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超
2016年上映的美國影片《狙擊手:幽靈射手》,講述了美國海軍陸戰隊狙擊手布蘭登·貝克特在執行任務過程中與恐怖分子的狙擊手之間對決的故事。與這類電影一樣,本片雖然展現的是來自軍隊的狙擊手與恐怖組織的神秘狙擊手之間進行狙擊戰的主題,但故事內容更為復雜,出現的狙擊武器也非常多樣,在以狙擊手為題材的軍事影視作品中非常有特色——
影片內容概要
影片中的布蘭登·貝克特是一名經驗和技能都非常突出的狙擊手,是美國海軍陸戰隊狙擊手中的佼佼者。因而,布蘭登被選定為執行秘密任務的美軍狙擊小隊的成員。這個由米勒少校指揮的狙擊小隊,由3個狙擊小組組成,其中布蘭登的小組代號“暴龍”,兩名女狙擊手羅杰斯和昂斯特組成的小組代號“獵鷹”,另一個小組代號則是“自殺”。
影片一開始,這支狙擊小隊的任務是監視在敘利亞北部活動的恐怖組織,并伺機營救被綁架的人質。一伙恐怖分子乘坐汽艇與乘車的恐怖分子會合后,準備將扣押的人質斬首。當美軍的無人機發現這伙人時,他們也進入了布蘭登等人的視野。布蘭登等人發現將要被斬首的人質是美國人時,指揮行動的上校即下令開火實施解救行動。但布蘭登發現恐怖分子將刀交給一名10來歲的少年,卻猶豫起來沒有開槍。米勒少校一再下令布蘭登開槍也沒有效果。最后是“自殺”小組開槍,但卻沒有射中目標。恐怖分子在逃竄中將一名人質殺死,隨后在美軍直升機、無人機和狙擊手的夾擊下,全部被殲滅。
因為布蘭登在關鍵時刻沒有按照命令開槍,行動之后受到了米勒少校的訓斥。之后,狙擊小隊被派往格魯吉亞,與當地軍方一起擔負保護天然氣輸送管道的任務。在格魯吉亞負責天然氣管道運營的奧地利能源大亨基利安克魯到基斯納布泵站視察時,狙擊小隊同時也負責保護他的安全。誰知,偽裝嚴密的3個狙擊小組遭到恐怖分子狙擊手的襲擊而傷亡慘重。恐怖分子先是用反坦克步槍將基利安克魯乘坐的汽車擊毀,然后其一名狙擊手突然攻擊布蘭登等人,造成羅杰斯和另一名隊員被擊中身亡。美軍實施反擊,無人機發射的導彈炸死了恐怖分子小組人員,但恐怖分子神秘的狙擊手卻消失得無影無蹤。布蘭登就此懷疑格魯吉亞軍方有人出賣了狙擊小隊的位置信息,從而導致如此慘重的損失,并因此與格魯吉亞軍方負責聯絡事宜的軍官發生沖突。米勒看布蘭登有些情緒失控,就將他派到一個負責天然氣管道安全的保安哨所執行任務。
在哨所里,布蘭登結識了一個受雇于保安公司的前俄軍軍官佐托夫。佐托夫曾經參加過車臣戰爭,并且與布蘭登有過類似的遭遇。在車臣,佐托夫作為一名狙擊手曾發現一個懷中藏著用迫擊炮彈改裝的炸彈的10歲小孩混到士兵們中間。佐托夫心中希望這個小孩是撿到炮彈打算交給士兵,而沒有開槍,但這個小孩卻將炸彈擲在地上爆炸,與士兵們同歸于盡。布蘭登非常理解佐托夫此時的心情。這一地區除了有來自恐怖組織的襲擊外,還有車臣非法武裝的人員活動,共同對天然氣管道實施破壞。兩人與哨所人員一起突襲了一個在雪山上的車臣非法武裝據點,抓獲了一名俘虜。隨后,非法武裝實施報復,攻擊佐托夫所在的哨所,殺死了大多數人。關鍵時刻,布蘭登力挽狂瀾,將非法武裝逐一狙殺,并救下了佐托夫。
