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剛民
中鐵九局集團有限公司大連分公司
地鐵施工過程中防水關鍵技術的應用探討
趙剛民
中鐵九局集團有限公司大連分公司
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城市人口密度與日俱增,為了緩解交通壓力方便大眾的便捷出行,各大中型城市的地鐵建設得到了較大發展。由于地鐵的施工環境多以地下為主,其安全問題成為重中之重。
地鐵施工;防水;施工技術
1.1 縱向施工裂縫的滲水
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很多因為設計要求所以出現了分段澆筑的情況,需要從前到后的進行混凝土的澆筑,由此也會形成接縫,產生凹槽,隨之,大型混凝土結構本身因為膠條很多,所以遇水以后就會出現膨脹的現象,附和力減少,由此出現施工裂縫。混凝土結構當中的鋼板封條因為外部環境的原因可能出現脫落的現象,由此也會出現了縱向的施工縫。另外,止水帶在安裝過程中因為粘貼保護力度不夠,因此會產生縱向的裂縫。
1.2 變形縫的處理引發的滲漏水
地鐵施工過程中會因為大型的混凝土結構需要有一定的變形能力,因此需要按照施工的相關規范進行施工變形縫的選擇。變形縫需要使用止水帶以及填縫板,在實際施工過程中,若是單獨的使用止水帶當做是密封材料,這樣就不能讓止水帶產生較大的封閉性,更不能達到變形上要求。一般在變形的接頭位置上,會使用澆筑的混凝土相交密封件,若是不能達到間隙的安裝要求就會出現漏水的現象。
2.1 混凝土結構使用的防水施工技術
結構自防水也被稱作是剛性防水,需要使用比較大的鋼筋混凝土當做是鐵的維護結構,在此過程中還需要做好整體結構上的自身防水性調整,并將其看做是防水線,盡量達到不滲不漏。從材料的組成上看,混凝土屬于無機多空的復合性材料,如果能夠在材料的選擇上,混凝土屬于一種非均勻性的多孔復合類型材料,如果能夠在材料的選擇上和技術的分析上做好更多的控制,那么就能夠讓混凝土結構的密實程度提升,對內部的結構進行優化,以此形成一種高強度的滲透抗擊結構,抵抗地下水對地鐵施工所產生的侵擾現象。在混凝土結構,使用防水施工技術需要從材料一直到施工技術等方面進行全面的把握,以此抑制住混凝土結構空隙的產生。在結構上增強密實性,讓收縮所產生的裂縫危害被減少。結構本身的滲水問題主要是因為混凝土遇到水發生了一些水化的反應。如果混凝土內部的約束力比混凝土結構的抗拉強度大,那么就會在混凝土表面產生裂縫,進而出現滲水。在進行材料的選擇方面,要對泌水性和滲透性進行分析,選擇抗滲透能力比較好的材料,尤其是低熱化的水泥,可以在材料攪拌時加入一些膨化機,讓混凝土的主動防水能力得到有效的強化。
2.2 附加防水施工技術
附加防水技術又稱為是表面防水技術,使用不同程度的防水材料,達成防水的成效。根據不同的防水部位可以分為內部防水和外部防水兩種形式,外部防水主要是在墻體上使用一些防水材料,還有防水板以及SBS防水材料,在內部的防水上使用的是水泥砂漿類型的防水材料。
2.3 關于施工縫的防水施工
在很多施工縫的防水當中使用的是鍍鋅鋼板,止水帶,此種類型的技術采用的是環向施工縫防水、變形施工防水等措施,但是在施工過程中非常容易造成止水帶接頭的緊密型,此種緊密性會形成十字形接頭以及T字形接頭還有一字形接頭。橡膠止水帶中,接頭位置的滲密性很難達到工程的基本要求,如果采用的是鍍鋅的鋼板止水帶,在效果上很難得到有效保障。如果發生了滲透性的現象就可以在維護上使用鉆孔注漿的方式進行圍堵和維修。要想減少施工過程中所出現的難度,就需要做好施工縫的處理,尤其是對環向和縱向的施工縫隙,可以使用雙道的水性膨脹嵌縫膠帶,并且使用注漿管的方式強化防水的主要效果。
2.4 變形縫隙的防水施工技術分析
在地鐵隧道施工過程中,需要對變形縫進行防水處理。一般細部位的滲水裂縫是主要解決的重點問題,變形縫隙的寬度一般在20毫米左右,對于一些變形縫來講,防水需要進行柔性化的處理,并且在防水層當中也進行材料的鋪設,使用二道放線的方式強化對滲水的處理。使用貼背方式的止水帶,在變形縫隙處,僅僅的貼合在混凝土的外側,這樣的做法主要是能夠讓混凝土和止水帶之間有突起的膠條,然后利用兩者的緊密咬合程度來進行止水工作。另外還需要將注漿管固定在背貼式止水帶的兩邊,做咬合處理,由此就能夠將產生的漿液放在注漿管的出漿口位置上,以此做到密封止水。此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注漿導管的引出距離應該在6-9厘米之間。
3地鐵施工防水新技術的應用
3.1 電滲防滲透技術
此項技術主要使用的是液體的滲透性原理,經過系統控制產生一定的抵押脈沖電荷,并且將正極的線固定在混凝土表面上,負極在結構的外側,這樣兩者之間就會產生電磁場。因為電磁場中會有化學的電離反應,水分子向著負極的方向上運動,這樣既可以永久的產生防水的功能,還能夠有防潮的作用,對比起來,此種方式的經濟效益價值非常高,所使用的原理也非常簡單。
3.2 UEA無縫施工新技術
按照規范性施工當中的規定,混凝土圍護結構當中會有30-40毫米后澆縫隙,并且在2個月的時間上再使用已經膨脹的混凝土做填縫處理。若是后澆縫,使用UEA膨脹加強帶取代,那么就可以在設計時實現混凝土連續性澆筑的無縫結構施工。從力學的角度和原理上來講,較大的膨脹應力需要在混凝土結構上加大收縮的應力點。主要的設計辦法是在后澆縫隙當中加設一個兩米的加強帶,并且布置出一定的密孔鐵絲網,放在加強帶的兩側。
地鐵項目具有造價高、設計年限長、社會影響廣泛的特點,在改善地面交通,減緩城市擁擠方面擔當重要角色,其設計使用標準屬百年工程,若施工防水未做好,百年壽命很難得到保證,并直接影響地鐵后期安全與運營。目前地鐵工程施工的地下水的分類、地下施工的防水標準等一系列問題的研究尚處于初級階段。俗話說“螻蟻之穴,可潰千里,”一定要從微小細節關注地鐵項目的質量。尤其是在上文所述的幾個位置處采用具有針對性的施工技術,提升地鐵項目整體上的防水防滲性,保證地鐵的永久使用性!
[1]王華,徐穎.城市地鐵施工滲漏水與防水措施[J].市政工程,2015 (5):71-72.
[2]黃煒.地鐵盾構法施工新技術淺析[J].中外建筑,2015(08):171-173.
[3]賀長俊,油新華.地鐵施工應引起重視的一些技術問題[J].地下工程與隧道,2016(01):23-26,1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