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障大山深處孩子們的“吃、住、學、樂”,鞏固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基本掃除青少年文盲成果,促進教育均衡發展上,黔西南探索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留守兒童精準關愛新模式,讓大山里的孩子們沐浴陽光雨露,健康快樂成長。
讓留守兒童不再留守,是做好留守兒童工作的目標。為此,黔西南州人民政府成立了留守兒童困境兒童關愛救助保護工作領導小組,及時出臺切實加強留守兒童困境兒童關愛救助保護工作的實施意見,不斷加以總結、培育、提煉、打造“四在學校·幸福校園”特色品牌。留守不孤單,溫暖愛相伴,黔西南州在省教育廳的指導下制定了留守兒童教育精準關愛實驗區建設實施方案,重點實施 “幸福校園、平安校園、自新自強、結對幫扶、親情橋梁、全程資助、教研助推”“七大精準關愛工程”和“五大保障”。讓留守兒童吃在學校解食憂、住在學校受關愛,學在學校長知識,樂在學校感幸福。為了讓留守兒童人身安全加上一道“保險”,黔西南州政法、民政、教育、婦聯、文明辦、關工委等部門共同籌資400余萬元制作安全手環6萬多枚送給留守兒童佩戴。手環有時鐘、位置實時監控、SOS緊急報警、電子圍欄報警、移動軌跡查詢等功能,還能通過公安機關搭建的“地網”安防系統實時關注留守兒童的異常動態,讓民警、留守兒童的父母們都能通過手機App第一時間就能得到預警、偵測、感知、定位。目前手環發放已經覆蓋留守兒童人數的80%,到2018年初實現全州9萬多名留守兒童全覆蓋。
黔西南州各級各界以真心真情關愛留守兒童,為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同步小康營造了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初步探索的一些做法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和贊譽。(中共黔西南州委宣傳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