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笑梅
中圖分類號:G841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7)02-000-01
摘 要 本文以梅縣城區兩所學校在校學生為研究對象,以梅縣城區中學籃球運動的開展現狀為主線,通過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據統計法在梅縣城區中學籃球場地設施、籃球課內容安排、籃球師資情況調查等現狀進行調查和系統的分析。
關鍵詞 梅縣城區 籃球 中學生 開展現狀
籃球運動已成為當今在世界上普及最廣的體育項目之一。對梅縣城區中學籃球運動的開展情況進行研究能夠評估體育教師的教學效果并且能夠了解中學生的體質狀況,又能夠預示籃球運動在中學的未來的發展狀況,本研究為中學生合理的參與籃球活動提出一些個人的建議和一些措施,對中學生參與籃球運動人數的提高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1]。
一、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以梅縣區高級中學,梅縣區華僑中學在校學生為研究對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通過搜集、鑒別、整理相關學者對中學生籃球課開展現狀研究的文獻,并對文獻進行分析研究,結合梅縣城區中學生籃球運動的開展現狀,科學的認識這一現象。
2.問卷調查法。通過有針對性的提出影響中學生籃球課的相關因素設計問卷調查,隨機在梅縣城區兩所中學中發放200份問卷進行調查,一共收回的問卷190份,有效收回率達到95%。
3.數據統計法。對調查數據和文獻資料進行數據統計和邏輯分析研究。
二、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梅縣城區中學籃球場地設施
體育場地設施是體育運動開展的“生命線”,也是開展體育課的必要條件。通過考察訪問得知,高級中學和華僑中學分別有6塊籃球場,相對而言較少。在籃球個數方面兩所學校分別有80個和98個。在體育設施方面選擇很好的占21.1%,一般的占31.6%,不好的占37.8%,很不好的占9.5%。
(二)梅縣城區中學體育教師的學歷情況
通過實際訪問得知梅縣城區兩所中學共有體育老師160人,專科學歷的教師28人,占14.7%;本科學歷教師為98人,占51.6%;研究生教師為22人,占11.6%。以上說明梅縣城區中學較重視對體育教師的引進,師資力量完全可以支撐籃球運動的開展。
(三)梅縣城區中學生對籃球運動的喜愛程度
此次共選取了男生113人,女生77人進行調查,非常喜歡參加籃球運動的占24.2%,喜歡參加的占了51.6%,其中男生占大部分,這說明籃球運動深受梅縣城區中學生的喜歡;不喜歡參加籃球運動學生占總數的17.4%。認為籃球運動可有可無,這些人占了總數的6.8%。
(四)城區中學生參與籃球運動的時間次數、影響因素和目的分析
1.城區中學生參與籃球運動的時間和次數分析。據調查統計,梅縣城區中學生每周參加籃球運動1-2次的學生占51.6%,3-4次的同學占22.6%,5次以上的同學占16.3%,剩下9.5%的同學從不參加籃球運動,體育教師要重視這個活動群體。梅縣城區中學生每次籃球活動的時間調查顯示:每次45分鐘以內的占到了54.2%,45-90分鐘的占34.7%,90分鐘以上占11.1%。
2.城區中學生參加籃球運動的影響因素。對影響梅縣城區中學生參與籃球運動的因素進行統計,其中場地不足占了42.6%,其次是沒時間占了24.7%,家長不允許占12.1%,其中怕受傷的占了13.2%,而不感興趣的占了7.4%。
3.城區中學生參與籃球運動的目的。籃球運動能夠提高學生的抵抗力,增強體質。參加籃球運動并不是為了提高戰術能力,而是為了緩解學習中的壓力,宣泄自己的情緒以及收獲運動的快樂。利用籃球運動的集體性參與的特點也可以結交到很多朋友。
三、總結與建議
(一)結論
1.在梅縣城區的中學調查中得知,梅縣城區中學生普遍喜愛籃球運動,但是兩所學校籃球場地較少,能夠滿足上課的需求,但是對學生參與課外籃球活動來說就較為缺乏,從而影響了學生課外參與課外籃球運動的積極性。2.在梅縣城區中學的師資力量方面,兩所中學體育教師的學歷總體較好,本科學歷的教師占大多數,但是新教師較多,擁有的教學經驗較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學籃球課的開展。3.梅縣城區中學學生對籃球運動的了解程度總體較好,每周大約有1-2次參與籃球運動,每次參加運動的時間相對集中在45分鐘左右,這是一種良好的表現。4.在城區中學生參與籃球運動的影響因素中,有相當一部分人選擇沒時間,怕受傷,但場地不足占的比例最大。
(二)建議
1.應增強和完善籃球開展場地,器材等必備設施。以完善的籃球設施促進學生自覺主動地參與到這項運動中。2.體育老師應努力提升自身專業素養,學校應當協助籃球教師提高專業知識和技術技能,通過學校選派年輕教師出去學習,觀摩優秀教師的教學過程等方法全面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通過調動教師的主動性來促進學校籃球運動的開展。3.從對籃球運動的了解程度調查可知,梅縣城區中學生對籃球運動的了解總體較好,學校應重視這批人群,多組織比賽,帶動不喜歡籃球運動的學生,從而實現雙贏。4.應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制定統一的籃球教學大綱,應多樣化和合理化。通過學生的學習效果來達到評價教師的教學活動的目的,學校應隨時抽查籃球教學進度,盡可能的減少籃球教學過程的隨意性,避免走過場,加強監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開展多模式、多途徑、多類型的籃球比賽,引導鼓勵同學們自主參與到課外體育活動。
參考文獻:
[1] 王立新.小學生課外籃球活動開展現狀及其影響因素的調查——以北京市昌平區為例[J].少年兒童研究.2010.18: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