通過佐托夫的關系,布蘭登以歸還恐怖分子頭目卡扎科夫被無人機炸死的妹夫遺骸為理由,與卡扎科夫進行了一次接觸。卡扎科夫就是那個像幽靈一樣出現,然后神秘消失的狙擊手。這一過程中,布蘭登發現卡扎科夫身邊有一個隨時操作軍用筆記本電腦的人,并且準確預報了美軍無人機發射導彈的時間。隨后,導彈爆炸。趁導彈爆炸造成的混亂,布蘭登等人逃了回來。他向米勒少校和負責指揮格魯吉亞行動的羅賓斯萊特報告了這一情況,認為恐怖分子很可能侵入了美軍無人機的控制網絡。但羅賓斯萊特經過檢查后,并不相信這一點。
隨后,布蘭登等人再次執行護送基利安克魯的任務。卡扎科夫再次出現,并且依靠情報優勢事先得知了布蘭登等人的位置。他先是打垮了格魯吉亞軍方的巡邏小隊,然后襲擊布蘭登等人,將女狙擊手昂斯特擊傷,并成功將其他狙擊手壓制住。最后,布蘭登等人將裝有GPS的背心脫掉,才擺脫了被動。卡扎科夫見勢不妙,又一次像幽靈一樣消失了。
此后,羅賓斯萊特又得到消息說卡扎科夫要襲擊管道設施。就在米勒少校率隊與格魯吉亞軍方一起前往科布列季的途中,布蘭登感到事情不妙。他認為己方得到的消息很可能是假情報,是恐怖分子的調虎離山之計。米勒少校接受了布蘭登的建議,率隊調頭回防基斯納布泵站。果然如布蘭登所料,卡扎科夫真正的襲擊目標是基斯納布泵站,并且很快就占據了優勢。就在羅賓斯萊特等人陷入危機之時,米勒少校等人從后方向恐怖分子發起攻擊。卡扎科夫也隨即發動反擊,并將布蘭登的觀察員塞萬提斯擊傷。經過一番對抗,布蘭登終于抓住機會將卡扎科夫擊斃,并最終瓦解了恐怖分子的攻勢。
影片中出現的武器裝備
及其細節分析
《狙擊手:幽靈射手》一片中出現的武器裝備種類較為多樣,不僅包括多種狙擊步槍,而且還有很多其他種類的武器裝備。影片中出現了AX338狙擊步槍、斯太爾HS.50狙擊步槍、西格-紹爾SSG08狙擊步槍,布蘭登和美方黑水公司保安人員使用的步槍是“基利波”系列槍械,還有在不少美國影片中都出現過的羅馬尼亞PSL狙擊步槍,加上老面孔——AK47和AKS-74U等等。對于這些武器,大家比較熟悉,本文不再贅述,在此我們把目光放在其他一些武器上。
德國布拉塞爾R93狙擊步槍是在各類影片中非常少見的一種武器,因此有必要加以介紹。這種狙擊步槍是德國布拉塞爾公司研制的R93系列獵槍的戰術型。該系列獵槍是面向民用設計的,是一種相當優秀的非自動獵槍,隨后發展了多種改進型號,R93是其中的一款。作為一種非自動狙擊步槍,R93狙擊步槍最大的特點是其槍機采用不太常見的直拉式設計,這種槍機的優點是比起廣為采用的旋轉后拉式槍機操作速度更快,因而射速更高。旋轉后拉式槍機的拉機柄在操作過程中至少需要轉動60°,而R93的直拉式槍機只需握住拉機柄前后拉動即可完成操作。該槍的另一大特點是采用了套爪閉鎖系統,即槍機前部并不是傳統的帶閉鎖突筍的機頭,而是套爪,套爪外側圓周均勻分布14個突筍,當槍機復進到位時,槍機內部的銷釘迫使套爪張開,其外側的突筍卡入槍管尾部的凹槽,使槍機與槍管閉鎖在一起。正由于這一特點,該槍的閉鎖過程實際上是在槍管中完成的,因此為更換不同口徑的槍管創造了條件。R93狙擊步槍具有很高的射擊精度,使用其原廠特制的比賽等級彈藥時,可以在遠距離達到約0.25MOA的精度。R93狙擊步槍是一款優秀的狙擊步槍,因此被影片中的大反派采用也就不奇怪了。
