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我國人口結構若干問題探析

2017-03-10 11:05:12劉慶寶
理論建設 2017年4期
關鍵詞:結構

劉慶寶

(中共安徽省委黨校管理學教研部,安徽 合肥 230022)

我國人口結構若干問題探析

劉慶寶

(中共安徽省委黨校管理學教研部,安徽 合肥 230022)

我國人口再生產的急劇轉型潛伏著人口結構的種種風險,一個以人口結構變化帶來的人口學意義上的風險社會正在形成。基于人口結構的年齡和性別自然屬性,分別從人口老齡化、少子化和性別失衡等方面對我國人口結構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進行了分析,并提出相關優化對策。

人口結構 老齡化 少子化 性別失衡 對策

一、人口結構概述

馬克思主義人口理論告訴我們,社會生產有兩種,即物質資料的生產和人類自身的生產。兩種生產的對立統一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前提。兩種生產相互聯系、相互滲透、相互制約,因此,必須相互適應。馬克思主義兩種生產理論是我國控制人口增長、實行計劃生育的理論基礎,即在生產資料公有制的社會主義國家,人口要有計劃地發展,并應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相協調。在長期人口控制輿論導向下,人們對于人口的數量往往非常敏感。尤其在社會資源分配短缺時,人口數量問題就會顯得十分突出。而對人口結構對于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人們往往關注較少,因此對于人口結構的重要性也往往認識不足。2006年世界著名人口學家邦加茨(John Bongaarts)在北京演講,就有人提問,人口數量和人口結構哪個更重要?他答道:人口結構。當時他的回答很簡短,大家也是不甚了了。但是,隨著近年來中國人口形勢的變化及相關問題的出現,人們越來越感到其深刻含意。

何謂人口結構?人口結構,又稱人口構成,是指將人口按照一定的標準劃分而得到的一種結果,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一定時點人口總體內部各種不同質的規定性的數量比例關系。構成這些標準的因素主要包括性別、年齡、民族、宗教、教育水平、行業職業、婚姻狀態等等。性別和年齡都是人的自然標志,是由人的生理過程所決定的。性別、年齡結構是人口最基本的特征,它直接影響出生和死亡的發生率,也會對婚姻、遷移、職業結構以及實際上所有其他的人口特征產生影響。任何時期人口的性別、年齡結構都是過去生育、死亡和遷移變動的結果;反過來,又因為出生、死亡和遷移在不同年齡和性別人口發生頻率不同,而影響目前的出生率、死亡率、遷移率和人口增長率。同時,人口的性別和年齡結構有許多重要的含義,既可以界定社會再生產潛力的限度,也是國家人力資源供應的基本人口決定因素,影響著學校入學、經濟活動以及家庭形成、社會就業、福利保障等事件的發生率以及各種必需商品和服務的需求。所以,人口年齡結構數據以及性別分類,奠定了多種人口分析的基礎。因此,人口年齡和性別結構是一個國家或地區人口變動與發展的前提和基礎,也是人口結構研究的主要內容。對一個國家或地區來說,如果這個基礎不牢就會地動山搖。

二、我國人口結構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國自20世紀70年代末大力推行計劃生育政策以來,生育率持續下降,到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步入低生育國家的行列,短短的20年時間人口再生產基本上完成了由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長率類型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類型的轉變。我國人口再生產的急劇轉型也帶來了人口結構的種種風險和挑戰。當下,一個以人口結構變化帶來的人口學意義上的風險社會正在我國悄然形成。

