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田紹平 2.楊小娟
1.江蘇南通二建集團有限公司 2.沈陽新杉電子工程有限公司
關于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的發展趨勢分析
1.田紹平 2.楊小娟
1.江蘇南通二建集團有限公司 2.沈陽新杉電子工程有限公司
隨著全球科學以及技術的不斷發展,很多新的思維以及科技已經逐漸的滲透到了各個領域,在電氣工程方面自動化的發展程度已經成為各國間競爭的主要標準。而我國的工業產值雖然一直處于較高的水平,但是在電氣工程自動化創新以及技術的應用方面與一些發達國家還存在著較為明顯的差距。結合現有的情況,對之前制約電氣工程自動化發展的相關因素進行合理分析。認清當前的局勢,把握好電氣自動化的發展方向,才能夠使電氣自動化工程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
電氣自動化;發展;建設
近年來,隨著我國電氣工程行業的迅速的發展,其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因此為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相關負責人就應該更加重視電氣工程的自動化發展,積極改變以往的運作模式,從而使電氣工程的運行效率不斷提高。此外,在電氣工程自動化的發展過程中,電氣工程負責人還應該根據發展狀況,制定相應的自動化管理措施,以此來確保電氣工程的正常運行。
1.1 包容性與開放性
信息科學技術,尤其是計算機技術和以計算機為基礎的網絡技術的發展,給人們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計算機系統與電氣自動化領域的融合,諸如通過向測控儀表內加裝電子微處理器后,實現對數據的分析、計算和傳輸等,大大提高了信息解譯和傳輸的效率,也改變了以往手算的勞動模式,減少了勞動成本;但由于不同廠商生產的儀器、儀表標準不同,所以信息的可共享性有待加強,從這一方面來看,電氣自動化發展有開放性和包容性的特點。
1.2 信息共享化
21世紀是“大數據”和“云計算”的時代,這二者都依賴于信息共享的實現。實現社會化的網絡信息資源共享是當前城市化建設的一大目標,信息共享有利于企業之間和其與子公司之間的資源配置和戰略決策;電氣工程自動化系統的搭建,能夠為企業的交流提供更加暢通的通道,實現資源的合理利用,也提高了數據傳輸效率,進而促進企業發展,提高電氣自動化技術的發展速度。
1.3 集約化和智能化
電氣自動化向著集約化和智能化的方向發展,例如,對電氣設備進行故障診斷時,采用神經網絡和模糊診斷法聯合的方式可以實現對故障點和隱患點的快速識別和診斷,提升電氣設備運行的可靠性和穩定性。
2.1 電氣工程與自動化系統不夠完善
在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具體實施的過程中,更加需要一個較為標準以及完備的體系作為支撐。而目前國內的許多電氣工程企業所使用的網絡框架以及結構都不盡相同,這就為企業之間進行信息的交換以及共享造成很大的隱患。同時,也會對電氣工程與自動化系統的正常運行形成不良的影響。
2.2 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在應用方面較難
電氣工程與自動化的應用是以網絡作為主要的信息傳送媒介,需要硬件以及軟件設備進行配合而完成的一項工程。我國電氣與自動化工程還處在發展中的階段,因此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之中,常常會受到復雜多變的網絡條件,以及軟件在設計上的不合理等原因的限制,使得與硬件設施匹配程度不高的現象時有發生。
2.3 監管力度不足難以保證工程的質量
國家有關電氣工程實施方面的法律、法規還比較不健全,這樣就會因為監管力度上的松懈,而頻繁的導致電氣與自動化工程的實施質量低的情況發生,逐漸的形成一種惡性循環,從而制約著電氣工程與自動化的發展。
3.1 建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的統一平臺
要突破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的局限性,就需要建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的統一平臺,通過這一平臺,可以提高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的通用性,擴大電氣工程的適用范圍,從而降低企業的技術成本,滿足企業多種的需求。此外,建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的統一平臺可以集中技術、資金與人才等資源,加速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的發展,促進現代化工業的轉型與升級,從而進一步推動我國經濟的發展。
3.2 通過專業人才的帶動來實現系統的完善
人才推動行業的發展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真理,尤其對于拉近電氣自動化領域國內外之間的差距方面,將起著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通過對電氣工程方面的專業人才培訓,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硬件與軟件設備不匹配的問題,能夠靈活的結合實際生產需要,進行軟件設計與開發方面的改進。
3.3 建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技術的網絡系統及系統結構
為了進一步確保各大企業之間交流信息的安全性以及準確性,我們就需要建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技術的網絡系統及系統結構,以此來不斷優化資源配置。企業包括技術監管、設備控制以內部管理等等,要想對這些工作資源進行科學、合理的配置,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將這些系統通過網絡進行有效連接,從而使各系統的數據可以實現快捷傳遞,以此來推動企業的高效運轉。由此可見,要想全面提高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系統的運行穩定性,就需要使其自動化系統通用化,以此來實現企業內部信息資源的共享。
3.4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與數字技術的融合應用
當前,電氣自動化技術與數字化技術的結合在工業領域應用非常普遍。二者的融合實現了對數據的傳輸和分析,進而實現對工業生產中容易出現的故障的判斷和識別,然后根據系統中的預指令實現對故障的自動化處理。
綜上所述,在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也存在較多的問題,如數據傳輸的安全性低,并且該技術本身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要促進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的發展,就需要打破該技術本身存在的局限性,建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的統一平臺,并構建通用網絡系統,建立數據標準化接口,解決數據傳輸安全性低的問題。除此之外,還需要注重人才的培養,更新人才培養模式,從而為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的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1]劉心馳.淺談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的發展現狀與展望[J].玻璃,2014,06:17-19.
[2]喬新涵.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的發展及問題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5,02:34.
[3]劉世巍.淺析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的發展趨勢[J].電子世界,2016,13:187+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