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 斌
廣東省冶金建筑設計研究院武漢分院
淺析市政道路設計現狀及改進設計對策
閔 斌
廣東省冶金建筑設計研究院武漢分院
隨著我國城市化和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汽車數量隨之增加,給我國城市道路建設帶來挑戰。在市政道路的實際設計與建設過程中,存在路網結構與整體布局是否合理、道路附屬設施設計是否恰當、盲道設計有待優化等問題,需要參建各方協同解決。與此同時,設計人員需綜合考慮行人、機動車輛與非機動車輛三者間的關系、道路規劃、項目對周邊的影響等諸多因素進行設計,從而在滿足交通需求的基礎上,符合生態經濟、低碳環保等多方面的要求。
市政道路;設計;改進措施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加快,城市道路作為影響城市功能的重要部分,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從我國城市道路設計行業的現狀來看,在多種因素的影響下,存在整體布局不合理、盲道設計不合理等多種問題,不僅留下安全隱患,更不利于城市道路的平穩發展。因此,要重視對城市道路改進設計問題的研究,為更好的開展城市道路設計工作奠定基礎。
1.1 路網結構設計與整體布局不合理
城市道路之間縱橫交錯,形成一個城市交通網絡。由于部分市政道路在路網結構中不合理的設計,對整個交通網絡的正常運轉帶來不良影響。例如有些市政道路之間缺乏過渡設施,在車流量大時車輛基本都擁堵在主干道上,影響到人們的正常出行,而且市政道路整體設計缺乏一定的科學性。相關單位只重視局部道路工程設計,忽視了城市道路整體布局是否科學,使得有些市政道路并不適合城市交通發展現狀,影響到其他相鄰道路交通。這也是目前市政道路設計過程中出現的最為突出的問題。
1.2 道路附屬設施的施工圖設計不合理
對于道路系統的施工圖設計主要有路面的結構設計、道路的標準橫斷面設計與各組團道路的平面設計以及道路系統總平面設計等內容,而道路附屬設施的設計主要包括各類管線工程與臨近道路城市的配套設施設計等內容,在整個道路規劃中有著重要作用。然而,實際規劃設計中,并沒有給予其高度的重視,存在小偏角設計不合理、坡度設計不到位、超高限制等問題。
1.3 城市交通壓力大
現階段,我國大部分城市交通壓力過大,交通堵塞問題時常發生,交叉路口由于獨特的地理區位,成為道路阻塞的重災區。這是由于設計初期,設計人員沒有準確把握當地車流量分布狀況造成的。在進行道路設計與規劃時,應充分考慮當地車流特點,特別考慮車流量較大的交叉路口,科學運用道路工程學基本理論知識使交叉路口更好地發揮交通樞紐職能。
2.1 做好城市道路整體布局設計
眾所周知,在城市道路規劃中存在多種等級的道路,快速路就是其中的代表,它有助于節省人們的出行時間,也能強化城市道路運行水平,但穿城而過的快速路,也在一定程度上將地塊劃分開來,使用地失去整體性,同時快速路與其他等級的道路及周邊缺乏有效的連接,也成為其最大的弊端。因此在處理路網結構設計與整體布局不合理的問題時,需要做好整體布局的設計規劃工作,從城市發展需求著手,在綜合考慮城市布局與特征的基礎上,對城市道路整體格局進行優化。在具體工作中,應該對城市形態布局、規模等進行統一的分析,從城市的實際需求出發科學的設置路網結構,并在兼顧經濟性的基礎上,實現新建道路與原有道路的有效過渡。同時在設計階段,相關人員需要重點考慮城市所在的地區自然環境,做到嚴格把關,并做好質量管理工作。
2.2 突出市政道路附屬設施設計
(1)注重小偏角設計。小偏角作為平面定線中最常見的一個方法,可較好的解決定線方面遇到的問題。若道路設計速度不高,小偏角不會影響到行車安全,在那些特殊路段就可設計小偏角,但需注意,對于高等級城市道路,最好避免;(2)設計好道路的縱坡,合理布置道路排水系統。在實際設計中,需加大對道路縱坡設計,以保證市政道路排水系統的完整性,最大限度避免水流對路基邊坡造成沖刷與破壞;對道路縱斷面進行設計時,其縱坡坡度需控制在0.3%以上,以滿足最小排水需求,若不能滿足0.3%的縱坡,則應增加鋸齒形邊溝等相應的排水措施。
2.3 充分遵循設計原則
(1)遵循城市道路特殊性原則。立足當地實際交通情況,充分考慮各點的潛在影響力,設置特殊的交通節點。掌握交通節點處的交通狀況,評估各時段的車流量,采取立交、平交等設計手段,實現科學讓行。借助于交通節點有效削減交叉路口的交通壓力,實現減少擁堵、方便出行的目的。(2)遵循設計經濟性原則。進行道路設施建設時應因地制宜,合理利用當地的人力與物力資源。致力于制定科學高效、經濟集約型道路規劃方案,并控制好工期與預算,力求道路建設更為經濟和實用。(3)遵循道路實用性原則。道路建設應秉持實用性原則,力求每條道路都可以物盡其用。進行設計時應充分考慮道路所處城市區位,綜合評估交通流量的影響,把握好不同類型車道的分布比例。道路建設要以人為本,在進行紅綠燈時長、過街通道間隔、斑馬線設計時應充分考慮城市居民的使用體驗,實現便捷實用的道路設計目標。
2.4 合理設計盲道
(1)優化設置盲道北向磚指示地理方位,故在設計中,可在較長行進盲道上,由外側輪廓磚與內側圓形磚組成盲道北向磚,而在觸感上盲道北向磚需同已有的盲道路磚有一定差別,當盲人走上盲道北向磚后,可借由足感來辨識方向;(2)合理設計方位定位磚。設計時,尤其是在方形路的磚面設計中,可用箭頭棱條來明確方向,并使之一端高一端低,形成搓板樣的棱條,而在方位定位磚同行進盲道相垂直的地方,可設置橫向棱條,以指示車站、醫院等場所,便于盲人行進。
綜上所述,市政道路設計工作的開展,同整個城市道路的建設、城市經濟的發展與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都有著密切的關系,必須得到廣大道路設計人員的高度重視,進而在具體設計中,綜合考慮當前市政道路設計存在的問題,本著“以人為本、人車共存”的設計原則,設計出更加合理的道路設計方案,最終從整體上促進城市的發展。
[1]李明坤.分析市政道路設計現狀及改進設計對策[J].中華民居(下旬刊),2014,05:242-243.
[2]季玥.淺談市政道路設計現狀及改進設計對策[J].科技創新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