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拉機在長期使用中,常因液壓懸掛系統發生一些故障而無法滿足工作的需要,為了讓拖拉機經常保持正常的工作狀態,我們要學會對拖拉機液壓懸掛系統進行調整,對常見故障進行排除。本文以半分置式液壓懸掛系統液壓的拖拉機為例,比較詳細地介紹了拖拉機液壓懸掛系統的調整和常見故障的排除方法。
一、調整
1.位調節機構的調整
調節順序如下:①將力、位調節手柄扳至提升最高位置,保持固定不動。②在內提升臂的下端與提升器殼體后壁間夾緊一塊厚9~11毫米的墊塊,其目的是保證提升器中一些重要間隙的要求。③在內提升臂下端夾緊墊塊的情況下,裝上兩外提升臂。④用手向上推托外提升臂,使內提升臂下端夾緊墊塊,擰松位調節凸輪緊固螺釘,并轉動位調節凸輪,使分配器主控制閥的端頭突出分配器本體前平面20毫米,為了測量方便,可在閥的左端頭和分配器后面的限位間夾一塊13毫米厚的板即可,然后擰緊螺釘。⑤調整完后取出墊塊和夾板,裝上提升器蓋。
2.力調節機構的調整
(1)力調節杠桿下端與分配器主控制閥端頭間距離的調整。由于力調節機構傳動杠桿的磨損和松動,或其他人為的原因,力調節杠桿下端與分配器主控制閥端頭間的距離可能會減小,當減小到某一值時,在提升農具的瞬間,農具的重量會使調節機構的桿件逆時針方向運動,推至主控制閥右移至中立位置,從而出現不能提升農具的現象,這時應及時調整。調整時,不必調整提升器內部和具體測量距離,只需將外推桿的長度調長。外推桿的長度調整合適的標志是:向上扳力調節手柄時,農具能被提升,向下扳手柄至力調節扇形板說明牌“降”字附近的位置時,農具開始下降。外推桿長度調整合適后,應擰緊鎖定螺母。
(2)力調節傳感器靈敏度的調整。在拖拉機耕作過程中,如果柴油機的負荷和前進速度不均勻,說明耕作力調節傳感器不夠靈敏,需要調節力調節傳感器的靈敏度。調整時,將外推桿的上端與外轉臂的里邊孔相連(出廠時的狀態):下端與傳感彎板的外邊孔相連。外推桿安裝后再調節外推桿的長度。當拖拉機在阻力較大的土地上工作時,如果力調節傳感器還比較靈敏,但最大耕深不能滿足要求,則可降低力調節傳感器的靈敏度,為此需改變外推桿的連接位置,即將外推桿上端與外轉臂上的外孔相連,而下端與傳感彎板上的里孔相連,裝好后再調整外推桿長度。
3.下降速度調節閥的調整
下降速度調節閥的使用是為了保證農具從提升位置下降至工作位置時速度不致過快,以免引起沖擊,損壞農具。將閥桿向外擰則農具下降速度低,反之則加快。將閥桿擰至提升的農具由最高位置降至最低位置的時間為2.5~3.5秒時,就視為調整恰當。
4.分配器安全閥和液壓缸安全閥的調整
分配器安全閥和液壓缸安全閥結構一樣,出廠時均已調整正確,一般不必調整,如果需要調整,必須在試驗臺上進行。分配器安全閥的開啟壓力為14±0.5兆帕。液壓缸安全閥的開啟壓力為15±0.5兆帕,為了便于分辨兩種安全閥,一般在分配器安全閥的閥體上會有“B”字,而在液壓缸安全閥閥體上有“C”字。
二、常見故障的排除
1.農具不能提升
其主要原因是液壓油未進入液壓油缸或油缸內不能產生正常壓力。
(1)油泵吸不上油,系統內沒有油壓,此時油泵溫度迅速升高。如傳動箱內嚴重缺油或用油規格不符,則應按規定加足合格的機油;如吸油濾網被堵塞,則應進行清洗和更換機油;如油路內吸進大量空氣,吸油油管接頭密封損壞,或者油泵自緊油封密封不良,則應更換或修復。
(2)安全閥開啟壓力低或關閉不嚴。如彈簧折斷或彈力不夠,則應更換彈簧。如彈簧變軟,可在尾部加適當的墊片,以增加壓力。如安全閥被臟物墊起,或嚴重磨損,則應予以清洗或更換磨損件。
(3)分配器回油閥與閥座關閉不嚴。如齒輪泵的進油從縫隙中流出回到油池,油壓降低,農具不能升起。此時可拆洗回油閥,檢查閥座的配合情況。
(4)液壓油缸磨損嚴重時,因間隙過大,會造成漏油現象。如油缸內不能達到正常壓力,或活塞在下降位置時卡死在油缸內,液壓油不能推動活塞,農具不能提升,則應檢查后對其進行清洗或研磨。
(5)齒輪泵的磨損,會使泵出的液壓油達不到一定的高壓來提升農具。主要原因是:齒輪輪齒相互磨損,軸套與齒輪兩側相互磨損,軸套孔與齒輪軸磨損,密封圈沖破或硬化變質產生漏油現象,因而不能達到高壓,造成農具不能提升。檢查后更換相應的配件。
(6)主控制閥在農具下降或中立位置時卡死,操縱手柄移向提升位置時,而主控制閥回位彈簧不能把主控制閥推移向將排油道關閉的位置。應更換彈簧。
2.農具不能保持在一定的高度,沉降快
當發動機熄火后,農具便自動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1)機油不符合規定,或者機油溫度過高,內部漏油量增加。應按規定用油,并保持工作溫度在80℃以下。
(2)分配器單向閥漏油,油缸內的高壓油在農具自重作用下,油從單向閥漏向回油道。應更換分配器單向閥。
(3)液壓油缸與活塞磨損過大,或活塞的橡膠密封圈損壞,油從活塞外圈漏向油池,或安全閥處漏油。檢查后更換相應配件。
(4)主控制閥與閥套磨損,高低壓腔形成通路而產生內漏現象,造成農具自動下降。檢查后更換相應配件。
(5)配用懸掛式農具超過規定的重量引起沉降量過大。應使用配套農具。
3.農具不能下降
將操縱手柄扳至下降位置,農具依然停留在原來高度,不能降落。主要是由于高壓油不能從排油道排出,農具始終在升起位置。其主要原因是:
(1)主控制閥在農具升起或中立位置時被卡死,操縱手柄放在下降位置時,調節杠桿不能把主控制閥推向排油位置,農具不能下降。檢查后更換相應配件。
(2)農具在提升中立位置時,活塞在油缸內卡住不能移動,農具始終不能下降。檢查后更換相應配件。
(3)回油閥卡死在關閉位置,高壓油不能流向回油道。檢查后清洗或更換回油閥。
(4)主控制閥中心卸油孔堵塞,使回油閥產生背壓后既不能卸掉也不能開啟,農具不能下降。應清洗卸油孔。
(新疆 古麗娜爾·阿布利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