(一)老齡化加劇。所謂人口老齡化,是指總人口中因年輕人口數量減少、年長人口數量增加而導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應增長的態勢。按照國際慣例,其衡量標準是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10%,或者65歲以上老年人口達到人口總數的7%,即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進入了人口老齡化。相關統計資料表明,我國是2000年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當時人均GDP約1000美元,而發達國家是平均5000美元至10000美元入老齡化階段。截至2015年末,中國大陸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達2.2億,占總人口的16.1%〔1〕,這個規模與現在歐洲的英德法三大國人口總量相當。當前我國老年人口比重已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從人口老齡化的發展進程來看,人口中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從12%增為24%所需的時間:最早出現老齡化的法國經歷了140年(1872年—2012年);迄今為止老齡化速度最快的日本經歷了25年(1977年—2002年);而中國將只需要20年(2009年—2029年)。據聯合國有關組織預測,2050年我國人口中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將會上升到36.5%,屆時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數量將增至4.9億,其中65歲以上人口數量將達到3.488億,大致相當于屆時日本、埃及、德國和澳大利亞的預測人口總和。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我國人口老齡化可謂基礎弱、來勢猛、數量大。

為什么我們現在有點“談老色變”?一是人口老齡化嚴重影響到勞動力的供給。自2011年我國首次出現勞動力人數下降,即凸顯劉易斯拐點。預計未來20~30年,我國勞動力隊伍的變化將會呈現為年輕勞動力減少到勞動力年齡結構老化再到勞動力整體數量萎縮三部曲。年齡結構老化和數量萎縮的雙重困境,是我國未來勞動力發展的必然階段。這種人口紅利衰減必然會導致我國經濟步入新常態,由高速增長轉入中高速增長。二是人口老齡化增大經濟社會運行成本。世界相關組織研究表明,贍養一位老人與撫養一名兒童的平均費用之比在2:1-3:1之間;老年人的人均醫療費用支出是在職人員的3-5倍。我國統計資料也顯示,退休人員的醫療費用支出是在職人員的4倍左右,即占參保人員的25%的現行退休人員,其整個醫療費用支出達到了總量的65%。從2015年11月初中央公布的“十三五”規劃建議到2015年12月原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在《求是》雜志上的文章觀點都明確表示,當時的政府正在研究制定職工醫保退休人員繳費政策。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其爭議的激烈程度足以說明問題的嚴重性。盡管后來“退休人員繳納醫保”淡出十三五規劃綱要,但這個問題的現實性仍在考驗當下中國政府的執政能力,因為預計到2020年我國老年人口醫療費用占GDP的比重將達到3.06%,2030年將上升至8%-9%。這對一個發展中國家而言必將是一個沉重的負擔。三是家庭養老功能逐漸弱化。目前我國基本實行的是“9073”養老模式:90%的老人通過家庭養老,7%的老人通過社區照顧實現養老,3%的老人入住養老機構實行集中養老。然而,由于當前中國家庭趨于核心化和小型化,家庭規模平均只有3.1人,老年家庭空巢率正在急速上升,傳統的居家養老正面臨著嚴峻挑戰。目前,雖然全國各類養老機構達4萬多家,但真正具備醫療服務能力并能夠做到醫養結合只有20%多一點。另外,伴隨老齡化而來的是失能、半失能老人數量的增加。2016年10月,全國老齡辦、民政部、財政部發布的《第四次中國城鄉老齡人生活狀況抽樣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失能和部分失能的老人已達4063萬,占比18.3%。一些失能老人因子女在外地工作,常年不在身邊,養老問題成為長期困擾他們的“難言之痛”。同時,老年群體在日常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心理支持、康復護理、緊急救助、臨終關懷等方面需求也日益增長,這就進一步加劇了養老問題的緊迫性、嚴峻性和復雜性。

