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吉林省通過建立和實施四個“三位一體”的工作機制,有力促進了保護性耕作技術的推廣。截至2016年,全省示范推廣補貼作業面積450萬畝,輻射帶動面積800萬畝,覆蓋全省40多個縣(市、區),取得了顯著成效。
實施合作社示范引領、農機大戶廣泛參與、規?;季值摹叭灰惑w”的示范引領機制。按照作業面積首先向農機合作社傾斜安排、作業任務首先向農機專業大戶傾斜落實、作業面積相對集中連片實施的要求。突出合作社規模經營作用、農機戶助力推進作業和規模經營示范效應,為技術推廣創造條件。
實施政府主導、農民主體、農機合作社和大戶帶動實施的“三位一體”的組織推動機制。政府和農機化部門組織安排布局、合作社示范引領帶動、農機大戶作業推動,通過補貼激發活力,發揮“農民做農民工作”的事半功倍的推進效果。為全省大面積快速推廣、全面鋪開提供了原生動力。
實施了耕作技術模式、培訓骨干力量、強化宣傳引導的“三位一體”的技術保障機制。組織全省承擔任務的合作社、農機作業大戶和基層技術推廣人員,進行集中技術培訓。印制“一冊一圖”萬余份,發放到村,廣泛宣傳保護性耕作與傳統耕作的“四大效益”、“四大區別”、“四項技術”,積極營造發展氛圍。
實施提早安排部署、強化督導檢查、嚴格檢查驗收的“三位一體”的工作推動機制。頭一年秋收前下發第二年實施辦法,為項目早落實創造條件。作業過程中,組織督導檢查組深入項目實施縣,督導檢查、推進工作。檢查驗收期,實施了嚴格的檢查驗收標準,按標準核實補貼作業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