《狙擊手:幽靈射手》一片中給人印象深刻的還有一種老式武器,這就是被恐怖分子用來當作狙擊步槍的二戰時期的蘇制PTRS-41反坦克步槍。說起反坦克步槍,相信人們腦海里都會浮現出這樣一種印象:碩大的體積、傻大笨粗的外形、早已被時代淘汰的性能指標。沒錯,這些印象并沒有錯誤,但有時看起來很落后的武器一旦出現在適合其使用的環境當中,也有可能發揮出非常巨大的作用。影片中恐怖分子在伏擊能源大亨基利安克魯的車隊時,就是用PTRS-41反坦克步槍一槍即將其乘坐的奔馳車擊毀,并使其翻車。PTRS-41反坦克步槍也稱西蒙諾夫反坦克步槍,由蘇聯著名輕武器設計師西蒙諾夫研制。在二戰爆發之前,蘇軍根據其在西班牙等地的作戰經驗,決定研制新型反坦克步槍,以作為步兵基層單位的反坦克武器使用。當時,蘇軍認為現有的12.7×108mm彈藥穿甲力有限,因此決定研制更大口徑的14.5×114mm彈藥。1938年,西蒙諾夫按照要求設計出一種采用5發彈倉供彈的導氣式半自動步槍。但這種武器因為威力有限,而不受蘇聯軍方的重視,以至于遲遲不能定型。到了1941年6月蘇德戰爭爆發后,由于蘇軍在作戰初期損失慘重,導致嚴重缺乏與德國坦克對抗的武器,這才匆匆將該步槍定型為PTRS-41反坦克步槍。該槍配用的14.5×114mm彈槍口初速為1012m/s,在100m距離上最大穿甲能力為40mm。PTRS-41反坦克步槍最大射程為800m,有效射程只有400m,一旦超出這一射程,穿甲力就會嚴重下降。為了緩和14.5mm彈藥發射時巨大的后坐力,該槍安裝有高效槍口制退器,槍托底板上還裝有橡膠緩沖墊,配有折疊式兩腳架。該槍全長2.1m,僅槍管就長達1.2m,空槍質量也達到20.9kg,可謂體型碩大,不易攜帶,以至于在紅場閱兵時需要兩個人抬著行進。但到了戰爭中后期,由于德國坦克防護力不斷增強,使得穿甲力本來就有限的反坦克槍很快就過了時。作為一種反坦克步槍,PTRS-41的射擊精度并不算高,并且也不加裝狙擊步槍使用的光學瞄準鏡,畢竟是用來打目標巨大的坦克,精度不高并非其主要的缺陷。影片中,恐怖分子狙擊手(此人是卡扎科夫的妹夫)在遠距離上準確擊中了快速行進的奔馳車,說明其射擊技能是非常高的。
本片中與PTRS-41有關的另一個細節,出現在恐怖分子襲擊能源大亨基利安克魯車隊之后。當時,美軍無人機發射的導彈已經將使用PTRS-41反坦克步槍的恐怖分子炸死,米勒少校和羅賓斯萊特等人前去查看現場。米勒少校從地上撿起一個彈殼,羅賓斯萊特立即脫口而出:“14.5mm反坦克彈”。看到這里可能觀眾會認為羅賓斯萊特有很豐富的武器方面的知識,一眼就認出了彈藥類型。其實仔細分析會發現,這一判斷并不嚴謹。PTRS-41反坦克步槍除了可以發射專門研制用于反坦克的鎢芯穿甲彈外,還可以使用同口徑高射機槍的彈藥。蘇制14.5mm雙聯和四聯高射機槍配備的彈藥包括穿甲燃燒彈、穿甲燃燒曳光彈、瞬爆彈、燃燒彈等彈種。這幾種彈藥規格相同,都采用長度為114mm的彈殼。也就是說,PTRS-41反坦克步槍發射高射機槍用彈藥的彈殼,與專用于反坦克的鎢芯穿甲彈的彈殼是相同的。羅賓斯萊特說彈殼來自14.5mm反坦克彈,并不夠準確或者缺乏依據。