(二)少子化嚴重。在人口老齡化加劇的同時,我國還面臨著嚴重的少子化問題。少子化一詞源自于日語,是指生育率下降,造成幼年人口逐漸減少的現象。

根據人口統計學標準,少子化程度是根據0~14歲人口占總人口比例來劃分的。按照國際上通用的衡量標準,少兒人口占比達20%~23%為正常水平,18%~20%為少子化,15%~18%為嚴重少子化,15%以下為超少子化。自2000年開始我國少兒人口占比呈逐年下降趨勢,已由2000年的22.9%降至2015年的16.5%〔2〕,遠遠低于27%的世界平均水平。嚴重少子化的最大的負面影響是危及國家人口安全。馬克思提出的兩個著名命題:“人口壓迫生產力”和“生產力壓迫人口”是我國堅持人口均衡發展的指導思想。持續的少子化,致使我國每年凈增人口數的減少,在中國人口總量已經超過13億的情況下,這自然是一件好事。過多的人口已經嚴重壓迫生產力的發展,人口放慢增長步伐正是我國計劃生育多年實踐努力追求的結果。現在的問題是,如果我們將眼光放長遠一點,從更長一個時段看待人口增長,例如50年、100年以后,持續的少子化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將是十分明顯的。而考察人口變動,又必須要有長遠的眼光,因為人口變動帶來的影響,有可能涉及一代人、幾代人甚至十幾代人,并對整個國家的經濟政治國防等諸多方面帶來深遠的影響〔3〕。

如果生育率持續走低,少子化程度繼續加重,在理論上將導致一個國家人口種群的消亡。如果中國始終保持2000年婦女總和生育率(TFR)1.46,到2300年人口將只剩下7500萬;如果總和生育率維持在超低水平1.30,到2300年人口則只剩下2800萬〔4〕。實際上,2000年的五普數據顯示TFR只有1.22,2010年六普時TFR進一步下降到1.18,近年數據基本上在1.3以下,像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則更低,一般都不到1,屬于極度危險的超低生育率。生育率內在規律告訴我們,哪怕是微小的人口負增長,只要維持時間足夠長,都是一個人口種群或一個國家的災難。這也告訴我們,人口變量是慢變量,人口問題也是極具戰略性的大問題,不能糾纏于當下,而是需要目光放遠、統籌考量。

導致我國嚴重少子化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原因:一是我國處于生育旺盛期育齡女性數量在不斷減少。2011年我國育齡女性數量達到峰值后就開始逐年減少,例如2015年15歲—49歲育齡女性數量就比2014年減少約500萬人,其中20歲—29歲生育旺盛期育齡女性數量減少約150萬人〔5〕。根據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推算,從2015至2025年這10年間,我國生育旺盛期育齡女性數量將從8388萬降至4741萬,下降的速度十分驚人。二是整個社會生育率持續走低。中國生育率持續走低,其主要原因是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經濟社會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人們的生育觀念發生了很大轉變。首先是低生育水平的宏觀環境逐步成熟。隨著工業化的深度發展,生活水平和衛生條件的不斷改善,嬰兒死亡率逐步下降。2014年中國嬰兒死亡率下降到8.9‰,位居發展中國家前列,均提前實現了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因此人們更加注重優生優育,實現了從生育數量向生育質量的轉變。城鎮化的加速發展,也改變了中國百姓的傳統生活方式,人們更加注重自我價值的實現,弱化了傳統生育觀念,干擾了25~35歲最佳的生育時間,客觀上降低了人口出生數量。其次是低生育水平的微觀機制逐步形成。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發和經濟社會發展,中國百姓的生育的成本—效益發生深刻變化。家庭生育行為是經濟理性行為,以追求效用最大化為基本原則。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養育孩子的貨幣成本不斷增長。中國社科院的一項研究成果表明,中國父母把孩子帶大到16歲的撫養總成本平均已達25萬元,平均每年的花費就是1.6萬。尤其是中國的一線城市,孩子的養育成本遠比想象的要高得多。同時,隨著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和就業水平的上升,養育孩子的時間成本也大幅升高;此外,隨著社會轉型和教育期望上升,父母擔憂子女成長、成才的心理成本也與日俱增。而在社會福利制度日益完善的時代,父母對子女的經濟效益的期望在不斷降低,更多聚焦于精神效益,在生育子女數量方面表現為由“多”和“少”轉變為“有”和“無”。少生優生已成為現在育齡人群的普遍意識。過去,我們總是認為生育意愿和生育行為是趨同的,但研究表明,高生育率的傳統社會,生育行為大于生育意愿:一是避孕失敗導致非意愿生育。聯合國人口基金會通過計算得出,在世界上最貧困的國家,有3.5億女性并不想要自己的最后一個孩子,只是因為沒有避孕措施而不得已為之。如果這些女性能夠如愿避孕,將對全球人口增長趨勢產生巨大的影響。二是高嬰兒死亡導致替換生育。三是性別偏好——生男驅動。而在低生育率的現代社會,首先是生育意愿大于生育行為:想生、愿生,但由于種種原因而沒有生。其次是上學和工作導致晚婚晚育。第三是生理效應(工作壓力、環境污染)導致不孕上升。目前中國有超過4000萬人被診斷為不孕不育,占育齡人口的12.5%〔6〕。第四是其它人生目標如保持身材苗條、追求生活品質等導致生育成為次要,已經在很多國家如泰國、新加坡等得到證明。

