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省委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聚力脫貧攻堅、實現同步小康,奮力開創多彩貴州新未來,把省委、省政府的系列決策部署落實到實際行動之中,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中共貴州省委講師團、《理論與當代》雜志社舉辦了“建設‘富美貴州’”征文活動。經過查重檢測和評委會認真篩選、評審,最終評選出一等獎5篇,二等獎11篇,三等獎30篇,優秀獎52篇。同時,根據各地論文組織推薦數量及文章質量等情況,評出組織獎3個。現將獲獎名單公布如下:
1.《百姓富與生態美的哲學思考與實踐》(作者:鄧瓊云、李朝暉)
2.《建設“富美貴州”的邏輯進路與目標歸向研究——來自“三變”改革的現場答卷》(作者:張緒清)
3. 《新常態下西部地區如何破解收入增長難題——貴陽市城鄉居民收入現狀、“痛點”及對策分析》(作者:劉 穎、樊紅梅、馬 龍)
4.《文化自信命題下的脫貧攻堅新路——基于貴州省的實踐探索》(作者:林 子)
5.《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相關問題研究》(作者:王 堯)
6.《以超常規的思路和辦法扎實推進脫貧攻堅——以貴州省集中攻堅極貧鄉鎮為例》(作者:羅 莉)
7.《發展優勢特色產業的思路、對策與啟示——以湄潭茶產業為例》(作者:陶通艾)
8.《用三線建設三個導向推進富美貴州建設》(作者:吳嵐容)
9.《立足世界看貴州 放眼全球觀黔景》(作者:呂 林)
10. 《加快貴州革命老區扶貧開發 建設富美貴州——基于SWOT分析模式的貴州老區扶貧開發路徑研究》(作者:羅 強)
11.《百姓富生態美的基本內涵及其實踐基礎——牢記囑托 奮力開創多彩貴州新未來》(作者:何 飛)
12.《構筑精神高地 提振文化自信——貴州三大人文優勢及其開發利用》(作者:方煜東)
13.《黔東南州傳統村落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對策研究》(作者:吳能淵)
14.《“多彩貴州”品牌孕育的旅游禮儀文化思想與它對旅游產業發展中的貢獻》(作者:鐘昌斌)
15.《荔波縣全域旅游發展調研報告》(作者:中共荔波縣委政策研究室)
16.《綠色發展是南盤江流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科學選擇》(作者:王沾云)
17.《努力實現百姓富與生態美的有機統一——遵義市播州區楓香鎮的實踐與探索》(作者:余光芝)
18.《精準扶貧背景下旅游扶貧的效用、問題與對策——以貴州省畢節市為例》(作者:曾美海)
19.《奮力推動遵義西部內陸開放新高地建設》(作者:江志平)
20.《百姓富、生態美視域下多彩貴州新未來的德江路徑探究》(作者:張金寧)
21.《貧困地區金融支持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路徑的思考——以畢節市為例》(作者:邵天春)
22.《打造國內外知名木商文化旅游目的地奮力開創多彩錦屏新未來》(作者:劉明波)
23.《普定“村企合一”:解決農村發展中“空心”“空巢”“空殼”的有效途徑》(作者:高守應)
24.《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應注重“4321”》(作者:左秀微)
25.《鄉村旅游開發中“百姓富”與“生態美”的有機統一探索 ——以貞豐縣納孔布依村為例》(作者:謝忠山)
26.《黔東南民族文化旅游的探索與思考》(作者:劉公孚)
27.《貴州推動綠色發展的問題與對策》(作者:張仁遠)
28.《全省脫貧成效明顯 各地脫貧進度不均衡——2016年貴州脫貧情況分析》(作者:呂 林)