影片中恐怖分子使用的武器可謂五花八門,除二戰時期的PTRS-41反坦克步槍、德制R93狙擊步槍外,還有一些其他武器,甚至有自制的武器。恐怖分子在實施調虎離山之計攻擊基斯納布泵站時,其車載武器有兩種值得注意:一種是四聯裝的榴彈發射器,另一種是車載機槍。與一般的榴彈發射器不同,這種自制的四聯裝榴彈發射器發射的同樣是自制的帶尾管(尾管上沒有尾翼,但尾管內裝發射藥包)的榴彈,其四根發射管并聯在一起,然后從身管前端裝填榴彈,估計是在后部安裝有發射機構,利用榴彈尾管內的發射藥包進行發射,以將身管內的榴彈推出。這種武器雖然看起來技術含量有限,但是卻在攻擊基斯納布泵站的過程中發揮了很大作用,將沒有重武器支援的基斯納布泵站守軍壓制得很厲害。
恐怖分子使用的車載機槍有兩種,分別是車載PK通用機槍和車載PKB機槍。對于PK通用機槍大家非常熟悉,可以通過加裝槍架很方便地安裝到皮卡車后面,不再多介紹。車載PKB機槍則是裝備在裝甲輸送車上的車載機槍,但擊發方式為電擊發方式。
再看看美軍方面使用武器的情況。影片中,代號“宙斯”的米勒少校曾經使用過兩款狙擊步槍,分別是斯太爾HS.50大口徑狙擊步槍和一種有著奇怪護手的狙擊步槍。這種配用獨特護手的狙擊步槍,經進一步對比其槍托、槍管、發射機構等部位的特征,判斷其應該是一支經過改裝的M40A3狙擊步槍。此外,米勒少校還用一個體積更大的光學瞄準鏡替換了原來的瞄準鏡,使得全槍的外形與標準的M40A3狙擊步槍差別很大。影片中,米勒少校使用這支狙擊步槍并沒有什么表現,除了被卡扎科夫的精準火力壓制外,就不再出場了。
影片開始,米勒少校在向逃跑的恐怖分子實施火力追擊時,曾經一槍即穿透擊殺2名恐怖分子。米勒少校使用的正是HS.50大口徑狙擊步槍,其發射的12.7mm彈藥穿透力很強,完全有能力做到這一點。后來,在山區哨所作戰中,布蘭登也達到了同樣的射擊效果,將叛變的沙伊和一名車臣非法武裝的火箭筒射手一同擊斃。此時,布蘭登使用的是AX338狙擊步槍,其新型狙擊彈的良好彈道性能同樣保證了很強的穿透力。
影片中,布蘭登曾在不同的地形條件下作戰,如平原地帶、高寒山地和林地等。他在不同的環境條件下,頻繁使用不同的槍袋收納狙擊步槍。如在佐托夫的哨所,布蘭登用的是以白色為基調點綴以不規則深色斑點的槍袋,很好地融入到白雪皚皚的高寒山地環境之中。到了與卡扎科夫接觸時,是在一片低海拔的山間林地之中,布蘭登則使用了以黃褐色為基調的林地迷彩槍袋,最大限度減少了暴露的可能。布蘭登曾經攜帶過長槍管的“基利波”步槍。作為狙擊手,布蘭登隨時都攜帶著裝有狙擊步槍的槍袋,再加上長槍管的步槍,負重有些太大了。實際上,狙擊手一般情況下都是采用手槍作為自衛武器,很少使用長槍。不過,在某些單獨行動的特殊情況下,狙擊手攜帶長槍能夠增強自衛火力,短時間內或在較為固定的陣地上作戰應該也是可行的。


影片中還有這樣一個細節,佐托夫等人在哨所抗擊車臣非法武裝進攻時,總是先把所在房間的門窗玻璃打碎,然后再透過玻璃破洞實施射擊,這是正確的做法。佐托夫回憶其在車臣作戰時,他也是在房間內部占領射擊位置,通過打碎的玻璃窗戶射擊。可見,佐托夫確實在戰場上磨練出非常豐富的實戰經驗。
為了防止狙擊步槍上的光學瞄準鏡反光而被敵方,特別是被敵方狙擊手發現,通常要在光學瞄準鏡和觀察器材上安裝防反光柵格罩或類似的部件。本片中,美軍狙擊小組使用的觀察望遠鏡就安裝了類似的部件。這是一種自制的遮光罩,用膠條固定在物鏡前方,遮光罩中間開了接近物鏡口徑的一個長方形孔洞。這樣一來,既可以起到防止反光的作用,也可以通過孔洞對目標進行觀察。當然,這將會損失一部分觀察視野,但不失為一種解決問題的方式。