事實上,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育齡女性的意愿生育水平(理想子女數)在不斷走低,現在平均在1.6~1.8之間。受生育條件的限制,實際生育水平更低于意愿生育水平,而且在代際人口之間不斷走低,80后比70后低,90后比80后低,00后比90后低。實際上,現在的80后、90后人口中已經形成了新的生育文化,即選擇性獨生的低生育文化甚至不生育的丁克文化。2010年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表明,北京市育齡男女中約有10%選擇不要孩子。廣州、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丁克家庭多達60萬。生育率持續走低,不單單是中國和發達國家的現象,現已成為一種普遍趨勢。從全球來看,雖然人口數量仍在增長,但已有跡象表明生育率呈下降態勢。世界人口增長率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一直在不斷放緩,聯合國人口司總結的世界生育規律顯示,1970年至1975年間,每名女性的平均生育數量為4.7人,但到了2005至2010年間,這一數字已降到了2.6。

(三)性別結構失衡。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5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男性比女性多3366萬人,出生人口性別比為 113.51〔7〕。一般來說,造成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性別比失衡有兩大主要原因:移民和出生性別比失衡。由于移民比例很小,中國人口性別比失衡的根本原因是出生性別比失衡。出生人口性別比,又叫嬰兒性別比。自然情況下,每出生100個女孩,相應出生103到107個男孩。由于男孩的死亡率高于女孩,步入婚育年齡,男女數量趨于均等。因此,聯合國設定的正常值為103—107。自1982年第三次全國人口普查發現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以來,我國已經歷了30多年的出生人口性別比持續偏高過程,2008年一度達到最高值120.56〔8〕,成為當時世界上出生性別結構失衡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出生人口性別比長期偏高引發的社會問題已由隱性走向顯性,最直接的影響是婚姻擠壓現象凸顯。根據國家統計局人口統計資料推算,我國30歲以下男性比女性多出2000多萬。近10年內,平均每年新進入結婚年齡的男性比女性約多100萬人。漸次進入婚育期的80后、90后青年,正遭遇日益嚴峻的婚姻擠壓挑戰〔9〕。相關專家學者根據幾次全國人口普查等數據,推算出這30年間,出生的男性為2.9億,女性為2.54億,男性比女性多出大約3600 萬。換言之,當下中國有 3000 多萬剩男〔10〕。性別選擇是生育當事人對后代性別選擇的一種自主自決的行為,這種行為既受個人生育意向的影響,又受社會因素的影響;既是一種受“看不見的手”調節的自然生殖行為,又是一種受人為因素調控的行為。人類在生育性別選擇上從別無選擇到技術上選擇自由,這是人類生育技術發展的重大進步,是人類對自身認識的重大進步。從倫理學角度來說,生育性別選擇技術的應用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如果對人們的生育性別選擇采取放任主義的態度,那必然會對人口性別結構帶來嚴重威脅,從而導致嚴重的社會后果。我國出生性別比持續偏高不能單單用 “重男輕女”的傳統思想來解釋,與我們的制度設計、技術運用管理、理念轉變以及生育政策完善都密切相關。只有在具備男孩偏好、日常管理存在漏洞、實現偏好的技術手段與人們樂意采用技術手段實現其性別偏好四者時,出生人口性別比才會出現失調。

