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小春 張冬生
中國聯合工程公司
綜合樓建筑設計探析
鄭小春 張冬生
中國聯合工程公司
綜合樓是由兩種及兩種以上功能的樓層組成的公共建筑。探討了某綜合樓的建筑設計,闡述了設計的構思、理念、平面設計、立而設計、剖而設計、場地設計及各功能分區之問的聯系等。著重考慮商業建筑的經濟性、地標性,建筑設計從整體城市設計出發,創造時尚、簡潔的建筑形象,實現功能、造型、環境的和諧統一。
綜合樓建筑;設計
1.1 區位分析
某地形狀不規則,大致上是一個長方形,南北最長處為95米,東西最寬61米,總用地而積約5400平方米。
1.2 規劃地塊分析
經過前期實地調研,對項目周邊的環境有了一個立體的認識,整個建筑設計必須與與周圍環境互成風景并相得益彰,在滿足建筑功能的前提下優化發展,不能脫離當地文化,要體現場所精神。
本地塊靠近郊區而又不遠離市區,東臨水大橋,西臨汽車站,南靠綠水。汽車站的人流對本地塊有較大的影響,汽車站人流流動量大,這對底層做商業的建筑是個有利條件。而且地塊靠近交通樞紐,交通相對于便捷,外出交通便利。
基地靠近郊區,南臨綠水,能暫離城市的喧囂,環境相對而言較為安靜。基地的景觀資源總體來說屬于二線景觀資源,所以該項目的景觀設計主要靠場地本身來塑造。
本項目周邊多為一些多層的建筑,在地塊的南而、西北而分別有一棟7層的民用住宅,因為本次設計為綜合樓設計屬于商業建筑,故周邊建筑對本地塊的日照影響不大,只需考慮項目中的高層對民宅日照的影響。
由于水蚤心跳速度較快,學生在計數水蚤心率時經常出現少數或者多數。且大多數學校數碼顯微鏡臺數較少,僅供教師使用。筆者通過購置迷你自制家用攝像頭,將攝像鏡頭安裝在顯微鏡目鏡上,且與學校IPad同步使用完成自制簡易攝像顯微鏡的安裝。這樣不僅可幫助學生在IPad上清晰觀察到水蚤心臟跳動,還可將視頻錄制下來,幫助學生課后進一步確定水蚤心跳次數。
1.3 對任務書的解讀
1.3.1 退線要求。基地東而東退10米,南而退8米,北而退9米,西而退6.5米。
1.3.2 主要技術參數。占地而積:5400平方米;建筑密度:≤50%;建筑高度:≤80米。
1.3.3 規劃設計要求。本項目設計要求1~3層為商業和大堂門廳,4層以上為公寓、寫字樓、快捷酒店等模式,需要根據分析市場需求來決定,負一層為地下車庫。
建筑整體形象要求現代性、地標性。
2.1 整體說明
根據對任務書與地形圖的分析,本地塊位于株洲縣,靠近郊區而又不遠離市區,東臨綠水大橋,西臨汽車站,南靠綠水,綜合地塊區位及綜合樓的特點,得出以下三種定位模式:商業和酒店、商業和公寓、商業和辦公。綜上所述,辦公+辦公模式的戶型能很好的滿足任務書對項目現代性、地標性的要求。所以筆者認為此地塊做商業+辦公是最佳的選擇。
2.2 總圖設計
本項目用地東而臨近城市次干道和城路,交通方便且人流量大所以商業主入口設置在了東而,相對辦公入口就設置在另一沿街而南而。考慮到辦公區和商業區既要有聯系又要相對獨立,故在一層商業中間打斷,設置一條車行道,可以滿足功能相對獨立的要求,也可以作為消防車道,滿足消防要求。在東而入口前設計了市民廣場,可以很好的聚集人流,供市民休閑。
2.3 豎向設計
建筑剖而的設計出發點在于豎向交通體系的構成。其中商業部分首層層高4.8米,這體現著大型商場的配置。二、三層層高4.2米,寫字樓標準層部分的層高2.8米。整個剖而的設計,使建筑的垂直交通體系一目了然,結構清晰,滿足高層建筑的結構特點。
塔樓部分的設計都是以核心筒為中心,核心筒內為豎向交通和設備等輔助用房,周圍是主要使用空間,可以靈活安排。塔樓部分有三部電梯和一個剪刀梯,其疏散距離以及疏散樓梯的寬度還有前室均符合建筑防火規范。塔樓的L形的平而布局和核心筒位置的選擇,是以最大限度的接近最優化建筑結構的標準為目標所設計。
2.4 立而造型設計
從外觀上來看,建筑的第一個直觀印象是多個立方體的組合,互相穿插,具有強烈的節奏感和材質上而的變化,塔樓和底層商業部分的造型通過材質來聯系。項目造型設計的概念來自于大小各異的禮品包裝盒堆砌的狀態,此概念對于商業建筑的性質來說是毫無意外的解釋,也是一個從具象物品到具象結構的簡單轉化,豐富商業的消費體驗。
從具象意義上講,盒子的穿插體現對基本立方體的破壞和重組,既是對傳統商場建筑造型思路的延生,同時也是對商場能帶給顧客更為多樣化體驗的訴求。
從抽象意義上講,盒子的穿插想表達的是將原來各自獨立的個人空間相互融合,消除間隔,創造一個可以相互了解的擴大了的空間,交錯的時候又保持各自的特色,自由而靈活。
2.5 內部空間設計
在1~3層的商業空間中通過天井將各層之間聯系起來,各層空間富有變化,但也延續了整個裙樓內部空間的整體性,使之具有流動性和趣味性,人們身在其中會不斷發現空間帶給他們的樂趣。
寫字樓中的辦公空間通過大小不一的辦公空間之間的轉化和內部裝飾,為辦公人員提供了良好的辦公環境。商業部分頂層的屋頂花園也為辦公人員提供良好的景觀。辦公房間外部采用全玻璃落地窗,一方而是造型要求現代化的原因,另一方而也是為了盡可能的減少機械照明,節省能源,高效利用自然光。
通過的綜合樓設計,了解綜合樓的過去,現在,未來的狀況,做到統籌兼顧,為自己的設計提供更好的設計依據。
[1]宋凌,韓繼紅,楊榕,范宏武,李宏軍,曾捷,王昌興,林波榮,張播,李曉鋒,安宇,李景廣.綠色超高層建筑評價技術細則研究[J].建設科技.2014(Z1).
[2]丁潔民,吳宏磊.我國超高層建筑的現狀分析和探討[J].建筑技藝.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