29. 《用全域全產業鏈有機理念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基于鳳岡縣有機農業發展模式的探討》(作者:中共鳳岡縣委政研室)
30.《普定縣“一村一公司”助推農村發展》(作者:曾加國)
31.《大黨建統領大扶貧開創富美畢節新篇章》(作者:陸恩永)
32.《“生態+發展”——“富美貴州”的“興義答卷”》(作者:鄭維文)
33.《紫云自治縣黨建工作助推脫貧攻堅問題研究》(作者:韋天罡)
34.《畢節市基層治理現代化進程中大數據運用探析》(作者:彭容江)
35.《脫貧攻堅后續發展研究——以貞豐“連環模式”為例》(作者:劉關張、黃初清、商開宇)
36. 《念好“三字經” 打好生態牌 走好致富路——關于把“塔石香羊”培育成為當地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支柱產業的思考》(作者:盤祖湘)
37.《推動綠色發展 建設富美貴州》(作者:冉從茂)
38.《奮力脫貧攻堅促“百姓富” 有為大生態創“生態美”》(作者:羅 俊)
39.《奮力走出一條百姓富與生態美有機統一的發展新路——百姓富生態美在遵義市播州區楓香鎮的實踐與探索》(作者:張 坤)
40. 《堅持綜合治理與自然恢復相結合 實現“兩山”共贏良好局面——貴州推動綠色發展問題與對策研究》(作者:楊 成、龍旭云)
41.《以農文旅一體化拓展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空間——黔東南農文旅一體化發展調查研究》(作者:陶黔生)
42.《貴州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的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以貴州擺龍河國家濕地公園(試點)生態文明建設為實例》(作者:魯平貴)
43.《下大力氣推廣“陽明文化”推行“良知教育”之我見》(作者:楊齊心)
44.《構建貴州心理健康產業 構筑“精神高地”》(作者:李平明、徐 敏)
45.《FAST品牌助推黔南旅游經濟發展研究》(作者:中共黔南州委政策研究室調研組)
46.《貴州深化精準扶貧的路徑選擇——學習省第十二次黨代會關于脫貧攻堅的重要論述》(作者:梁宏信、趙齊兵)
47.《淺談三線文化傳承與統籌城鄉示范的融合發展》(作者:楊 毅)
48.《法治視野下貧困地區扶貧保障機制探究——以關嶺自治縣為例》(作者:趙慶浪)
49.《飛馳在金山銀山里的多彩貴州》(作者:何華東)
50.《攻克深度貧困堡壘 發力易地扶貧搬遷》(作者:王思彩)
51.《運用黨史助推脫貧攻堅工作》(作者:楊南明)
52.《創新農村發展模式 建設“文明富美村寨”——以思南農村發展為例》(作者:唐天洋)
53.《關于推動貴州綠色發展問題淺析與探究》(作者:程榮琴)
54.《推動農業“接二連三”的實踐探索——以湄潭為例》(作者:魏在平)
55.《少數民族地區民族文化挖掘保護開發利用研究——以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為例》(作者:梅 恩)
56.《“五大發展理念”視域下貴州自我發展能力探討——以內生力開創百姓富生態美的多彩貴州》(作者:肖平步)
57.《福泉市金山街道“三權”機制破解鄉村綜合整治難題》(作者:福泉市金山街道辦)
58.《“藍夢谷”鄉村旅游發展的路徑淺析》(作者:楊培璋、楊勝乾)
59. 《打贏脫貧攻堅戰以及后續保障研究——以甕安縣珠藏鎮桐梓坡村“大規模小群體”村級集體經濟產業發展模式為例》(作者:鄧孔華)
60.《黔南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研究》(作者:中共黔南州委政策研究室聯合調研組)
61.《淺論縣鄉兩級干部在開創多彩貴州新未來中的精神狀態和奮斗姿態》(作者:萬 松)
62. 《強力打造全域旅游 推進百姓富生態美——荔波縣政協為創建美麗鄉村A級景區獻計出力之我見》(作者:王殿華、黎憲鋒、石鴻媛)