三、優化我國人口結構的思考與建議

由結構性失衡導致的一系列人口問題,還需要用結構性的思維和辦法來解決。

(一)改變傳統思維定式。過去,我們都一直認為計劃生育是“人越少越好”;“少生就是一切”;將計劃生育政策簡單地等同于獨生子女政策;將人口發展戰略簡單地等同于人口數量控制,忽略人口結構的變化;過多地關注少生,忽略了很多人文關懷和人性關懷。比如,在對人口老齡化的關注中,往往把人口老齡化僅歸結為老年人增多的問題,又歸結為老年撫養問題,又歸結為老年救助問題,結果把老齡化問題越來越縮小,變成了民政工作的一部分了。事實上,人口老齡化問題遠遠不僅是老年人增多而產生的老年人的照料撫養的問題,而是整個社會變老的問題,對經濟社會的影響將必然是全方位的。再如,在對待“3000萬剩男”的問題上,它絕非一個簡單的“光棍危機”與婚戀問題,相反,它與固化認知、社會保障乃至國家的激勵方式,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唯有看到這一點,男女性別比失衡問題才能被完整地看到,才能被務實地解決。也就是說,性別失衡正在成為一個對公共管理智慧的考驗。被擠壓出的,還有更多。此外,還有我們對人口與資源環境關系的再認識問題沒有真正厘清。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過去我們偏重于環境資源的承載力擔憂,而沒有對人口本身的系統性和內部規律建立給予足夠的認知,尤其缺乏人口發展對資源環境開發與保護積極影響的認識。從國際比較看,中國大陸的人口密度并不靠前。經驗告訴我們,人口密度高的地區往往社會分工細致,經濟發展繁榮,幾乎是一個規律。人口與資源環境既有沖突一面,也有和諧一面,需要在互動、動態、開放、復合的體系中具體分析,很多資源環境問題產生于不可持續的生產和消費方式,多樣化的“人類行為”和規模性的“人口數量”兩個概念不可相提并論。人口有時是保護生態的正能量,例如植樹造林護林的人口,從事環衛工作的人口,從事資源回收的人口。從理論上來說,人口和資源環境的關系中間有制度變量、經濟發展模式起著關鍵的引導作用。這些變量可以改變人口的數量效應,從負效應變成正效應,譬如循環經濟的發展模式會約束和引導人類行為更好地保護資源環境,促進人口發展和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等等。

(二)樹立科學人口結構觀。我國未來人口發展戰略思路須堅持兩個戰略原則:人口自身均衡發展和人口與經濟環境協調發展。當下我國人口發展形勢更趨復雜,經濟新常態對人口發展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們對相關問題還缺乏深刻認識和足夠對策,例如:對人口與資源、人口與創新、人口與經濟等關系的認識還有待進一步深化。因此,樹立科學人口結構觀尤其重要。科學人口結構觀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根據當前中國人口結構態勢,在傳統人口結構觀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與當代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新的人口結構觀。科學人口結構觀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在人口結構領域的生動體現。科學人口結構觀是一種靜態與動態相結合、歷史與現實相結合、當前與長遠相結合、內部與外部相結合的大人口結構觀。基本目標是人口結構和諧,終極追求是人的全面自由發展。

人口結構和諧是一種多層次、全方位的和諧,它至少包括人口結構內部的和諧、人口結構與人口的和諧以及人口結構與人類社會的和諧。從人口結構內部層面看,人口結構的和諧既包括人口自然結構,也包括人口區域結構,還包括人口社會經濟結構。從人口層面看,人口結構的和諧包括人口結構與人口生育的和諧、人口結構與人口死亡的和諧、人口結構與人口素質的和諧、人口結構與人口遷流的和諧以及人口結構與人口政策的和諧等。從人類社會層面看,人口結構的和諧包括人口結構與經濟發展的和諧、人口結構與社會進步的和諧以及人口結構與資源環境的和諧。終極追求是人的全面自由發展。人口結構優化的目的是人,即包括當代人與后代人在內的所有人的生活環境的改善、生命質量的提升、生命價值的實現。

