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全
南開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國內家庭財富管理市場與第三方財富管理機構淺析
劉 全
南開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當前,我國社會財富迅猛增長。2014年底,中國GDP總量達到63.65萬億元人民幣,已經邁過10萬億美元大關,人均GDP達到7500美元。據瑞士信貸數據,截至2014年6月,中國家庭財富總量達到22.2萬億美元,成年人口人均財富規模從2000年的5670美元增長到2.13萬美元,增長了276%。一個100萬億人民幣的財富管理市場在中國應運而生,這個市場的參與主體既有傳統的金融機構,也有新興的財富管理機構。本文試圖為這個市場和機構做一個速畫像。
私人財富管理;第三方財富機構;監管
根據招商銀行管理咨詢公司貝恩公司聯合發布的《2015中國私人財富報告》顯示,在經濟“新常態”格局下,中國私人財富市場依然保持了較快的增長速度。2014年,中國個人持有的可投資資產[1]總體規模突破100萬億,達到112萬億元。2012-2014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6%,雖然相較于2008-2010年的增速有所放緩,但自2010年以來保持了穩定增速。
而證監會主席助理張育軍在2015參加中國(杭州)財富管理論壇時,也提到了一組數據:2014年底,中國GDP總量達到63.65萬億元人民幣,已經邁過10萬億美元大關,人均GDP達到7500美元。據瑞士信貸數據,截至2014年6月,中國家庭財富總量達到22.2萬億美元,成年人口人均財富規模從2000年的5670美元增長到2.13萬美元,增長了276%;同期全球家庭財富總規模由117萬億美元增長到263萬億美元,成年人口人均財富由31700美元增長到56000美元,分別增長了125%和77%。我國社會財富的增長速度遠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人均財富增長率接近全球平均水平的4倍。
如上,我們可以大概的得出一個結論: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的私人或者家庭財富規模增長也非常迅速,目前形成了兩個特點,一個是規模大,整個規模接近100萬億人民比,第二個是增長率快,2012-2014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6%,人均財富增長率接近全球平均水平的4倍。
我國財富管理行業正處于創新發展的重要機遇期。社會財富加速積累,為財富管理行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金融業正在進行戰略性調整,間接融資與直接融資比例關系的優化,大量社會財富從儲蓄向投資的配置調整,為財富管理行業創造了巨大需求。
從資金的流向上面來觀察,私人財富管理市場的參與主體可分為:投資人,融資人及金融中介。資金從個人投資者的儲蓄賬戶流出,通過各種金融機構(中介)以股權或者債權的形式流入了資金的需求方。私人投資者是財富管理市場的需求方,而金融機構是財富管理市場的供給方,各式各樣的投資理財產品是市場的交易標的。
近年來,我國財富管理行業積極變革,證券公司、基金公司、私募基金、期貨公司,以及銀行理財、保險、信托等各類財富管理機構蓬勃發展,在財富管理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據統計,截至2014年底,銀行理財產品余額約15萬億元,信托資產規模為13.98萬億元,保險公司資金運用余額9.3萬億元。證監會監管范圍內,證券公司、基金公司、期貨公司及各類私募基金的資產管理規模,從2012年末的7.2萬億元增長到2014年底的20.5萬億元,兩年增長了185%,在包括銀行理財、信托、保險在內的大類財富管理市場上,已經占有近四成份額。
除了上述統計到的銀行,信托,保險,證券公司,基金公司,期貨公司等傳統金融機構外,還有一類新興的金融機構,包括第三方財富管理機構,陽光私募,互聯網金融服務中介等機構也在崛起。
為了順應這個趨勢,豐富市場參與的主體,同時加強對此類金融機構的業務指導和監督管理,在2012年6月6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投資基金法》和《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經國務院批準,成立了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簡稱“協會”)。協會的性質是行業自律性組織,但是接受中國證監會和國家民政部的業務指導和監督管理。同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投資基金法》,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應當加入協會,基金服務機構可以加入協會。該協會的成立將大部分非國有背景,非持牌的類金融機構,特別是基金管理人納入了一個協會制的監管范疇,為此類機構的規范發展提供了很重要的指導和管理。
在2015年,協會發布的《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年報》,從資產管理的角度,對各類參與機構進行了梳理和統計,從資產管理的外延出發,我國資產管理行業構成大致如下:截至2015年底,中國(除港澳臺地區)共有公募基金8.4萬億元,非公募資產管理計劃(包括基金管理公司普通專戶,管理全國社保和企業年金,基金子公司資產管理計劃,證券公司及其子公司資產管理計劃,期貨公司及其子公司資產管理計劃)24.72萬億元,私募投資基金(包括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創業投資基金及其他私募投資基金)5.07萬億元(認繳規模),商業銀行理財產品23.50萬億元,信托公司資金信托計劃14.69萬億,保險公司萬能險,投連險,管理企業年金,養老保障產品及其他委托管理資產2.71萬億元。合計達79.10萬億元。
其中需要關注的是私募投資基金(包括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創業投資基金及其他私募投資基金)5.07萬億元(認繳規模),發展迅速。而在協會2017年2月的“私募登記備案月報第24期”中披露,截至2017年1月底,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已登記私募基金管理人18048家。已備案私募基金47523只,認繳規模10.98萬億元,實繳規模8.40萬億元。私募基金從業人員28.05萬人。截至2017年1月底,按正在運行的私募基金產品實繳規模劃分,管理規模在20-50億元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有463家,管理規模在50-100億元的有166家,管理規模大于100億元的有147家。也就是說在1.8萬家登記的私募基金管理人中,只有776家在20億規模以上,占比4.2%。,另外95.8%的私募基金管理人規模在20億以下。
除了可以納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管理的財富管理機構外,還有互聯網金融服務中介,特別是P2P(網貸平臺),其實也起到了撮合資金供需雙方,提供理財服務的作用,這部分機構按照2016年8月24日,銀監會、工信部、公安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聯合發布了《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進行了規范和管理,從一行三會的分工來看,更多的歸入了銀監會的管理范疇,
下轉(第1 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