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燕
中外建華誠城市建筑規劃設計有限公司青海分公司
淺談海綿城市的規劃設計及其建設
韓 燕
中外建華誠城市建筑規劃設計有限公司青海分公司
科技的進步發展以及城市化建設的不斷推進,使得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加強,對自然干預活動日趨增加,同時導致很多城市“逢雨必澇,城市看海”現象層出不窮,因此必須加強海綿城市的規劃設計及其建設,基于此,本文概述了海綿城市,闡述了海綿城市規劃設計的意義及其要求,對海綿城市規劃建設進行了論述分析。
海綿城市;規劃設計;意義;要求;排水設計;措施
海綿城市是像海綿一樣吸水的城市,具體而言,就是在城市內布置若干地塊,用吸水材料建設,作為海綿體,平時是市民的休閑、生活區域,暴雨時就作為蓄水排水的地方。無論是道路、公園、綠地還是樹林、濕地,都能吸收大量雨水。這樣,可以把水消化在本地,避免匯集到一起形成洪水。當大量的雨水都被海綿體吸收之后,城市的積水也就無從談起。那些被海綿體充分吸收的雨水還可以再次利用,如澆花、洗車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水資源緊張局面。并且海綿城市規劃設計既要實現生態目標,也要滿足城市功能。因此其建設必須要以建筑與小區、綠地與廣場、市政道路等城市基礎設施作為載體,通過多種生態化技術,構建新型生態系統。
1、海綿城市規劃設計的要求。海綿城市規劃設計的要求主要表現為:(1)保護生態環境的要求。第一、保護生態系統,海綿城市的建設不能在破壞城市生態系統的基礎上建設,相反,是對生態系統進行合理的保護;第二、對生態系統損壞的地方進行恢復,在以往的城市建設中,不可避免的對城市的生態系統破壞,但是在破壞后,并沒有及時的采取措施解決問題。而海綿城市規劃設計的一個主要工作就是對被破壞的系統進行必要的修復;第三、將開發中的影響降到最低,城市建設中不可能完全不破壞城市,海綿城市規劃設計也不例外,但是海綿城市的建設是希望能將破壞的影響降到最低,希望用低影響換來高收益。主要的措施是,在海綿城市規劃設計中,保護濕地、河流,對其保護不開發。避免造成破壞。而已經被破壞的就可以利用物理手段進行恢復,使當地的水能夠正常的循環,對于一些嚴重缺水的地區,可以利用人工調蓄,使地下水的水位提高。(2)創新觀念的要求。傳統城路面建設基本以硬化路面為主,而城市中的排水建設僅僅依靠排水管道,在管理排水管道時,將管道中的水快速排出,而且集中管理排水管道中的末端,雖然在建設的初期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長期使用會造成洪澇現象,因此海綿城市必須改變建設理念,在注重現代化的同時,也加入自然的因素。利用雨水花園、植被等措施,控制雨水的排放量。這種措施主要是在源頭控制雨水,將原本雨量集中的源頭變為分散,通過調節源頭對雨水進行凈化,甚至是回收一部分的雨水再重新的利用,最終使雨水排放的效果能夠安全。
2、海綿城市規劃設計的意義。主要表現為:(1)社會意義。第一、為城市老舊城區海綿城市規劃設計提供了新思路。相比建設大型地下調蓄池、大規模改造雨水管線等方案,改造設置一些城市“海綿體”是一個更加可行的思路。比如城市道路可結合道路綠化帶、樹池等綠化空間,布置生態樹池、植草溝等低影響開發設施,有效地對地表徑流加以蓄、滯、滲、排等。第二、海綿城市規劃設計可以減少城市內澇的發生。通過海綿城市的建設,將防、排、蓄、滲、滯等措施合理地結合起來,大大減輕城市防洪排澇的壓力,有利于減少城市洪澇災害的發生,維護城市居民安定的生活環境。(2)經濟意義。海綿城市規劃設計需要開展與城市相適應的水利工程建設,同時水利工程的建設要與城市中的園林結合,從而保護水資源,節省治理水污染的費用。
1、滲水規劃建設。主要是透過建筑、道路、綠地、鋪裝等施工項目進行實施,比如屋頂綠化和可滲透鋪裝等。其中前者結構將細化為栽培基層、過濾層、排水系統、防跟透屏層、絕緣層、防水層等,可以保證在吸收合理數量的雨水基礎上,改善氣候條件并且美化城市景觀。而在進行城市路面等區域規劃改建環節中,要求改良設計傳統硬質鋪裝方案,如沿用滲透性良好的硬質鋪裝方式,在所屬區域環境綠化理念指導作用下,針對雨水予以科學性地吸納,規避地下水回灌問題重復滋生,令雨水經過合理程度地滲透和滯留之后,發揮出更為理想的減洪、水質凈化和地下水涵養的功能特性。
2、滯水規劃建設。主要包括凹式綠地、植草生態溝等,并且盡量使綠地、公園等區域將低于地面,并沿用下沉式的建設手法,保證將雨水進行全方位地滯留,為后續雨水溢流和周邊自然區域引流等目標逐層貫徹,奠定基礎。
3、蓄水規劃建設。主要是針對城市既有的河流、湖泊、濕地等區域實施防護,隨后制定實施健全樣式且以城市內部河道整治、岸線保護等為主題的有關法規條例,令已然遭受沖擊的水生態環境得到適當地修復,并且借助通淤截污、人工濕地構建、生態岸線等途徑,加以逐層地調試。之后,借助地下空間或是蓄水池等模式,完成雨水調蓄設施的設置使命,保證針對雨水加以妥善化地存儲和調節應用,進一步迎合現代我國城市雨水可持續開發應用的理念。
4、凈水規劃建設。其主要是借助污水與河道治理、土壤和濕地凈化等方式,進行雨水凈化的工序流程。人工濕地在進行雨水凈化管理環節中可以細化為兩道工序,包括初級凈化池和次級凈化池,其中前者主要是針對未經土壤滲濾的雨水加以凈化處理,而次級凈化池則是將初級凈化池排出的雨水或是土壤滲濾排出的雨水進行持續凈化控制。經過上述工序流程處理的雨水,水質明顯得到前所未有的改善,施工人員完全可以考慮降其向下游排水池中加以排入,不然就是結合人工方式,如水泵等將二次凈化的雨水吸納到山地的貯水池之中,其間水泵還承擔著一類重要使命,就是進行初級和次級凈化池、次級凈化池和清水池之間的循環凈化控制。
科學的海綿城市規劃設計及其建設可以有效緩解城市內澇、削減城市徑流污染負荷、節約水資源、保護和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并且科學合理的城市排水設計可以促進城市建設的可持續發展。并且海綿城市規劃設計及其建設需要結合自身實際,做到因地制宜。
[1]胡燦偉.“海綿城市”重構城市水生態[J].生態經濟,2015
[2]鞠茂森.關于海綿城市規劃理念、技術和政策問題的思考[J].水利發展研究,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