(三)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積極老齡化,就是要求國家發展要適應老齡化過程,逐步通過制度建設和社會體制建設,將老齡社會構造成為新的經濟和社會形態。老齡社會公共政策構建的目的,不主要是為了緩解老齡化本身,或者將老年人口作為被照顧的對象提供更加完善的保障和服務,更在于老年人口本身作為積極的參與者,和年輕人口一起共同構成未來老齡社會的組成部分。所以,未來的人口發展戰略不是如何服務照料老年人口,而是社會經濟體系如何能夠有效包容老年人口,以及將人口老齡化的人口過程構造成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組成部分,甚至是服務經濟的新動力。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是否應當上升為一項基本國策或國家戰略,如何研究老齡人力資源的價值及開發方式等諸多深層次問題都值得我們思考。從當前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角度來說,延長退休年齡、深化養老制度改革、創新養老服務供給模式等已勢在必行。

(四)確保全面兩孩政策落地有聲。宏觀來看,增加生育對于緩解我國少子老齡化以及緩解性別失衡的結構性壓力幾乎是唯一可以選擇的戰略性舉措。現在急需解決的一個認識問題是,養育孩子既是家庭的責任,也是國家的責任。所以全面兩孩后,人們愿不愿生,關鍵是相關政策是否能夠配套到位。具體來說:首先要提高女性生育待遇,包括帶薪休產假、帶薪帶孩子到 3歲。其次對女性就業較為集中的行業、部門,以及達到或超過一定比例的企業,建議在核定工資和福利成本、征收稅費等方面給予優惠,合理消化女性用工成本,促進用人單位接受女性就業。第三,應該努力提高生育二孩的公共服務供給。及時啟動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的修改、宣傳和解釋工作,有效化解全面二孩政策的法律困境與難題。積極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大力引入社會力量,著力加強生殖健康、婦幼保健、婦女就業、生育保險、托兒托管等方面的公共服務供給,切實讓符合條件的家庭想生、敢生、能生,確保“全面二孩”生得下、生得好、養得起。

(五)綜合治理性別比失衡問題。出生人口性別比失衡問題的解決是一項綜合工程,需要社會各層面共同努力。總體上來說,要持續普及和推進男女平等觀念與幫扶政策。為此可以借鑒韓國經驗成立綜合治理機構,不斷促進社會性別平等;要繼續深入開展關愛女孩行動,尤其要解決計劃生育女孩家庭的養老保障、孩子成才成長等方面的困難,提高女孩及女孩家庭的發展能力,創造有利于女孩成長成才的社會環境;要加大綜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問題的力度,依法嚴厲打擊非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鑒定和選擇性別人工終止妊娠行為;依法保障女性就業、休假等合法權益,支持女性生育后重返工作崗位,鼓勵用人單位制定有利于職工平衡工作與家庭關系的措施;在農村要依法保障婦女的宅基地、房屋等財產繼承權和土地承包權。被人們譽為 “社會學之父”的孔德說過:人口即命運,即人口就是一個國家的命運。只要我們認識人口規律,尊重人口規律,就一定能夠把握人口規律;只要我們做到遇到問題不回避,努力踐行,就一定能夠把握我們自己的命運。久久為功,我們定能化解所遇到的人口結構問題,攜手創造一個更加和諧美好的幸福中國。

〔1〕〔2〕2014-2016 年國家統計公告。

〔3〕穆光宗.人口虧損將使中國痛失未來〔EB/OL〕,中國網,2015-05-08.

〔4〕300年后中國只剩 2800萬人? 〔N〕.寧夏日報,2005-12-23。

〔5〕生育女性減少,出生人口必然下降〔N〕.新京報,2016-01-21.

〔6〕我國不孕不育患者占育齡人口12.5%〔N〕.荊楚網-楚天都市報,2012-12-03.

〔7〕2015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達13.7億 男比女多3366萬,中國新聞網,2016-01-20.

