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萍
山東省濱州市鄒平縣環境保護局
節能環保產業發展難點及突破策略解析
方萍
山東省濱州市鄒平縣環境保護局
近幾年我將節能環保產業的關注度逐年提高,主要是因為我國經濟發展面臨著內憂外患,國內不斷加劇的生態環境惡化、能源資源的稀缺、經濟發展遭遇"環保瓶頸",國外我國產品環保不達標并且競爭壓力不斷增大等問題的不斷涌現。節能環保產業作為剛崛起的新興產業,雖然發展前景良好且速度較快,但仍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還有許多問題不斷出現,這就需要我們從制度層面下手,推動節能環保產業更加規范的發展。要充分利用政策的引導作用,來促進產業市場化,通過研發新技術不斷提高產業競爭力;抓住"引進來"戰略,吸引國外資金技術;利用"一帶一路"的發展機遇,落實"走出去"戰略,促進節能環保產業發展。
節能環保產業;發展難點;突破策略
隨著《“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的發布與實施,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迎來了一個短暫春天。通過立足全局掌握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情況,并且對現有的發展情況和未來前景進行科學的審查和評估,將運用經濟生態理論建設我國新型的節能環保產業。
近幾年來,受國際、國內復雜的因素的影響下,中國經濟發展進去了疲軟期,發展速度逐漸放慢。一方面,傳統工業部門中,由于沒能及時的把握市場信息,導致鋼鐵、煤炭等重工業制造業出現了大量的產能過剩,繼續依靠這種大規模推動經濟增長已經是不現實的了;另一方面,我國企業的清潔生產、高效生產、綠色制造的能力不高,節能環保產業得不到重視,控制污染物排放的問題也沒有得到良好的解決,企業還不具備節能環保管理的智能化與自動化能力,也正是因為這個,已經開始努力提高經濟發展質量,不在是單純的追逐GDP,而是為經濟發展培育新動力,開拓更多的發現空間,更早的打造全新的市場。
我國節能環保的市場還有較大的發展潛力,但有限的節能環保產品和服務卻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由于國內普遍對節能環保產業的不重視,導致科研方面投入資金少,自主創新能力不足,設計制造能力有限,品牌建設投入少不出名,很難打造出性能優良、品質優質、可靠性較好的環保節能產品來滿足市場需求。由于節能環保服務是一種新興的服務業,所以它的發展面臨著許多現實性的問題,例如市場中的不公平競爭、地區保護主義、違背誠實守信原則的糾紛逐漸增多等問題。節能環保產業現在應該立足于消費者的不同需求,不斷提升節能環保產品的品質,還要提供更加完善的環保服務套餐,以至于滿足國內廣大企業和居民不斷提高的節能環保需求。
近幾年,由于我國資源的稀缺和生態環境的逐年惡化,導致我國經濟發展壓力越來越大。巨大的技術問題尚未解決,所以我國發展節能環保產業能力不足。因為大量的消耗非可再生的化石原料,造成了對于環境的一系列污染,這些污染環境中最主要的就是霧霾,根據現階段的研究,霧霾產生的主要原因就是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此可知,資源的浪費與濫用不僅僅對環境帶來了不可磨滅的危害,還對環境中的生物多樣性帶來了惡劣的影響。根據聯合國的環境質量標準,我國在自身發展的前提下,必須做出整改措施,努力降低環境污染指數。這個下降標準不得不說形勢嚴峻。據專家推測,提高能效作為應對環境變化的重要手段,對我國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強度下降目標的貢獻為82%左右。因此,《規劃》提出,要通過解決資源環境問題來引導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讓節能環保產業在改善環境質量、建設美麗中國中做出巨大努力,并且在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幸福感并且提高生活質量。
企業發展具有自發性和逐利性,這就導致了節能環保產品和服務的經濟性更強。也就是說,如果脫離了政府對企業的監管和限制,只是依靠企業的自行發展,那么在發展過程中將會出現許多問題導致整個節能環保市場發展緩慢,嚴重了可能導致停滯發展或者倒退。故而,要想推動生態產業發展,加大節能環保產業的后勁力,政府必須加大管理力度,做出調控措施,對企業的發展做出方向性地引導,不能任由企業的自由放任發展。企業具有很強的逐利性,為了節約發展成本,可能對生態環境的保護考慮不到位,導致生態環境保護的不到位甚至是缺位。這時必須發揮政府的作用,對企業的發展做出方向性的指導,使得企業走生態發展之路。通過市場自身的靈活性和政府一雙看的見的手相結合,一起努力打造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良性循環”。
要想建設節能環保產業,科學技術是首推的至關重要的要素,在有先進的發展理念作為指導的同時,還應該有先進的科學技術作為支撐,通過不斷的更新和淘汰落后的耗能巨大的設備,引進和開發新型的節能設備,是建設節能產業的重要助力。換言之,就是把創新作為發展的重點,旨在通過創新讓節能環保產業有更好的發展前景。并且對于創新在兩個方面做了一些要求。在思想上要樹立生態發展的科學理念,不能經濟效益單腿跑,要把環境的保護提到重要的位置上來,努力促進生態、經濟齊頭并進的發展新局面,在技術要不斷加大創新要素,形成“一體化”的環保發展鏈,使節能環保產業成為經濟市場的主力軍。這些為了推動制造業的產業升級和服務業的高端化發展而提供動力的新技術、商業模式。這都是為節能環保產業進一步發展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推動我國產業結構調整、打造節能環保產業、創造生態發展新局面,這是面對環境問題加劇,抓緊時機把握未來競爭先機的重要戰略決策。雖然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并不是一帆風順,在發展前景和技術支持等方面都面臨著不容忽視的問題。但是節能環保產業作為未來發展的重點領域和"十三五"期間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目標,應當為其提供相應的優惠政策、技術支持和對策建議。通過運用合適建議與方法將有可能推動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的發展
[1] 郭建卿,李孟剛.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發展難點及突破策略[J].經濟縱橫,2016(6):52~56.
[2] 李珊.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評價研究[D].山東財經大學,2014
[3] 白泉.《“十三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解讀[N].中國能源報,2017(1)23(009).
[4] 傅志寰,宋忠奎,陳小寰,王健夫,趙吉詩.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思考[J].中國工程科學,2015(8):75~80.
方萍(1985),性別:女
民族:漢職稱:中級學歷:武漢大學。
籍貫:山東省濱州市鄒平縣
研究方向:節能環保,總量控制
10.16767/j.cnki.10-1213/tu.2017.1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