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 雨 馮鴻彬 楊天放 楊瀚濤
安徽財經大學財政與公共管理學院
基于“多校劃片”視角下學區房市場前景分析
邱 雨 馮鴻彬 楊天放 楊瀚濤
安徽財經大學財政與公共管理學院
隨著二胎政策的推行,學區房價格增長迅速。2016年2月,教育部為抑制學區房過熱采取“多校劃片”的政策。本文通過實地調研等方式了解“單校劃片”下學區房的發展狀況,了解“多校劃片”的政策效果并分析多校劃片對于學區房房價的影響,同時對該政策進行多維評價。最后,我們從“多校劃片”的改革視角提出合理分配優質教育資源的制度建議。
學區房;多校劃片;單校劃片;教育資源
隨著二胎政策的推行,學區房的價格也增長迅速,為促進教育資源的公平分配。2016年3月3日教育部部長于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及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指出多校劃片是目前探索出的對于“天價學區房”可以推廣的辦法。同時,教育部辦公廳于2016年1月26日頒布了《關于做好2016年城市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對當前我國義務教育階段的中小學招生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通知》指出:“在目前教育資源配置不均衡、擇校沖動強烈的地方,要根據實際情況,積極穩妥采取多校劃片,將熱點小學、初中分散至每個片區,確保各片區之間大致均衡,并著重強調在擇校熱門地區更要采取多校劃片?!盵1]
教育部明確提出,在擇校沖動強、教育資源配置不均的地方推行義務教育“多校劃片”,把學生入讀小學初中的選擇從“一對一”變成“一對多”,由此解決家長過度追捧“學區房”的問題。這使得多校劃片不僅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而且成為政府官員重點研究的議程。
本文旨在通過查閱資料、實地調研等方式了解“單校劃片”下學區房的市場狀況,以及實行“多校劃片”政策后學區房市場的變化,通過對比來對該政策進行評價,進而提出相關建議。首先,通過對上海市的調研,了解政策落實過程中遇到的障礙。其次,調查和分析“多校劃片”對學區房房價的影響。最后,以多校劃片政策的作用效果以及政策評價為基礎,探尋其相關配套政策以及對于優質教育資源分配不公的建議。
(一)學區房市場過熱,價格畸高
目前,由于我國的教育資源配置不公平現象,學區房普遍存在價格奇高的問題。在《2015年中國教育行業白皮書》中指出在選擇早期教育中最主要因素中,19.48%的家長選擇了師資。19.05%的家長選擇了離家近。一線城市甚至出現40萬一平的“天價學區房”。教育部采取的多校劃片是指一個小區對應多個小學、初中,不同于單校劃片形成的壟斷,多校劃片代表有學區附近的房源的學生未必能分配到心儀的學校。在上海,由于受到近期出臺的“滬九條”調控新政影響,學區房市場雖然未現往年盛況,成交量較往年同期下降 3-6 成,但成交均價并未出現實質性調整。位于徐匯區的某學區,次新房掛牌價格超過 10 萬元/平方米,一些上世紀 90 年代初的“老破小”報價也超過9 萬元/平方米。[2]這意味著多校劃片只是暫且緩解“天價學區房”的方法,并未從根本上解決教育資源配置不公的問題,因此符合我國國情的教育資源分配方案需通過對多校劃片政策效果來探究。
(二)教育資源分配出現矛盾,存在不公平現象
目前我國共有義務教育階段學校25.4萬所,在各級教育中人數最多、規模最大,在校生達1.38億。從2013年開始,國家教育督導委員會為了促進學校、區域均衡發展,開始啟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評估認定工作,并設立了復查監測機制,同時對已通過國家評估認定的地區進行監測和復查。但是,縣域均衡無法滿足普通學生家庭對優質教育資源的渴望,例如北京豐臺區的家長總是希望孩子能到西城或海淀就讀,而其他區的家長又盯著實驗或者中關村一小等名校。在推優、收費擇校等形式相繼被禁之后,家長們唯一的選擇只有學區房。因此,擇校也被形容為“過去憑條子,現在憑房子”。
所謂多校劃片,就是先征求學生的入學志愿,然后一個小區的生源對應若干個小學或者初中,對于報名人數少于招生人數的中小學,學生直接入學;而以隨機派位的方式來確定學生的方式,解決對報名的人數超過招生人數的學校的錄取問題。實際上,多校劃片并不算新政策。早在 2014 年初, 教育部就曾多次下發文件,要求以“單校劃片”或“多校劃片”的方式推進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并在 國內19個重點大城市試點。政策出臺之后引發了廣泛關注與熱議。實際上,從“一對一”到“一對多”,這是多校劃片政策帶來的學區不穩定性,這在理論上會給學區房降溫,然而實際情況還要實際分析。在現實生活中,一些“老牌名校”的舊校區或本部一般位于老城區,由于學區面積原本就較大,在“寸土寸金”的老城區實際上也不大可能新增校區,因此“一對多”很容易讓讓小學生無法就近上學。所以,在確定學校后,為了方便孩子上學,較多父母還是會產生再次就近購房的意愿。
