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玨
國網湖南省電力公司湘潭供電分公司
在市場環境的干預下,企業對員工綜合素質的考量正在逐漸地加強,對此,加強企業員工培訓,采取有效的管理辦法,進行科學的理論指導,以逐步地提升企業內部員工的綜合素質,為企業尋求長遠地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對于新員工而言,參與企業培訓,可以讓他們更快地熟悉業務,實現從學徒到員工的角色轉換。崗前培訓的內容十分廣泛,包括對企業文化的解讀,工作流程的細致講解、公司制度等,了解這些,可以讓新員工更快地融入到集體環境中,熟悉工作流程,以便更好地完成本職工作[1]。對于老員工,企業培訓可以幫助他們提升業務水平,從而邁向更高的發展平臺。企業培訓教會員工新技能、新知識,使其更快地適應企業發展,實現自我成長和自身價值,在滿足企業員工物質需求的,同時也能使員工獲得精神上的滿足。
現代企業在發展中已經證明了員工素質對企業素質的影響,企業對人才的管理是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對于企業培訓,可以讓新員工更好地融入到企業生產環境當中,提升老員工的職業技能,以實現企業與員工的協同發展[2]。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企業對員工的培訓是一項長遠的投資,企業員工素質得到提升,企業的經營效益也會得到提高,從而使企業獲得長遠的發展。除此之外,企業文化建設是企業管理中的重要部分,通過企業培訓,可以讓員工更好地理解企業文化,使員工與企業之間的心理契合度得到提升,從而增強企業凝聚力
多數電力企業在制定培訓計劃之前,因缺少實際調查,所以,對員工培訓的時間安排還有待商榷。一般根據培訓內容的不同,需要定期安排培訓講座,并且隨著市場形式的多變,需要不斷更新培訓內容,以期能夠使企業順應時代的發展需求。對于培訓時間的安排,可按月、季或年進行,培訓的內容可包括技能訓練、異常事故分析、模擬演練、基礎知識考核等。但從實際情況上看,電力企業一般對員工的技能培訓較為重視,多在事故發生之后強化安全意識,這無疑降低了企業培訓的實效性,對于維護企業的良好運行造成了不良影響。對此,合理、有效地安排培訓內容,確定培訓時間,以提升培訓工作的有效性。
電力企業春秋檢工作是貫徹安全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在規定的時間內集中對規章制度以及安全通報進行學習,從發生的事故中總結經驗,以杜絕類似事件的發生[3]。為了強化安全責任意識,預防季節性事故發生,推進春秋檢工作的有效進行,電力企業要根據現有工作條件制定春秋檢工作制度,以使該項工作能夠有序地進行。一般,春秋檢分三個階段進行,即準備階段、作業階段以及總結階段。每年的3~6月份為春檢階段,9~10月份為秋檢階段,在檢驗階段,動員人員要做好組織分配工作,制定整改策略,提出整改要求,全面開展監督工作。在準備階段,電力各部門要做好組織驗收工作,對于驗收不合格的地方,監督人員要明確責任,限期整改,并做好跟蹤整改工作。驗收合格后,進入作業現場檢驗,作業人員的安全防護措施以及生產環境和設備的安全性將是檢查的重點內容,以確保工作的安全有序進行。對于沒有接受安全培訓的員工以及確保人身安全的設備不予進行作業操作。做好春秋檢工作對于降低安全事故的發生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電力部門要對此予以高度的重視。
電力企業對員工進行的培訓行為屬戰略投資行為,以期企業受益達到最優化。企業的培訓行為得到切實地回報,那么,企業的收益也就會隨之增加,培訓產生了有效的經濟價值。想要達到上述效果,就需要對企業培訓進行有效地管理,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以使培訓行為能夠有據可循。
