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結欣
華南理工大學
隨著“雙創”的深入發展,我國創業投資活動空前活躍,除了越來越多創投機構成立,政府、上市公司、銀行、保險等主體也紛紛入局,參與這場市場盛宴。一方面,創業投資市場的蓬勃發展有利于撬動更多的社會資源助力企業創新發展,激活社會創新活力,促進經濟轉型;另一方面,我國創業投資在極速發展的過程中存在競爭過度的現象,帶來社會問題的隱憂:創投市場驟然涌入大量的參與者,創業企業融資熱情高漲,虛假數據和天價估值層出不窮,滋生估值泡沫;同時,投資者快速決定的要求提高,在同樣信息不對稱程度的情況下,投資者看一家案例的時間將沒有那么充足,投資者更可能投入更多精力在選擇源源不斷的項目而不是項目的投后增值管理上。這兩者帶來的企業估值偏高、投后管理關注減少等問題,對于創業企業的真正發展沒有益處,也需要得到市場參與者的重視。競爭是行業發展必不可少的過程,但是創業投資存在其自身的獨特性,本文提出解決上述問題,創業投資參與者要從傳統的你死我活的競爭關系中擺脫出來,建立協同創新的網絡關系,探討創業投資的協同創新路徑。
創業投資想要健康發展,在競爭以外更需要合作,這是由行業的特性決定的。
投資者是否投資一個項目取決于自身對該項目信息的獲取、甄別、判斷能力,而與其他創業投資者、行業專家等交流信息能增加其判斷的準確性,更能做出正確選擇。創投與企業、上市公司、政府、投行等金融機構相互分享信息,能有助于其了解該候選企業的團隊情況、技術前景、相關政策、企業的信用情況等,緩解信息不對稱所帶來的道德風險問題,做出正確的投資決策。
相比于其他融資方式,創業投資能為企業帶來其所需的投后服務。包括公司內部的:人力資源管理(招聘管理層和關鍵人員、確立人事制度)、委任(解決負責問題、列席董事會)、戰略發展設計、指導(參謀、提供非正式信息)、咨詢(行業、市場、技術、競爭信息收集)、運營(經營計劃、風險管理、監控公司績效、決策機制、信息收集機制、提高管理和財務競爭力、提高專業化);以及公司外部的:認證功能、外延功能(幫助獲取外部融資、介紹潛在的供應商和顧客、更易建立行業聯系等專業人脈關系、打開國外新市場)等。可見,創投提供的服務不是僅靠自身,而是通過杠桿傳遞作用,將與各資源方的信息整合傳遞到企業身上創造價值。
我國快速發展的經濟市場環境存在很強的不確定性,商業世界瞬息萬變,創業投資隨著企業創新成功獲得高收益的同時,也面臨著巨大風險,這些風險源自市場環境、企業經營的不確定性。同時,面對不確定性,投資者和企業都存在盲目追風的弊端,創投參與者具有明顯的羊群行為,在市場繁榮階段,投資者嚴重的投資模仿行為導致市場高漲;在市場衰退階段,則導致市場大幅下挫,加速了泡沫的破裂進程。
可見,單方面的競爭與創業投資的發展相悖,創業投資參與者需要轉變觀念,不僅要合作,還需要廣泛的、共信的、一致的合作,建立協同關系網絡。
創業投資的參與者包括創業投資機構、創業企業、政府、大公司、金融機構、孵化器、大學、科研機構、中介機構、以及其他相關主體,在創業投資的整個價值鏈條中起著不同的作用。他們之間的協同創新網絡,是以助推符合社會經濟發展潮流的創業企業發展為共同目標,以創業投資機構為資源傳導核心,以信息流或資源流為聯結,協同其他創新主體,基于互惠互利、長期穩定的協作關系,對創業企業進行投資和服務,實現資源優化配置,最終幫助創業企業成長并實現各方協同效應的開放性網絡。
協同創新網絡,為政府、創投、企業、大公司等提供了資源交流的環境和平臺,是基于自組織的協同有序,各種正式和非正式的交流途徑使得人力資源、物力資源和信息資源以及科技成果資源能夠有效地在各網絡節點之間傳遞,通過交互式學習產生的創業企業價值增值。資源共享機制、溝通信任機制的建立進一步推進協同創新網絡的高效運作,消除或降低在非協同狀態下出現的一系列負面效果,減少或避免內耗和重復行動,充分利用資源。
協同創新網絡梳理創投中各利益主體的目標,將之凝聚在共同為了通過創業企業發展促進區域創新的統一目標之下。各主體在參與創投時會有自身的戰略目標規劃,創投機構為了退出獲利,商業銀行有在投資業務和貸款業務之間尋求互補性利益需求,大公司在創業企業中找尋創新因子,補充自身創新動力,政府發展創投是為了經濟轉型。本質上各方的利益并不矛盾,創業企業的健康發展,是各方的利益都能得以實現的源泉,因此各方在共同目標的驅動下,積極為企業發展提供價值創造,打通內部資源傳導通道,推進價值創新鏈形成,形成協同創新的生態平衡機制。
創投協同創新網絡中各主體行動遵循公平互惠的利益分配機制,在雙向或多向的信息交流過程中,任何一方都不是單純的接受而是進行物質或信息的交換和互惠,即在雙方互動中分享利益,而不是把自己的利益單方面建立在其他主體的單純付出的基礎上。只有公平互惠的分配制度,調動各方積極參與價值創造的積極性,在互動過程中,實現各自資源的統籌規劃,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和使用效益。
總之,在新形勢下,創業投資行業也需要從粗放向集約式發展,從盲目競爭向協同網絡轉變,充分發揮協同創新網絡的聚合效應、共擔效應和反饋效應,從而使創業投資在我國創新經濟發展中更好地發揮其“引擎”和“杠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