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慧
重慶商務職業學院
高職院校財經類專業校企合作模式探究
何 慧
重慶商務職業學院
為了更好的貫徹黨關于高職教育培養人才的要求,很多高職類院校都在積極探索關于怎樣培養財經類專業應用型人才。目前,我國高職院校發展現代職業技術教育的有效運行機制之一是進行校企合作。這種合作模式,不僅為高職院校和學生提供了很好的實習實訓場所和方式,搭建了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實踐平臺,同時也培養了你呢給很好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的有用人才。
高職院校校企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是企業、政府與學校建立的一種信息和資源互享,為了滿足社會、學校、企業三者需求的一種合作模式。這種合作模式非常注重學生在校的理論學習和企業的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這種多方位的合作,可以充分利用學校、企業、政府的優勢資源,把更全面、高質量、實用的優質人才向企業和社會輸送。基于此,本文將就校企合作平臺的建設、校企合作制度的制定以及校企合作模式的開展等三個方面進行探討財經類高職院校應如何開展校企合作。
1、利用社會資源,搭建校企合作的平臺
隨著社會的發展,財經類高職院校畢業生可以選擇的就業方向越來越多,但他們大多數中的人在學校中都是以理論學習為主,缺乏豐富的實際操作經驗,使其就業受到限制,就業壓力大。與此同時,高職院校中的財經類專業普遍存在著實習難的問題。面對以上問題,本文認為可以通過吸引政府和企業的資源,加強學校與企業的合作以及加強校內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但是這種合作并非一蹴而就的,在此過程中,需要學校、企業和社會理清思路,明確目標,為校企合作的順利展開提供必要的條件。學校和企業應為校企合作搭建一個良好的平臺,且共同去開發、維護和運行這套系統,使其在學校和企業內部能協調、有序的進分工、協調以及合作。學校可以通過對企業資源的整合,充分利用企業的優勢,建立校內校外實習實訓基地,與企業開展產學研相結合,讓學生走出校門,深入企業進行專業實踐學習,為將來的專業工作奠定基礎。與此同時,學校也需充分爭取政府的支持,和政府一起創建創新實踐平臺,將產學研很好的結合起來。
2、規范校企合作保障機制的建設
在校企合作的過程中,學校和企業不僅要理清校企合作雙方在平臺建設以及主體內容這兩方面的關系,還需要有規范的校企合作制度作為保障。校企合作雙方只有通過建立規范的管理制度和組織機構,實現管理的制度化和體系化,通過較為固定的組織機構來溝通雙方的發展,獲取雙方所需求的信息,保持長久的聯絡,才能發揮真正的校企合作的作用。同時,通過建立規范的約束、監督和保障機制,有助于保障校企合作雙方的利益,是校企合作訥訥個夠穩定和諧的發展。在合作的過程中,學校和企業需把雙方的利益作為大家自身利益的共同體,使維護大家的形象、利益成為雙方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學校和企業應明確規定,企業需把派出去的學生當成企業的正式一員,讓他們能真正的融入到企業文化中,學生應遵守企業的相關規定和制度以及職業道德,認真負責的履行自己的職責,讓學校和企業放心。其中衡量校企合作是否取得很好成效的重要機制是好的評價體制。為了提高校企合作雙方的合作成效,學校和企業應該建立相關的評價制度,如督導評教,學生評教等的制度。好的評價體制能有效的監督學校、社會,督促學校教學質量的提高,企業的參與度。
3、創新校企合作模式
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是否成功有效,很重要的一點是看學校和企業的參與度是否高,合作是否緊密。校企合作是學校培養雙師型教師隊伍,實現培養目標的關鍵。高職院校只有在與企業進行緊密合作的過程中,通過達成共同培養人才的想法,才能達到高職院校培養技術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因此,創新校企合作模式對培養人才質量的提高非常的關鍵。
經過研究實踐,財經類專業在進行校企合作時可以采用校內模擬實訓,校外實際操作,企業培訓,頂崗實習等多種形式。首先,學校和企業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運作方式,因此,學校和企業可以根據各自的特點和需求,制定符合雙方發展并互相認可的合作模式。像通過編寫校本教材。傳統的財經類專業教材都是注重理論傳播的,校本教材可以采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編寫教材的過程中,廣泛聽取行業、企業以及一線業務操作人員的意見,由具有豐富理論知識的學校教師和很強企業實際工作經驗的企業人員一起,通過大家的共同討論選取適合的教學大綱和教學內容。將企業的工作流程、真實的案例納入到教材內容中。將企業對員工培訓的內容,有選擇的編入教材。其次,學校也可以將企業引進學校,讓學校教育與企業培訓同步,通過與企業聯合進行校內實訓基地的建設,讓學生參與企業具體的財務相關業務,進行實際真實的賬目操作。還有學校也可以和企業進行產學合作,讓學生工學交替,采用在校上課和企業工作交替進行的方式,讓學生技能通過業余的時間做兼職,又能學習到必要的理論知識。
總的來說,隨著國家對高職教育體制的改革,通過多年的摸索和實踐,高職財金類專業已逐步形成了學校、社會、政府協同與人的培養模式。這種校企合作的模式不僅可以為企業提供其所需的人才,也能拓寬高職院校的教學平臺,滿足高職財經類專業的人才培養需求,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學校、社會、政府共同合作這種教學模式能充分調動社會的力量,不斷提高大家為社會培養高質量人才的責任意識。但是,建立這種互惠互利,學校、企業、政府主動參與的意識,大家還有很長的一段路需要走。不過,只要大家都有了互相合作的意識,相信經過大家的不斷實踐和摸索,在不久的未來定能走出一條能適應社會發展需求,可以促進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備注:本文系重慶商務職業學院一般項目“基于高職院校財經類學生實訓實踐的模式化與制度化研究”階段成果之一。編號:2016XJKTYB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