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張友發 2.高洹舸
1.身份證號:152326198812092010 2.身份證號:210105198704121912
地鐵車輛受電弓日常維保與故障排查
1.張友發 2.高洹舸
1.身份證號:152326198812092010 2.身份證號:210105198704121912
為了可以更好的提升地鐵車輛的運行質量,降低故障出現的概率,要從當前的地鐵車輛的日常維護和保養出發,做好維護和保養工作的同時,也要及時的排查故障,避免因為故障而導致車輛運行出現問題。本文主要思考了地鐵車輛受電弓日常維保的具體方法和措施,并研究了故障排查的一些方法,供參考和借鑒。
地鐵車輛;受電弓;日常維保;故障排查
從地鐵運行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發現,地鐵的日常維保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如果沒有做好日常的維保工作,將無法保障地鐵車輛的有效平穩運行,所以,研究地鐵車輛受電弓日常維保和故障排查很有意義。
地鐵車輛的維護檢修手段是以運行狀態中的日常維護檢修和根據修程制定的定期檢修相結合的方法實現。運行狀態下的檢修,是利用儀表監測設備和數據,監控列車的運行狀態,對有故障嫌疑的部件,進行診斷、拆卸,維修或更換。定期檢修是根據地鐵車輛修程,對整車牽引動力設備及系統、電氣連接控制系統和車體結構,強制進行的定期維護和檢修,預防地鐵車輛運行故障,保證地鐵車輛運行性能,消除重大故障隱患。
為保證地鐵車輛的快速和安全運行,建設配備先進和齊全的檢修設備,具有科學合理的檢修工藝的檢修基地是非常重要和關鍵的。在基地根據不同型號的列車和運行里程及狀態,進行相應的檢修流程,如里程1萬公里地鐵車輛,對車體及走行部、制動系統檢查、維修或者更換。
2.1 動態接觸力測量
(1)當受電弓與接觸網接觸并高速運行時,受電弓彈簧系統的振動、車體的振動以及風力等因素均參與作用,受電弓弓頭在上下、左右、前后3個方向產生運動。F=F0±FR+FAER±FDYN。弓網接觸壓力F:受電弓與接觸網之間的接觸力。靜態接觸壓力F0:驅動機構使滑板與接觸線間產生的接觸壓力。磨擦力FR:關節間的磨擦力,與弓頭運動方向相反。空氣動力接觸壓力分力FAER:氣流對受電弓的抬升力。動態接觸壓力分力FDYN:由垂直振動引起的慣性力。慣性修正:由傳感器和接觸點間的質量而產生的慣性力應予以修正,且應在測試結果中進行說明。空氣動力修正:考慮到作用在傳感器和接觸點間部件產生的空氣動力,應予以修正。
(2)對于一個控制區間來說,至少需要以下的統計值:平均值(Fm);最大值;最小值;標準方差;接觸力的柱狀圖或概率曲線。
(3)應在兩種情況下進行測試:該力作用于弓頭中心線;如果可能的話,該力應作用于距弓頭中心線250mm處,或盡量接近該值。如果使用其他值,應在報告中注明。
2.2 拉弧測量
(1)對于電弧的探測,探測器應對銅物質發光的波段靈敏。由于銅及銅合金接觸線的緣故,存在一個220—225mm或323—329mm的波段(注:該兩段波段已覆蓋了銅的發射波長)。該測量系統應對于波長超過330mm的可見光不靈敏。
(2)探測器應盡量靠近受電弓以具有足夠高的靈敏度;盡量靠近車輛的縱軸以有足夠高的靈敏度;根據車輛的運行方向,置于受電弓后方;根據車輛的運行方向,對準滑板(接觸板);在弓頭的整個工作范圍的視界內靈敏;靈敏度公差應優于10%;對于放電開始與結束的反應時間應小于100s;有一探測極限值,根據需測的最小電弧能量值確定。
(3)在測控區間,應記錄、計算下列值:車輛速度;電弧次數;所有電弧持續時間的總和;最長的電弧持續時間;每列車每個受電弓,受電電流超過正常電流30%的總時間;控制區間的總運行時間;拉弧率。
2.3 動態范圍測量
弓網接觸力連接兩個機械系統(接觸網和受電弓),這兩部分均能振蕩并且具有各種不同的質量模塊、彈性系數、衰減系數和自然頻率。由于接觸網具有彈性、在受電弓作用到接觸網上時就使接觸線有一定的抬升量。實際上,沿接觸線錨段變化的彈性導致受電弓周期性上下運動,這種運動幅度取決于抬升力本身。EN50119規定:當定位器不帶限位功能時,其自由抬升空間至少應為接觸線實際抬升量或模擬抬升量的2倍;當帶限位功能時,定位器自由抬升空間至少應為接觸線實際抬升量或模擬抬升量的1.5倍。EN50367規定:受電弓動態包絡線的上抬量為接觸線實際抬升量或模擬抬升量的2倍。受電弓動態包絡線的左右擺動量與線路、軌道、機車等的性能有關。
目前的地鐵車輛檢修模式已經運用多年,相當程度上預防和消除了地鐵車輛大量的運行故障,但隨著地鐵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進步,檢修水平的提升也要緊跟經濟技術的發展節奏,這就要求不斷優化和升級檢修體系。基于快速便捷高效的地鐵思想,則創新檢修思維、科技檢修方案、網絡化檢修系統是檢修模式發展的方向,從而實現縮短檢修周期、精準檢查修復、檢修體系數字化的現代地鐵檢修系統。
地鐵系統廣泛采用高新技術,檢修模式體系也要建立在現代高新技術基礎之上,采用科學的、科技的高效可靠檢修技術,提高檢修水平和效率,實現地鐵車輛檢修模式向科學化、精準化、高效化方向發展,建立和依托地鐵車輛數字化系統平臺,實現地鐵車輛運行和檢修的不斷突破和發展。
綜上所述,只有真正做到地鐵車輛受電弓日常維保更加科學合理,并明確地鐵車輛受電弓的故障排查方式,才能夠提升地鐵車輛的日常運行平穩性和安全性,降低故障出現的概率。
[1]王凡,胡風博,馮金順.地鐵車輛用耐電弧絕緣涂料體系施工工藝簡介[J].現代國企研究,2016,20:132.
[2]苗偉明,曾愷若,付小龍.地鐵車輛充放電電阻燒損的原因與解決措施[J].軌道交通裝備與技術,2016,06: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