通過調查和查閱文獻,不難發現在現有的招生和入學政策下,家長們為了能讓孩子就讀名校費盡心思,而購買學區房是其中最省事的一種方式,因此學區房價格居高不下,這也讓不少父母壓力很大。例如由先前的“一對一”變為“一對多”,學生就因此可能多一種選擇,這有利于更好地解決擇校問題,推進教育公平,尤其是“拼房”擇校的問題。
(一)實行“多校劃片”應做好多校合作,細化配套措施
在擇校沖動強烈、教育資源配置不均的地區實行多校劃片,實際上是對傳統的“單校劃片”方式的一種改革和調整,因此相關的配套工作要跟上,從而把“多?!苯M合得更加科學合理。這意味著,政府需要同步推進加大優質學校輻射帶動作用的工作。然而,單純實行多校劃片不可能真正解決教育資源不均這一難題,要根治這一問題還需從多校合作入手。 “多校劃片”措施中的“多?!保恢皇且环N數量要求,還是一種組合不同辦學水平學校的要求。即一個學區內應當包括優質學校、中等水平學校和相對薄弱學校。[3]
“多校劃片”這一政策 ,對屢增不減的學區房熱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隨著規范“學區房”居住年限等條件標準的實施,特別是隨著多校劃片方式的逐步推進,“學區房”與“非學區房”之間的界限也就不會再像眼下這樣涇渭分明,“學區房”的炒作自然也會逐步降溫。如果學區內學校間的辦學質量差距逐步縮小,再實行多校劃片,那么不少家長心中的擇校焦慮就有可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緩解。
(二)根據實際并舉實行“單校劃片”與“多校劃片”
顧明遠教授認為:“在不久將來隨著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不斷推進,多校劃片的片區會越來越小,直至實現單校劃片?!盵4]“小升初”劃片實行“單校劃片”與“多校劃片”相結合的辦法。各教育行政部門在對優質初中“多校劃片”范圍的確定時,既要體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的公平性,也要堅持就近入學原則,不得將劃片范圍擴大到所屬行政區域全域。且片區劃定后要及時公布。對于民辦學校的“小升初”招生,則實行招生計劃備案制。
(三)實行因地制宜的“多校劃片”政策
實施“多校劃片”政策,需要因地制宜,民主決策。積極穩妥采取多校劃片,無疑是一項科學務實的舉措,但這要求我們科學確定劃片方式,合理確定片區范圍,這也是當前順利推進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的一個重要環節。此前,“多校劃片”政策一出,媒體輿論炒作的“學區房”可能“白買了”,讓平民以為所有地區都“一刀切”式地實行“多校劃片”政策,包括“單校劃片”政策已取得良效的地區。而實際上,對于“多校劃片”,教育部只是針對那些擇校熱很嚴重、義務教育嚴重不均的地區進行改革,而不是全面打亂現存的就近入學格局。此外,更重要的是,政府進行劃片入學改革時需要就“如何劃片”、“劃片之后片區內的學校如何招生”等問題,廣泛聽取社區居民意見,并接受居民監督,而不是由地方政府教育部門單方面決策。
(四)“學區房”限定需與“多校劃片”同步推進
目前,我國針對“學區房”作出各種限制性規定,還只是相對單一的應對之策。在限定學區房的過程中,還要求政府實現“多校劃片”方式同步推進。這是因為,對“學區房”作出的限制性規定,本身就是賦予“學區房”一種特殊地位,而實際上目前國內也并沒有從根本上打破購買“學區房”就一定能夠上名校的現實狀況,這就需要長遠的制度安排。對于家長而言,在多校劃片的方式下,名校學區房與優質學校之間的關系已從當初的“必然”逐步轉變成了“偶然”?!芭既弧币庵父鞣N不確定因素的存在,因此家長在考慮購買學區房時勢必會比從前更謹慎,這有利于進一步降低“學區房熱”。[3]這恰恰需要相關部門從改革招生方式入手,通過實施“多校劃片”,從而使“學區房”與某一所學校固定對接的局面被打破,從而打破這種購買了“學區房”就一定能保證孩子能夠上名校現象。
[1]教育部.關于做好2016年城市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Z]. 2016‐02.
[2]鄭鈞天.“多校劃片”擋不住學區房價格高溫,經濟參考報,2016 年6月30日,第007版
[3]汪明.實行多校劃片要細化配套措施[N].中國教育報,2016-02-23 (002):1.
本文屬安徽財經大學2016年國家級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基于多校劃片視角下學區房市場前景分析——以上海市為例》(編號:201610378170)階段性研究成果,指導老師:張國海。
邱雨(1995—)男,漢族,安徽蒙城人,安徽財經大學財政與公共管理學院,2013級本科生,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