〔8〕彭訓文.中國未來30年內將有約3000萬適婚男性找不到對象〔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7-02-13.

〔9〕30歲以下男性比女性多2000多萬 剩男是個大問題〔N〕.人民日報,2012-06-21.

〔10〕王 聃.“3000 萬剩男”暴露的不僅僅是生育問題〔N〕.濟南時報,2016-02-24.

書 訊

羅伯特·查爾斯·塔克著.譯者:高岸起,《馬克思主義革命觀》旨在通過對馬克思革命觀、馬克思與分配公平、經典馬克思主義政治理論、馬克思主義與現代化、馬克思主義與共產主義革命、馬克思主義運動的非激進化、馬克思與歷史終結的分析,歷史和邏輯地展現馬克思革命觀發展的理論軌跡。這對于人們研究和理解馬克思革命觀的發展,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劉慶寶,中共安徽省委黨校管理學教研部副主任、教授,經濟學博士,安徽省人口學會常務理事,研究方向: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

〔責任編輯:王生懷〕

猜你喜歡
結構
DNA結構的發現
《形而上學》△卷的結構和位置
哲學評論(2021年2期)2021-08-22 01:53:34
論結構
中華詩詞(2019年7期)2019-11-25 01:43:04
新型平衡塊結構的應用
模具制造(2019年3期)2019-06-06 02:10:54
循環結構謹防“死循環”
論《日出》的結構
縱向結構
縱向結構
我國社會結構的重建
人間(2015年21期)2015-03-11 15:23:21
創新治理結構促進中小企業持續成長
現代企業(2015年9期)2015-02-28 18:56:50
主站蜘蛛池模板: a毛片免费看| 免费一级无码在线网站| 黄色网在线| 国产亚洲精品在天天在线麻豆| 亚洲色图欧美激情| 亚洲日韩高清无码| 色婷婷色丁香| 国模粉嫩小泬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日本www| 免费毛片网站在线观看| 欧洲亚洲欧美国产日本高清| 成人毛片在线播放| 久久免费视频6| 色吊丝av中文字幕| 男女性午夜福利网站| 久久永久精品免费视频| 任我操在线视频| av天堂最新版在线| 农村乱人伦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永久免费嫩草研究院| 亚洲欧美日韩视频一区| 国产女人综合久久精品视| 亚洲日韩精品伊甸| 婷婷午夜影院| 久久毛片免费基地| 亚洲乱码在线视频| www.91中文字幕| 国产伦片中文免费观看| 福利在线一区| 国产成人福利在线| 在线亚洲小视频| 高清精品美女在线播放| 日韩无码视频播放| 国产区免费精品视频| 日韩午夜伦| 又黄又爽视频好爽视频| 国产美女精品一区二区| 91视频国产高清| 一级毛片在线免费看| 71pao成人国产永久免费视频| 少妇精品在线| 2020精品极品国产色在线观看| 在线日韩一区二区| 日本高清在线看免费观看| 日韩精品专区免费无码aⅴ| 91外围女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h在线观看网站站| 手机看片1024久久精品你懂的| 永久在线精品免费视频观看| 视频二区国产精品职场同事| 午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app| 国产91特黄特色A级毛片| 国产久操视频| 国产福利免费在线观看| 香蕉国产精品视频| 日韩精品成人在线| 色综合中文综合网| 91po国产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国产在线观看一区精品| 亚洲精品少妇熟女| 中文字幕人成乱码熟女免费| 亚洲AⅤ无码国产精品| 国产91丝袜在线播放动漫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伊人久久精品无码麻豆精品| 丁香六月综合网| 欧美精品在线免费| 成人精品区| 性欧美久久|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影院| 四虎亚洲精品| 国产在线视频导航| 免费jjzz在在线播放国产| 青青青视频91在线 | a级毛片在线免费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品视频 | 国产欧美日本在线观看| 日韩少妇激情一区二区| 精品亚洲国产成人AV| 99草精品视频| 天天摸夜夜操| 91在线丝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