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柳青
廣西中醫藥大學
績效管理在事業單位中的科學應用及時代意義
黃柳青
廣西中醫藥大學
績效管理在事業單位的內部管理中非常重要,并且健全與完善績效管理對事業單位改革具有積極意義。基于此,本文闡述了績效管理設計方法,對績效管理在事業單位中科學的應用以及績效管理在事業單位中科學應用的時代意義進行了論述分析,旨在促進事業單位的健康發展。
績效管理設計;方法;事業單位;科學應用;意義
近年來,中共中央和國務院聯合下發了關于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指導意見,旨在全國范圍內實現全新的事業單位內部管理體系和運行模式。而績效管理是事業單位內部管理的重要手段,以下就績效管理在事業單位中科學的應用及其時代意義進行探討。
績效管理設計方法主要表現為:
1.1 定義績效
在擬定方案之前,首先明確事業單位發展戰略以及了解事業單位文化,明確了目標和方向以后,根據崗位說明書對事業單位進行崗位分析,定義績效。
1.2 績效考核
這是績效管理系統的主體部分,表現為在定義績效的基礎上制定出一個健全合理的考核方案并實施績效考核。常用的績效考核方法主要有:第一、結構式敘述法。結構式敘述法屬于行為導向型主觀考核的方法,其是采用一種預先設計的結構性表格,按照各個項目要求進行考核的方法。第二、圖解式評價量表法。屬于綜合型績效考核方法,本方法極容易產生暈輪效應或集中趨勢等偏差。第三、合成考核法。為了提高績效考核的質量,有些單位將幾種比較有效的方法綜合在一起,采用合成的績效考核方法。
1.3 績效反饋
客觀合理的考核結果可以真實地說明事業單位所期望的標準程度,其不足之處經過分析,便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
1.4 績效改善
績效改善是促進和帶動事業單位工作整體績效的提升。
2.1 科學建立績效管理體系
我國各地區事業單位的職能和性質千差萬別,并且我國的事業單位類型主要分為全額撥款型、差額撥款型和自收自支型三類,預算種類可分為全預算和半預算兩種。基于這種現象,建議事業單位在構建績效考核體系時,必須充分考慮自身單位的職能和管理特點,在充分調研、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建設適合本單位性質的績效管理體系,而不應當照搬其他單位的績效管理模式。特別是針對一些職能較特殊、管理較復雜的事業單位可以考慮采用多種績效考核模式相結合的方式,制定一系列針對本單位管理特點的量化指標。
2.2 健全完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
2.2.1 加強預算管理。第一、科學編制預算,全面搜集預算執行的信息,為編制預算提供足夠的資料;第二、加強預算監督,單位應設立專門預算監督小組對預算的執行過程進行全面跟蹤和監督,對預算執行的反饋信息進行及時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再將這些提煉出的信息來進一步補充和完善預算體系;第三、注重預算考核,建立完整科學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通過績效盡可能的激發預算管理的執行力。
2.2.2 加強績效管理。筆者認為事業單位應做好以下幾方面:第一、編制科學準確的績效考核管理制度,制度的執行要盡可能的細化,保證整個考核過程有章可循;第二、建立專門的績效考核管理部門或績效考核領導小組,部門由單位領導直接管理,保證考核工作的權威性和獨立性,堅持靠制度管人,堅持以履行法定職責、崗位職責和完成工作目標為依據,重點考核工作業績,使考核結果不受其他職能部門的干擾;第三、注重考核內容與預算項目的一致性和科學性,保證考核結果能夠真實地反映出預算管理的側重點以及單位年度工作目標的主體方向。
2.3 加強績效考核管理的溝通與協調
績效考核管理的溝通與協調并不意味著降低績效考核的獨立性,而是指單位可以通過指派各個職能部門的關鍵崗位人員參與考核評價,使考核過程在更為專業的人員指導下不斷完善考核評分標準、工作流程、修改年終績效考核得分計算方法等,從而使考核結果更為合理科學。為避免本部門的參與人員對考核有所偏袒,可以通過本部門考核規避制,也可以通過外部專業機構咨詢的形式加以驗證,使得考核結果真正實現公開、公平、公正的“三公原則”。另外,部門間的溝通與協調要盡可能地避免信息不對稱情況的出現,提高考核信息的可靠性。
2.4 充分發揮績效考核成果的作用
2.4.1 不斷完善績效考核制度。在充分調研、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制定相關的實施方案。堅持把完善制度、健全機制作為推動績效考核工作的有力保障,建立健全月度考核、季度報告和經常性督查相結合的日常考核動態管理機制,使工作責任更明確、信息反饋更及時、考核方法更科學。
2.4.2 注重發揮績效考核激勵作用。堅持靠制度管人,公平公正、獎罰分明、公開透明,獎勵性績效工資全部根據考核結果發放,打破平均主義,不按職務高低,不論資排輩,一視同仁,使獎勵性績效工資分配真正體現工作量和實際貢獻等因素,多勞多得,優績優酬,考核工作效率和質量不斷提高,考核過程和結果更加客觀公正。
績效管理是一種具有戰略意義的管理方法,對于事業單位而言做好績效管理工作,能夠理順管理流程,規范管理手段,提升各級人員管理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從而推動事業單位的工作有序開展。但是由于事業單位的公益性質和政府色彩,績效管理在事業單位中的應用相對不足。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市場經濟的日漸完善,為了使事業單位適應時代的發展,財政部下發了《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其目的是提高事業單位的內部管理水平,以適應當前市場經濟的發展和事業單位改革改制的進展。隨著該規范的實行,事業單位的績效管理也得到完善,對于新形勢下促進事業單位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隨著國家改革的不斷深入,為了促進事業單位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必須加強對其內部進行科學管理,而績效管理對于事業單位內部管理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必須加強對其應用進行分析,從而促進事業單位的健康發展。
[1]鄔學敏.對事業單位績效管理問題的研究[J].管理觀察,2016(11)
[2]吳振晶.事業單位績效管理要點與實現[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6(03)
[3]魏佳玉.行政事業單位績效考核機制的解決對策[J].財經界(學術版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