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嫻
山西省運城市絳縣環保局
加強基層環境監察執法能力的措施
侯嫻
山西省運城市絳縣環保局
環境監察是環境保護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隨著我國城鎮化、工業化進程的加快,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加強環境監察工作對于提高環境質量,預防和減少環境污染事故的發生等都具有積極意義。隨著新環保法的實施,人們對環境保護的認知持續改進,只有健全并強化環境監管,保障相關法律法規的有效施行,將人們的生活環境保護好,才能確保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盡快實現。本文分析了基層環境監察執法能力的措施。
基層建設;環境監察;執法能力
國內實施環境保護的主體部門為基層環境監察,其工作質量決定著環境水平?,F階段,環境保護是實施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基石,也是提高我國經濟水平的關鍵,基層環境監察執法的效果由環境保護的質量決定。其中,環境監管部門的作用是用強制手段限制違法行為,以確保環境保護的目標實現。同時,要加強環境監督執法能力,健全并加強監督機制,遵循“依法”和“法治”的原則,確保環境監管工作的順利進行。
作為一項非常復雜的工作,環境監察需要合理采集環境的全方面信息,并做到對這些綜合信息的獲取及整理,最后再進行歸納和分析,并將這些信息和數據準確的提供給環境保護及其相關方面的管理工作。為將社會環境保護及環境改善的終極目標有效實現,環境監察人員需要深入探究環境污染事件的發生原因及發展過程。與此同時,環境監察執法不是一個單一的行動體,還要與其他相關部門相結合,追查污染根源,嚴懲污染事故的罪魁禍首。在工作過程中要嚴格遵守并執行誰污染誰負責的原則,確保環境健康穩步的發展。
執法主體在傳統的環境執法理念中占有行政主體地位,其執法工作大多采取的是命令的方式來實現其對環境監測的目的。例如通常都是在污染事件發生之后,污染企業被罰款或責令停業整頓,從源頭治理的很少,并且環境保護的日常宣傳針對的都是污染企業。在市場經濟背景下,這種簡單的指令監察工作大都是事后處理,其行為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對環境造成了破壞,基本上不能減少環境污染事件的發生。
基層環境監察執法能力總體較弱,其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監察執法部門的工作人員數量較少,人員整體素質較低,與上級部門相比之下,執法人員的學歷整體偏低,這就使得環境監察執法工作的公平和公正性大大降低;二是基層環境監察執法的資金不足,整體設備落后,其經費增長速度遠遠低于上級部門,且資金獲取能力較低,獲取渠道較少,相關的執法設備技術含量不高,限制了基層環境執法部門監察工作的進行。
中國的環境監督執法仍處于起步階段,因此環境監管部門對環境管理經驗缺乏。又因為環境監測涉及到的范圍較大,并在環境保護工作的分工上,大多數地方政府是不明確的,各部門不斷的逃避、推脫責任和義務,不能進行有效管理,降低了環境監察部門的執法工作效率,進而嚴重影響到環境監測與保護的效果。
作為基層環境監察人民中的一員,做好環保法律法規的宣傳工作是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它有助于工作順利展開的同時,還可以創造一個和諧的環境監測執法氣氛。因此,我們必須要提高人們的環境法律法規意識,特別是提高地方政府領導人和企業領導人對環境法治的認知。只有這樣,才能使有關領導在經濟規劃發展的同時能夠主動自覺地考慮環境指標,可以有效地減少企業非法排污的行為及地方環境保護主義,最終使環境監察執法的能力增強。
在將基層環境監測執法工作做好的基礎上,更重要的工作是需要對環境監察執法的監督。一是要制定并健全,基層行政監察執法的責任體系,明確各部門職工的任務和職責,做到各司其職;二是要制定環境監察執法的質量考核系統,對執法質量不過關的部門給予嚴格的批評和警告,責令其立即改正調整;三是要加強上級部門對基層部門的執法監督,確?;鶎迎h境監察執法工作的規范合理;四是基層環境監察部門需要以做到以人為本,尊重民意,實行政務公開體系,做到環境執法過程中執法效果及之后的結果是完全開放的,充分發揮公眾的監督角色,是執法過程處于公眾的目光之下,確保社會監督工作的積極效果。
由于該建設項目具備過程性的特點,這就要求環境監察部門要做到自己工作的過程性。在工程建設中,無論是處于審批階段還是施工階段,還是在最終的竣工驗收階段,都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項目建設中需要及時定期的進行監察,并且應該做到發現問題的同時立即解決,以便有效地控制問題向嚴重發展。同樣的,對于項目的環境監察開說,如果僅僅依靠在項目初期和施工、竣工階段來實施檢查相隔尚遠,只有根據項目的工藝特點,對項目部實施全過程的監督和管理,才能夠充分保證項目建設的各個環節,同時可以及時的發現項目建設各環節中可能存在的問題,不僅可以避免造成的社會經濟的損失,還能夠有效地防止項目對當地環境的破壞。
在將基層環境監測執法工作做好的基礎上,更重要的工作是需要對環境監察執法的監督。一是要制定并健全,基層行政監察執法的責任體系,明確各部門職工的任務和職責,做到各司其職;二是要制定環境監察執法的質量考核系統,對,執法質量不過關的部門給予嚴格的批評和警告,責令其立即改正調整;三是要加強上級部門對基層部門的執法監督,確保基層環境監察執法工作的規范合理;四是基層環境監察部門需要以做到以人為本,尊重民意,實行政務公開體系,做到環境執法過程中執法效果及之后的結果是完全開放的,充分發揮公眾的監督角色,是執法過程處于公眾的目光之下,確保社會監督工作的積極效果。
總之,目前的環境污染問題正逐漸的由城市向農村發展,這是由于農村生態環境受到鄉鎮企業和經濟的發展制約,在很大程度上面臨著嚴峻的考驗。而對于環境污染問題,基層環境監察工作可以有效的對其進行控制,并對企業或個人的違法行為做到嚴厲的約束及懲罰。
[1] 黃如霞.基層環境監察執法工作中的問題及對策[J].海峽科學,2014(6):39~40.
[2] 曹金榮.基層環境監察執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措施[J].科技創新導報,2014(7):115.
[3] 張昊.基層環境監察執法工作問題和效能提升策略研究[J].科技與企業,2014(11):130.
[4] 唐天云,王路.新時期基層環境監察執法理念轉變的探討[J].中國環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2(1):10~12.
10.16767/j.cnki.10-1213/tu.2017.1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