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捷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7)02-000-01
摘 要 隨著國家教育改革的持續深化,教育教學更加注重教學中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伴隨著“以學生為中心”推進素質教育,高職體育課分項目制教學逐漸升溫。高職體育課分項目制教學可以使學生在掌握好基本技能的同時又能比較準確熟練的掌握一種體育專項技術,既滿足了部分學生渴望深入學習某項體育的欲望,又充分尊重了學生興趣的多樣化和對體育專項的不同需求,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本文分析了高職體育課分項目制教學實施可行性,為高職體育教學水平的提升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 素質教育 分項目制教學 體育專項
一、高職體育課分項目制教學的可行性分析
盡管高職體育課程的教學手段,教學方法不斷改革和更新,教學模式不斷變化,但不可否認,體育課有其本身的局限性,比如教學模式較為固定,學習內容龐雜,這很難使學生在掌握好基本技能的同時又能比較準確熟練的掌握一種體育專項技術。經調查,95%以上的學生都有自己喜愛的一項或兩項運動。統一內容的教學在時間、空間上存在局限性,不能滿足大部分學生的需求。
(一)高職體育課程分項目制教學符合學生運動生理心理
著眼于運動生理心理而言,人體組織器官有著一定的年齡差異,而興趣會隨著年齡增長而產生變化。高職學生已經度過了個性特別強的階段,隨著他們社會性的不斷加強,如果不開設分項目制教學,他們往往會勉強完成普通體育課的項目,或者是集體參加運動量較小的體育課程。但是高職學生自主能力在加強,如果學校體育課開始分項目制教學,能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對學生掌握專項技能效果顯著,培養了學生終身鍛煉身體的習慣,推動了學校課余體育活動的開展,激發了學生對體育課學習的更大興趣,學生個性傾向得到良好發展。選項教學為學生搭建了發展體育才能的平臺,有利于提高運動技能,形成體育特長,并能體現以興趣為主、因材施教、區別對待的原則,對發展學生興趣愛好、培養特長,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等都起到積極作用。
(二)高職體育課程分項目制教學更能調動教師的積極性
目前,成都市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師大多是體育類院校體育教學訓練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這些體育教師都有1-2個的專項,有些甚至是專業運動員出身,曾經在各類大賽中獲得過較好的名次。在無區別教學內容的體育課教學中,教師的特長被埋沒,積極性和創造性也沒有發揮的空間,間接影響了體育課程的教學質量。
分項目制教學充分考慮了每位體育教師的專項特點,給他們廣闊的空間去設計和思考教學方式,能夠充分發揮他們的長項,甚至結合他們的專業資源去針對性的完成比賽訓練,能夠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
(三)高職體育課程分項目制教學是從實際出發的運動機會
高職體育課程分項目制教學,為學生提供了從實際出發的運動機會,引導學生們自我組織、自我監督、自我理解,不斷加強學生的綜合素質,給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可靠的發展空間。一旦學生們對體育活動有了興趣,則就有鍛煉動力,這對學生未來的健康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分項目制教學在高職體育課的實施
(一)項目的確定
我校擬通過網上選課的方式確定學生比較集中喜歡的項目,前期調查中發現學生比較集中喜歡的項目有籃球、網球、足球、羽毛球、武術、健美操等項目。確定項目后需確定每個項目開設幾個教學班。開設教學班主要考慮了教師的體育專項特點與男生女生的人數比例。根據學生選課人數和場地限制,確定最后成班個數和每班的人數。
(二)人數及課時的確定
確定項目和開班數量后,每個班根據項目的比例在大一班級中投放一定的人數,每班的各項人數基本相等。授課時間可以由教務部統一安排在同一時間,這樣既方便教學管理,也保證同一個班的學生在上課時間上的一致性。
(三)教學內容與校本教材的確定
在確定教學內容時學校負責教學的校領導、分管部門負責人和教學團隊負責人多次研討,體育教師反復討論,確定凡是同課項目的老師共同研究教學進度,細化到每課時的授課內容,比如籃球男、女共兩個班,教授男子班的兩位教師共同研究教學進度,拿出方案。只開設一個教學班的,教學內容與進度由負責的授課教師拿出方案,方案拿出后上交,由分管部門負責人、教學團隊負責人與體育骨干教師共同研究每個項目的教學內容,最終確定每個項目的教學內容與進度。
三、分項目制教學在高職體育課實踐的教學總結
(一)在項目設置上,對學生比較喜歡,至今流行的休閑體育項目,應創造條件,滿足學生的要求。
(二)在學生選課前應對該項目需要考核的內容,標準提供給學生。在學生體育評定中,應該更多的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要注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能力程度,以及體育課后鍛煉習慣的養成。
(三)學校應該提供更多的體育教學課程資料、場地、設施、器材,并盡可能到位,讓學生教師沒有后顧之憂。在新課程下體育課選課的教學,應該從促進學生發展的角度出發,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能力的形成,激發、挖掘每個學生的運動潛能,讓每個學生都在獲得全面發展的基礎上形成愛好和特長項目,提高體育愛好、特長項目的運動水平和增進健康的能力,從而實現個性化學習和發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 李克雷,于學峰.大學體育教學中訓練的重要性分析[J].運動訓練學.2014.4(01).
[2] 趙璽尊.當前高校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今日湖北·下旬刊.2015(06).
[3] 千青海.大學體育教學中的體育精神[J].科學與財富.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