確定培訓需求是培訓開始之前通過實際調查得出的結論,是實施培新管理的重要環節。在確定培訓需求之后,需要對需求進行分析,主要從三個層面上入手。根據企業設定的全局發展戰略,結合現有資源確定培訓內容,并獲得管理者的支持是從組織層面上對培訓需求進行分析[4]。組織分析需體現出企業的發展規劃、整體目標等。除此之外,還可以從工作層面、人員方面進行分析。工作分析是分析工作本身在企業運行當中所起到的作用,針對各工作的重要程度對相應的人員進行知識、技能等方面的培養,通過崗位說明書以及工作規范來規范員工的工作行為,樹立責任意識,從而更好地完成本職工作。人員分析主要通過了解員工在日常工作中對知識、技能的運用能力,通過對比實際工作與預想工作效率的差異,確定員工的培訓內容。
在明確培訓需求之后,可制定周期性的培訓任務,確定培訓目標,實現戰略管理,以使企業培訓常態化,使員工綜合素質與企業發展相適應[5]。為了提升企業培訓的實效性,培訓規劃需要與企業的發展戰略相吻合,與企業中心工作相契合,結合現有的工作環境,滿足崗位工作需要,為個人提升要求提供廣闊的空間。
制定培訓計劃,關鍵在于實施。為了保證培訓能夠滿足企業與員工的發展需要,培訓實施的各個環節都需要嚴格的把控,以防止培訓目標發生偏離。在實際培訓過程中,培訓需要建立考評制度,注重培訓人員的反應。對于培訓組織的安排,可采取分層管理的原則,以突出培訓的重點和難點內容,為更好地解決現實問題提供理論支持。為了調動起培訓人員的參與熱情,培訓可采取互動教學模式,以營造出良好的教學環境,逐步建立起學習性組織
對于培訓的結果檢測是培訓管理的一個延伸內容。在對培訓效果進行檢測的過程中,要注重對培訓內容的整理和歸納,以便為以后相關培訓提供參考依據。培訓效果評估可以有效地檢測培新人員在培訓過程中所處的狀態,對培訓知識的掌握情況,通過對培訓者在職表現的長時間跟蹤,以了解培訓的實效性,為培訓實行有效的管理創造可能。
為了使企業員工培訓能夠收到預期的效果,以提升員工的綜合素質,企業管理者需要轉變培訓理念,以期使培訓能夠滿足企業發展對人才的需要[6]。企業培訓效果具有緩慢體現 性,所以,對于培訓實效的評價需要設立長期的檢測目標。除具有針對性開展的培訓工作能夠在較短時間內看到培訓效果之外,多數的培訓都需要通過員工的細節變化來捕捉實訓效果。這種軟投資行為對拉近企業與員工間的距離,形成企業凝聚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現行的電力企業培訓多是企業管理層自行設定的培訓計劃,硬性要求員工參與,從實際情況上看,員工對培訓的興趣并不高。對此,電力企業應該積極地借鑒好的經驗,創新培訓形式,以提升培訓的實效性。在制定培訓計劃之前,先了解員工的培訓訴求,通過實地考察后制定的培訓內容更能引起員工的興趣,同時,制定培訓考核機制,將培訓與員工職業技能比拼聯系到一起,建立獎勵機制,以調動起員工參與培訓的熱情,真正地促使員工的技能得到提升。
一般,企業對員工進行培訓,主要有兩個目的:①提升員工的綜合素質,為企業發展提供源動力;②提升員工對企業文化、企業制度的認知程度,促使其更愿意接受企業管理,以增強企業凝聚力。要想實現這兩個主要目標,需要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很難在短時間內收到理想的考核結果,因此,部分企業對員工考核放之任之,趨于形式化。對此,創新培訓考核管理方式,采取短期考核與長期考核相結合的辦法,以使培訓考核工作落到實處。企業培訓管理部門要建立長效的培訓管理機制,建立培訓考核檔案,并定期審查,以使培訓考核發揮實效價值。
電力企業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就需要提升自身的競爭優勢,而企業間的競爭歸咎起來就是人才的競爭,其競爭的核心力量由企業員工的綜合素質決定。對此,企業進行員工培訓就顯得十分重要了。電力企業開展的員工培訓,為了適應企業改革以及發展需要,需要挖掘新的培訓思路,創新培訓方法和內容,以提升企業員工的綜合素質,以促使企業穩定、健康地發展。
[1]王飛.淺論加強煤礦企業員工培訓管理[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4(06)
[2]戈莉.探究油田企業員工培訓的新模式[J].人力資源管理.2013(06)
[3]李國臣.淺析當前電力企業員工培訓的現狀及對策[J].科技與企業.2013(19)
[4]周纓.電力企業員工培訓需求探析[J].科技與企業.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