三)外業核查
在完成內業更新環節后,根據標注的地類圖斑分布有的放矢,綜合核查人員、車輛、工期、氣候及地理環境等因素進行外業核查路線規劃,利用平板電腦分組分塊進行疑問圖斑外業實地核查。每組必須不少于3 人(含1名駕駛員),要求每一塊疑問圖斑必須走到看到,實地確認修改地類屬性,經過沿線順帶復核非疑問圖斑,做到寧可多看,不能漏核。
每組每天核查的數據當天晚上進行匯總、分析、總結,及時解決存在的問題與不足,提高工作效率。按時向業主匯報工作進展情況,讓業主第一時間了解實際數據,便于后期工作安排。外業核查工作全面完成后,各小組間進行數據檢查,匯總后由項目及技術負責人員進行總體數據檢查。
(四)數據拓撲處理
對完整的管區數據,采用人工和軟件交互式的方法進行拓撲錯誤的檢查及處理。采取ArcGIS 軟件和人工的交互方式,通過拓撲處理工具處理各要素間、各要素內存在的自相交、相交、自重疊、重疊縫隙等在矢量過程中出現的圖形錯誤問題,重復操作直到系統檢查沒有拓撲錯誤為止。
(五)成果數據庫建設
利用ArcGIS 強大的編輯、空間分析能力、分析統計及轉換等功能,對之前環節生產的數據按要求先進行各項拓撲檢查及修改、屬性項的完整性檢查及完善,之后整理入庫,建成包括影像數據、基礎數據、土地利用地數據、災毀地數據等內容的土地整治規劃數據庫。
在土地整治中,通過對水系、農田、道路、村莊等進行綜合整治,能夠有效改善生態環境和農業發展環境,增加有效耕地面積,促進區域農業發展。在土地整治中,測量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基礎工作,通過土地測量,得到土地資源的形狀、面積等數據,提供土地整治圖件,能夠為土地整治和規劃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因此,對土地整治測量技術進行詳細探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1]張智安,趙燕,顏秉軍,吳萱橋.基于數字攝影測量的城市建筑三維快速建模方法[J].山東國土資源,2017,33(08):75-79.
[2]孜葉爾迭,黃鐵成.數字攝影測量技術在濕地公園道路規劃中的應用研究[J].新疆環境保護,2017,39(02):47-54.
[3]董衛平.基于數字攝影測量技術的三維建模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7(04):18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