另一個細節是觀察員使用的單筒變倍式望遠鏡,其特點是大變倍設計,目鏡在鏡體尾部向上翹起并高出物鏡。事實上,這種望遠鏡適合于民用和打靶時觀靶使用,并不適合狙擊觀察員使用,因其結構限制使得觀察員必須抬高自己的頭部,才能通過物鏡觀察,自身更容易暴露在敵方視野之中。另外,這種望遠鏡并不具備測距功能,不能為狙擊手提供射擊目標的距離。因此,這種望遠鏡一般出現在狙擊手射擊訓練的靶場上,而不是實戰環境中。從這一點上來說,這是本片中的一大瑕疵。
影片中出現了美軍直升機攻擊恐怖分子的鏡頭。這些美軍直升機是海軍陸戰隊使用的AH-1Z型,通過對地掃射造成恐怖分子很大的殺傷。這里需要注意的是,美軍武裝直升機執行對地攻擊任務時,通常使用的武器是機載火箭彈或空地導彈,一般是70mm火箭巢和“地獄火”導彈。而影片中的美軍直升機卻沒有攜帶任何外掛武器,只是使用機頭的機炮進行攻擊,大大減弱了其打擊威力,在現實中是不大可能這樣做,除非是其將外掛武器已經全部投射光了仍在繼續作戰。由于其打擊火力很弱,最后不得不由MQ-1無人機發射“地獄火”導彈才將恐怖分子乘坐逃跑的車輛摧毀。
有關狙擊戰的戰術表現評析
影片中有關狙擊戰的一些戰術層面的細節也有值得注意之處。此類影片中比較常見的缺陷,在本片中也都存在。如片中狙擊手很多時候并不注意自身的隱蔽,有的狙擊手在潛伏時不穿吉利服,占據的射擊位置比較突出暴露等;就連被布蘭登稱為偽裝技能超過任何人的女狙擊手羅杰斯,也沒有穿吉利服。除了此類通病外,下面再探討兩個其他與狙擊戰有關的戰術細節。
恐怖分子的狙擊手卡扎科夫之所以在前幾輪與美軍狙擊手的較量中占有優勢,其具備的戰場態勢感知能力無疑是決定性因素。從影片中的情節來看,卡扎科夫通過兩個途徑獲取了布蘭登等人的具體方位,從而總是能夠先發制人。這兩個途徑分別是侵入美軍的GPS,以及通過侵入美軍無人機控制系統獲取無人機的戰場信息。GPS的基本功能是定位,其并不能提供用戶相互之間的聯系,當然也不可能獨立實現相互之間位置的共享。GPS需要和其他系統關聯之后,才能實現相互之間的位置共享。以美軍為例,與GPS關聯的“藍軍跟蹤系統”就是利用GPS的定位數據才能實現友軍之間的位置共享。美軍目前使用的藍軍跟蹤系統(FBCB2)是美國陸軍的主要指揮系統“陸軍作戰指揮系統”(Army Battle Command System,ABCS)的三大組成部分之一。它是一個數字式的作戰指揮信息系統,能應用于從旅級到士兵/平臺級的所有戰場功能領域,為遂行乘車/下車戰術戰斗、戰斗支援、戰斗勤務支援的指揮官、班組長和士兵,提供綜合的、運動中的、實時和近實時的作戰指揮信息和態勢感知能力。FBCB2有兩種類型,主要區別是向部隊傳播信息的方式:一種是用戰術互聯網的語音電臺(“辛嗄斯”系統)和數字電臺(增強型定位報告系統,EPLRS)傳播信息;另一種是用基于通信衛星的中心輻射式通信網傳播信息,在這種系統中,由GPS收集的位置數據通過衛星發送到美陸軍設在德國的處理中心,經融合處理后再通過衛星把位置數據中繼傳給所有在網上的作戰單元。也就是說,GPS和FBCB2需要相互配合才能完成對己方部隊定位和跟蹤的功能。