63.《貴州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文化+農業”路徑探析》(作者:黃福佳)
64.《繼承弘揚貴州紅色精神 做大做強貴州紅色旅游加快貴州“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者:張信通)
65.《黔南州民族文化旅游發展研究》(作者:黔南州人大常委會辦公室)
66.《抓好農合聯 助推新發展——黔西南州農合聯的實踐與探索》(作者:黔西南州供銷社理論學習中心組)
67.《深化農業供給側改革 建設富美安順新農村》(作者:張宏杰)
68.《黔南州旅游資源一體化管理模式初探》(作者:黔南州旅游局課題組)
69.《黔西南州普安縣長毛兔產業助推脫貧攻堅》(作者:令狐昌龍)
70.《脫貧攻堅中的政府角色定位及轉型路徑》(作者:張頂貴)
71.《增加農民“四金”收入 攻克深度貧困堡壘》(作者:王思彩)
72.《依托貴州山地農業實際 大力發展無公害特色農產品》(作者:楊 姣)
73.《全力打造“一城兩區三中心” 加快建設魅力新湄潭》(作者:李 萍)
74.《例談貴州發展文化自信的優勢和策略》(作者:王錦芳)
75.《創新體制機制改革 推動全域旅游發展——以雷山縣全域旅游創建體制機制建設為例》(作者:楊 勇)
76.《把飯碗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黔南州推進糧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探索與思考》(作者:黎慶禮)
77.《銅仁市旅游發展向全域化推進的思考》(作者:吳明秀、吳 敏)
78.《黔南州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研究》(作者:黔南州政府辦公室課題組)
79.《關于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扶貧優勢、發展優勢的對策研究——以冊亨縣為例》(作者:邢 軍、程家德)
80.《貴州文化自信與傳統文化挖掘保護開發利用研究》(作者:劉安德)
81.《抓住特色資源亮點 打造旅游產業品牌——關嶺發展旅游產業的思考》(作者:嚴宗國)
82.《農業產業發展與畢節精準脫貧研究》(作者:韓德計)
83.《思南加快建設貴州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試點縣的思考》(作者:陳時安)
84.《弘揚少數民族文化 助推黔南旅游發展研究》(作者:蒙煥玉、孫 玲、許 薇、馬賢紅、孫曉凱、孫 玲)
85.《鄉村旅游提速“富美仁懷”問題研究》(作者:梁紹先)
86.《新常態下紫云自治縣精準化扶貧調查研究》(作者:陳華甫)
87.《貧困的起點探索與剖析》(作者:興義市住建局)
88.《貴州人口較少民族地區脫貧攻堅的調查與思考——以黔南州荔波縣瑤族脫貧攻堅的調查為例》(作者:江拂靜)
89.《多措并舉 鞏固成果 全面實現小康目標——打贏脫貧攻堅戰及后續保障工作思考》(作者:陳懷靜)
90.《貴州省生態文明建設的幾點思考》(作者:包德境)
91.《深學篤用 聚焦脫貧攻堅精準發力》(作者:劉 冰)
92.《創建澆開富美花——遵義市播州區楓香鎮整鎮推進精準脫貧示范創建工作紀實》(作者:宋文琴、謝大森)
93.《弘揚天人合一 共建富美畢節》(作者:古雨菡)
94.《項目建設助推林業生態可持續發展——中德財政合作貴州省森林可持續經營項目金沙縣調研報告》(作者:敖光鑫)
95.《黔南州發展山地旅游業的實踐與思考》(作者:中共黔南州委辦公室)
96.《布依文化與詩詞文化雙劍合璧讓民族文化建設更加光彩奪目》(作者:王伯江)
97.《普定縣化新村“村企合一”帶動群眾脫貧致富的調查與思考》(作者:余國富)
98.《貴州省少數民族文化的出路》(作者:楊朝書)
中共黔西南州委講師團
中共遵義市委講師團
中共黔東南州委講師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