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宇博
吉林省地方海事局
上世紀五十年代以來,世界船舶的自動化水平越來越高,共經歷了以下5個階段:單系統自動化,一般船舶自動化,船舶控制無人化,超自動化船舶和未來型船舶。就我國來說,對于現代化船舶正處于消化吸收階段,船舶自動化相關問題比較多。但其中最大的問題是船舶船員安全管理的問題。研究的側重點是集中于船舶設備本身以及由船舶設備組成的裝置和系統的研究。
為了保證乘坐人員的人身安全,施工單位不得租用證件不齊的船舶作交通船使用,駕駛員必須有合格證書,交通船上必須配備足夠的救生設備,如救生圈、救生衣、滅火器、通訊對講機等,交通船的駕駛員必須對各類風雨氣候等做充分了解,并在船上公示交通船的乘坐規定,嚴禁超載。
為了有效防止船舶擱淺現象的發生,施工單位船舶負責人必須對施工的水域情況作細致勘察,并根據施工現場情況對每艘船舶航行的路線作認真監測,對每艘船舶在施工中的載重作準確計算,從原則上避免因航道太淺、貨船載重造成船舶擱淺。施工船舶的擱淺不但會對船體的結構造成重大傷害,還會影響施工工期,帶來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因此,每艘船舶的駕駛員必須充分掌握航道情況,必要時要求挖泥船定期對航道進行維護,確保施工船舶不發生擱淺現象。
船舶碰撞主要指船舶之間的相互碰撞或船舶碰撞碼頭、碰撞水上已建好的構筑物,如鋼平臺、承臺等。因此要求船舶必須持有相應的合格證書,船員的數量要符合安全配員要求。為了防止船員違章操作,船長要定期對駕駛員進行避碰知識的安全培訓,施工單位的船舶主管也必須定期召開船員安全教育和統一知會的溝通信號,如各船舶在移船或航行前通過鳴笛、電話、對講機等方式通知另一艘船,任何時間的船舶作業或航行都必須是經過船舶主管的統一調度,從而提高駕駛人員的安全意識及執行規則的自覺性,避免船舶之間的相互碰撞;對于碼頭及水上已施工好的構筑物,施工單位必須按海事局的規定在施工區域規定的范圍內安裝施工浮標警示燈,并在碼頭或水上構筑物安裝夜間警示燈,避免施工船舶碰撞碼頭或構筑物。
船舶起火是船舶事故中最為常見的,引起船舶火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經過對船舶火災事故的統計分析,起火的主要原因有亂丟煙頭,對廚房爐灶、電氣裝置、電熱設備等使用不當,未按操作規程進行電(氣)焊、切割等作業,電纜和電氣設備短路、過載或故障、破布、棉紗頭引起自燃,裝卸易燃液體、氣體滲漏遇到火花或熱源等。為了避免船舶火災,施工單位對船員要加強消防法規的宣傳工作,加強消防知識和消防法規的學習,提高消防安全意識,嚴格執行船舶消防安全制度,加大消防檢查監督力度,配置足夠的消防設施,并定期組織船員進行上崗培訓和考核,定期組織船員進行消防應急演練,一旦發生火情,各船員要按消防部署中所確定的職責迅速奔赴自己的崗位,在滅火時要聽從指揮人員的指揮,保持沉著、冷靜,尋找火源,判斷火災種類,確定正確有效的滅火方法和措施撲滅火災,最大限度地保證人員和財產安全。
人是船舶設備的管理者和使用者,在船舶船員安全管理中,可以將人、船舶設備和使用環境看成一個系統,從系統學的角度來提高船舶設備的可靠性。具體來說,應該從提高船舶管理人員的業務能力和思想教育水平兩方面入手,提高船舶管理人員的整體素質,特別是他們的質量意識、環保意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管理能力。而在這些培訓中結合人因工程理論和船員心理學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國際安全管理規則”中率先提出了人的因素在船舶安全管理的作用。該規則的制訂旨在提供船舶安全管理、安全營運的國際標準,要求各國政府采取必要措施保證船長、輪機長正當履行其安全責任,要求有適當的管理組織以滿足船土高標準安全的需要。該規則強調高級船員的承諾是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礎,各級人員的責任心、能力、態度和主觀能動性將決定安全的最終結果。船舶安全管理的重點,由傳統的側重于對船舶設備的管理轉向為對設備、船員和公司人員的雙重管理。特別是通過船公司加強對人為因素的控制,建立了系統化的國際安全保障機制。這也是現代船舶安全管理的重要組成。
人因工程理論的重點就是關注人的因素,很顯然船員的心理狀態是影響船舶安全營運的非常重要的因素。所以船員心理學在船舶管理中的應用也是人因工程論的又一分支。人的心理狀態是客觀存在的且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一種心理活動。
船員的心理素質,主要是研究在航行的特殊情況下,船員的心理狀態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又有什么心理素質標準對船員的心理進行評定。船員的一般心理問題,主要是研究在航行條件下船員會有哪些帶有普遍意義的心理問題,同時探討如何提高和改善船員心理裕度和心理適應能力。
船舶安全事故給人們帶來了經濟和人身安全上巨大的危害。船員是船舶的操縱者和管理者,要確保船舶安全,防止和減少水上安全事故的發生,關鍵還是靠一線的船員,而船員的心理素質又涉及多方面的因素。探討船員的心理因素對航運安全的影響,提高船員的心理健康水平就顯得尤為迫切,這不僅僅是航運業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更是我國從海運大國邁向海運強國的需要。
[1]吳恒.現代輪機技術管理.大連:大連海事大學出版社,2008
[2]詹玉龍.輪機長業務.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3]詹玉龍.輪機實務與安全.上海海事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