影片中恐怖分子侵入美軍信息系統,獲取美軍狙擊手的位置,那就是侵入藍軍跟蹤系統。如果恐怖分子真能做到這一點,即使按照片中的辦法將裝有定位系統的戰術背心脫掉,其大體位置也還是可以顯示在恐怖分子侵入的藍軍跟蹤系統之上(因為人員脫掉戰術背心后,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跑出很遠,更何況是在對方狙擊手的火力威脅之下)。恐怖分子只需要在這一位置周圍仔細搜索,仍然可以比較容易地發現目標。布蘭登等人發現GPS被恐怖分子侵入后,就放棄了這一系統,但布蘭登關于恐怖分子侵入無人機控制系統的忠告沒有引起重視。米勒少校率隊從增援科布列季途中返回基斯納布時,身上并沒有攜帶GPS,因此恐怖分子未能發現他們折了回來。就在恐怖分子企圖再次利用美軍無人機傳送的信息時,美方也察覺到無人機的信息可能泄露了,因此就將戰場上空的無人機全部調走,使得恐怖分子的企圖落空。最終,失去了信息優勢和戰場感知能力優勢的卡扎科夫,再也無法對抗美軍好幾名狙擊手,被布蘭登擊斃在灌木叢里。
在攻防戰術方面,影片中表現比較少,只在山區哨所戰斗和恐怖分子攻擊基斯納布泵站時有所表現。兩次作戰比較起來,恐怖分子攻擊基斯納布泵站的一次表現稍好一些。在這次攻擊過程中,恐怖分子一方面實施調虎離山之計,將格軍守衛基斯納布泵站的力量和米勒小隊騙往科布列季,另一方面在組織攻擊方面也做得較好。恐怖分子乘坐皮卡車進行快速機動,并將其作為主要的火力支援車輛使用,架設PK通用機槍、PKB車載機槍和自制榴彈發射器,成為具有很強機動能力和火力的作戰單元。守衛基斯納布泵站的格軍沒有重武器,美方駐防人員也都是非戰斗部隊,其武器裝備以輕型自動武器為主,這樣一來守軍除了手中的步槍外就沒有其他可以對抗恐怖分子的火力了。恐怖分子依靠榴彈發射器和車載機槍的猛烈火力,逐漸壓制住了守軍的抵抗,其步兵在火力掩護下也逐漸突入泵站內部。此時,若非是米勒小隊沒有上當,返回來從后面發動襲擊的話,泵站落入恐怖分子之手已成定局,不光奧地利能源大亨基利安克魯不保,就連泵站內的美方人員也會全部成為俘虜。
而車臣非法武裝在山區哨所的進攻就差得多了。這些人在攻擊中除了使用RGP-7火箭筒實施少量的火力支援之外,基本上就是靠步兵一窩蜂地沖鋒。本來,非法武裝方面也有狙擊手參戰,卻沒有與攻擊行動協調起來。在步兵還沒有發起攻擊時,狙擊手過早開火將哨樓上的哨兵打死,自己又沒有及時轉移陣地,結果被布蘭登發現而被擊斃。此后,非法武裝的步兵只好頂著對方狙擊步槍的精確火力,以及密集的自動武器火力猛沖,還受到路邊安裝的遙控炸彈的殺傷,遭到嚴重傷亡,僅僅是依靠兵力上的絕對優勢才最后攻入哨所。非法武裝狙擊手如果保存下來,以精確火力支援步兵攻擊,那么就可以發揮更大作用,至少布蘭登和佐托夫不能集中全部精力狙殺其步兵。
此外,非法武裝方面不要說迫擊炮,不知為何連挺擔負火力支援任務的機槍都沒有,也真是有些太“外行”了。失去了火力支援的步兵,遭受這樣慘重傷亡的結局也就注定了。
編輯/鄭雙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