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嬋娟 王 軍 顏 悅 柴竟鑫 康 婧
遼寧省送變電工程公司
公司養老保險對員工工資的影響
許嬋娟 王 軍 顏 悅 柴竟鑫 康 婧
遼寧省送變電工程公司
當政府希望某三項具備公共性質的服務或者產品能夠在社會范圍內普及的時候,其多數會通過以下兩種方式來完成,第一,政府直接對產品或者服務進行供給,例如公共產品的供給。第二,由政府或者其他社會機構和群體實施強制性的供給,例如,社會養老保險、生育保險和失業保險等不同類型的社會保障制度。以上社會制度的出資機構是員工工作的企業,并不是政府出資的方式,政府投資的形式主要是政府出資,通過資金來保障企業產品的充足能力;政府或者其他社會機構出資的方式主要是在發生問題的時候采取的一種的有效方式,該種渠道的有效性很高。
養老保險;社會意義;特征
我國養老保險制度不斷地進行改革發展,其中主要經歷過三個階段,分別是在改革開放前、1986年養老保險體制的改革時期以及實現個人賬戶與社會統籌賬戶相結合的時期。在改革開放之前,我國養老保險的收取形式是即收即付的形式,當時所收取的養老保險費用全部用于當時的退休干部的養老金,員工的養老金在當時是全部由企業進行繳納的,員工是不需要承擔繳納比例的。
1.1 對于勞動者實發工資產生的影響
如果所繳納的養老保險費用主要是由員工來進行承擔,將會對員工的實發工資產生影響,員工的收入要大大地下降,特別是針對于工資水平較低的員工來說,扣除養保險的費用后,員工實際收入的工資是非常低的,將會影響到員工的經濟收入,進而影響員工的生活水平,不能有效地發揮出養老保險的積極作用。但是與此同時,繳納養老保險也能為員工老年以后的生活提供保障,員工一旦達到退休年齡后,就可以領養養老金來為自己的生活提供收入來源,進而確保自己的晚年生活,打破傳統的“養兒防老”的觀念。
1.2 養老保險基金是促進勞動力再生產的有效保障
養老保險基金在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過程中,對于促進勞動力的形成和實現勞動力群體的正常代際更替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從公共經濟學的角度分析,養老保險具有公共福利的特征,它涉及到國家、企業和個人三個獨立的經濟主體。這三個主體在構建養老保險機制與組建養老保險基金的過程中具有獨立的經濟利益,如果它們之間的利益不能夠得到較好的協調,養老保險基金就不會得到良好穩定的運行,養老保險這項大事就不會得到良好的推行。因此,良好的養老保險基金機制可以使得國家、企業和個人形成較為穩定的預期,這可以形成比較穩定的契約和清晰的產權,消除經濟社會中的不確定性,進而可以使得老年勞動力正常退出勞動領域,從而使得年輕勞動力能夠進入勞動力市場,實現新生勞動力順利就業,進一步實現整個社會勞動力的整合,促使勞動力就業結構科學化和合理化。
1.3 養老保險基金能有效地促進社會的穩定
養老保險基金能為老年人提供有效的基本生活保障,使得老年人能夠做到老有所依,老有所養,進而減少老年人對于年輕人、家人及國家的依賴性,這就給社會和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種保障作用,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越發顯得重要。根據聯合國的指標,我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需要養老的人越來越多,再加上我國人均壽命的日益增加,這就使得我國的養老壓力更為突出。養老保險基金給我國的退休人員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進而減少了對年輕人的壓力,可以讓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這有利于經濟的增長和社會的和諧。
養老保險對于員工工資水平最顯著的影響則是擠出效應,研究人員根據不同地區不同的養老保險的數據計算分析得出養老保險的繳納對于員工的工資存在的擠出效應。所謂的擠出效應是指當員工養老保險繳費比例不斷上升的時候,員工的工資就會相對下降,這就是養老保險對于員工工資的擠出效應。根據相關的數據顯示,每當員工個人繳納的養老保險繳費比例上升百分之一,員工的工資水平則下降百分之零點五,由此可見員工的工資是隨著養老保險繳費比例的上升而隨之下降的。而企業幫助員工繳納養老保險的比例上升百分之一,員工的工資水平也會下降百分之零點三,因此不管是增加員工個人繳納養老保險的繳費比例還是增加企業養老保險的繳費比例,員工的工資水平都會隨之下降。正是由于養老保險對于員工工資的擠出效應,導致部分企業員工是不愿意購買養老保險。按照我國目前百分之二十的養老保險繳費比例來進行計算,企業和員工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分擔情況,當企業幫助員工繳納養老保險費用后,通過相關的比例計算,企業就會降低員工百分之六點八的工資,如果再加上員工個人繳納的百分之四的工資,員工一共承擔了百分之十點八的繳費比例,而企業所承擔的繳費比例則大大地降低。因此,目前我國大部分企業在繳納養老保險負擔上員工與企業所承擔的比例大約是1:3的比例。
養老保險的費用交納增加了企業的勞動力成本,但是根據以上的內容可知,企業會通過減少員工福利或者薪資的方式來減少自身的勞動力成本開銷,除此之外,員工將養老保險的繳納看作是企業為員工發的福利,由此顯著降低了養老保險對企業員工就業的影響。如果員工對于企業繳納的養老保險費用不夠認同的時候,企業會對員工的崗位津貼、薪資水平和獎金獲取量進行調整,因此文章主要研究的問題包含企業減少員工的福利和工作,和企業的勞動成本減少是否存在直接關系,企業勞動力的征集數量是否會因為福利水平和薪資收人的情況影響,分析企業的養老保險支出和員工的數量變動是否存在直接關系,以上都是文章需要探究的問題。
綜上所述,雖說我國養老保險制度在不斷地完善和調整,使之更加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但是在養老保險制度在運行的過程中也存在著許多問題,如上文的對員工工資所造成的擠出效應,因此我國應該加強對養老保險制度的完善,提高養老保險的激勵作用,進而更好地保證我國老年人的生活水平。
[1]馬雙,孟憲芮,甘犁.養老保險企業繳費對員工工資、就業的影響分析[J].經濟學(季刊),2014,03:969-1000.
[2]白重恩,吳斌珍,金燁.中國養老保險繳費對消費和儲蓄的影響[J].中國社會科學.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