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娉婷 常 敬 李沂然
云南大學
簡述第三方理財特點及現狀
洪娉婷 常 敬 李沂然
云南大學
本文主要對第三方理財的興起和發展進行分析,闡述了第三方理財的概念、特征、主要營銷產品,介紹了第三方理財的發展現狀,包括發展歷程,機構數量,經營業績,覆蓋范圍和從業人員數量。希望通過對第三方理財發展的研究,增進人們對第三方理財的認識,促進國內第三方理財長遠發展。
第三方理財;發展現狀
第三方理財的定義
第三方理財是指那些獨立的中介理財機構,它們不代表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卻能夠獨立地分析客戶的財務狀況和理財需求,判斷所需投資工具,提供綜合性的理財規劃服務。作為獨立機構的第三方理財,不代表基金公司、銀行或者保險公司,而是站在非常公正的立場上嚴格地按照客戶的實際情況來幫客戶分析自身財務狀況和理財的需求,通過科學的方式在個人理財方案里配備各種金融工具,第三方獨立理財機構會先對客戶的基本情況進行了解,包括的資產狀況,投資偏好和財富目標,然后,根據具體情況為客戶定制財富管理策略,提供理財產品,實現客戶的財富目標。
第三方理財的特點
我國第三方理財機構發展迅猛,時間雖短卻有著鮮明的特點。第一、獨立性。第三方理財獨立于證券、銀行、保險等任一金融機構,忠于顧客利益。第二、個性化。是一對一的個性化理財,側重量身定做。第三方理財通常針對具體的客戶,根據客戶的情況為客戶量身定做理財規劃方案,以此滿足不同客戶的不同理財需求。第三、全方位。它能融合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的理財業務,為客戶提供更為全面的綜合理財服務。具有跨行業、跨領域的優勢,為客戶提供更為全面的理財服務。第四、混業化。業務涉及"泛金融產品",具有混業化經營的特色。此外還具有服務對象特殊性、盈利模式趨同性、類似金融中介性等特點。
第三方理財的發展現狀
(1)第三方理財發展歷程
相比發達國家第三方理財的發展,我國第三方理財的發展起步較晚且發展水平相對落后。雖然它在我國國內的發展至今已經超過10年,但還是處于發展的萌芽期。回顧過去十幾年,第三方理財機構作為新興的理財機構是在2002年以后才逐漸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2002年智博理財公司成立,它是國內最早從事私人財富管理服務的獨立機構。2003年諾亞財富管理中心成立,為國內高凈值人士提供綜合性的財富管理服務。2004年北京展恒理財顧問有限公司成立,為客戶提供理財產品的投資顧問服務。2006年國內第一家理財事務所—北京優先理財事務所成立,當時它的成立標志著第三方理財開始正式走向市場。
(2)第三方理財機構的數量和經營業績
從第三方理財的機構數量來看,國內第三方理財機構的數量已經由2003年的幾十家發展到如今的上萬家。諾亞財富分公司的數量己經由2005年的1家發展到2012年的57家,客戶數量也由2005年的930人發展到2012年的40300人,截至2015年3月31日,諾亞財富在全國64個城市設有112個分公司,為7.48萬名高凈值客戶提供綜合金融服務。由此我們可以窺見近些年以來第三方理財正以飛快的速度在發展。從第三方理財機構的經營收入來看,2015年第一季度,諾亞財富集團凈銷售收入7180萬美元,較年同比增長42.9%。NON-GAAP利潤為2,250萬美元,同比增長24.3%。2015年第一季度凈銷售收入7,180萬美元中,財富管理業務為5,480萬美元,同比增41.3%; 資產管理業務為1,550萬美元,同比增40.5%;互聯網金融業務為150萬美元,同比增249.3%。2015年第一季度,持續增長的經營數據,顯示諾亞財富進一步鞏固和擴大了在獨立財富管理行業的先發優勢,增強了作為綜合金融服務集團為高凈值客戶提供全球化、全市場資產配置以及多元化增值服務的能力。
(3)第三方理財的覆蓋范圍
從第三方理財的覆蓋范圍來看,它可以劃分為客戶覆蓋和地區覆蓋兩個方面。客戶覆蓋上,第三方理財主要服務于高凈值客戶,很多第三方理財機構都定位于為高凈值客戶提供專屬的全方位理財服務,因此第三方理財機構對客戶群體會有一個藤別的過程。中國私人財富報告指出:2015年中國個人可投資資產1千萬人民幣以上的高凈值人群規模已超過100萬人,全國個人總體持有的可投資資產規模達到112萬億人民幣。在資本市場回暖、新興投資產品不斷涌現的拉動下,2014年末中國個人總體可投資資產達到112萬億人民幣,相較2012年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16%。2014年末,中國高凈值人群規模突破100萬人,相較2012年增長了33萬人,而相較2010年底已經翻番。報告預計2015年中國私人財富市場仍將保持增長勢頭,全國個人總體可投資資產規模預計將達到129萬億元,同比增長16%;高凈值人群規模將達到126萬人,同比增長22%;高凈值人群持有的個人可投資資產規模將達到37萬億元,同比增長17%。地區覆蓋上,目前國內第三方理財機構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雖然近幾年一些第三方理財機構也向二三線城市拓展理財業務,比如浙江溫州、河南鄭州和山西太原等地都已出現了第三方理財的身影。不過就整體而言第三方理財還是集中分布在一線城市,地區之間發展相對還不平衡。
(4)第三方理財從業人員的數量和結構
目前我國國內各類理財師的人數已經超過10萬人,但是隨著國內高凈值人群的快速增長和理財需求的日益增強,顯然國內現有的理財師人數不能滿足人們對理財人才數量的要求。另外,目前國內第三方理財從業人員的結構還有待進一步完善。第三方理財機構中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許多年輕的理財師普遍缺乏實際的理財經驗,理財從業人員隊伍中有不少基金經理和銷售人員,真正的專業理財人才尤其是綜合性的理財規劃師十分稀缺。
[1]楊奇志.第三方理財在我國的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2(13):14-15
[2]陳莉,郭綱.中國私人財富僅次于美國 財富管理機構已超8000家中國第三方財富管理:行業混亂需監管[J].中國經濟周刊,2015(14)
洪娉婷,女,漢族,安徽蕪湖,碩士研究生,云南大學,研究投資金融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