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旖旎 陶 淦
沁陽市農村公路管理所
農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的應用
張旖旎 陶 淦
沁陽市農村公路管理所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村公路規模越來越大,這就要求工程建設相關工作人員在道路施工中必須做好施工材料準備工作,合理使用先進的水泥混凝土施工工藝,重視施工過程當中的每個環節,且提前做好合理規劃,進而保證工程施工的質量與水平,推進我國農村公路工程事業穩定、健康發展。
農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準備
水泥:為確保公路工程是的質量,必須從根本上進行控制,作為公路工程施工的主要材料,施工企業必須嚴把材料質量關。在水泥材料購買時,企業必須選用規模大、有資質的廠商進行原材料的買進,在購買過程中,必須進行現場考察及試樣檢測。
碎石:在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其碎石原料必須具有良好級配、顆粒較為均勻及硬度較強等特點,在選擇中必須確保其針片狀顆粒在15%以下,壓碎值在17%以下。碎石中往往摻雜一些泥土,此時必須確保其含泥量小于1%。
砂: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砂作為施工的主要原材料,必須選擇具有良好級配及較低含泥量的砂,在砂的細度方面要將其在大于2.5的范圍進行有效控制,同時在保存方面必須指派專人進行看護,要確保材料整齊堆放,同時要確保進入施工現場的材料符合施工要求。
水:為確保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的整體質量,必須確保施工中所使用的水PH值在4以下,不能有過多的有機物質。
1、測量放樣
遵循設計規定進行路線中線、路面邊線的準確放出,并將臨時水準點設置在路線兩邊,為復核路面標高提供便利。在攤鋪混凝土過程中,應隨時做好糾正工作。在基層、調平層施工中,必須將其上方雜物等徹底清理干凈,并進行模板支立作業,模板高度和路面高度應具有一致性。
2、混凝土拌和
每臺攪拌機在投入使用前,必須進行標定和試拌。在標定有效期滿或攪拌機搬遷安裝后,均應重新標定。施工中應每15d校驗一次攪拌計量精確度。攪拌樓配料計量偏差不得超過規定。不滿足時,應分析原因,排除故障,確保拌合計量精確度。采用計算機自動控制系統的攪拌機時,應使用自動配料生產,并按需要打印每天(周、旬、月)對應路面攤鋪樁號的混凝土配料統計數據及偏差。應根據拌合物的粘聚性、均質性及強度穩定性試拌確定最佳拌合時間。外加劑應以稀釋溶液加入,其稀釋用水和原液中的水量,應從拌合加水量中扣除。
3、混凝土運輸
應根據施工進度、運量、運距及路況,選配車型和車輛總數。總運力應比總拌合能力略有富余。確保新拌混凝土在規定時間內運到攤鋪現場。運輸到現場的拌合物必須具有適宜攤鋪的工作性。不同攤鋪工藝的混凝土拌合物從攪拌機出料到運輸、鋪筑完畢的允許最長時間應符合時間控制的規定。不滿足時應通過試驗,加大緩凝劑或保塑劑的劑量。混凝土運輸過程中應防止漏漿、漏料和污染路面,途中不得隨意耽擱。自卸車運輸應減小顛簸,防止拌合物離析。車輛起步和停車應平穩。
4、混凝土攤鋪
攤鋪前應對基層表面進行灑水潤濕,但不能有積水。混凝土人模前,先檢查坍落度,控制在配合比要求坍落度±lcm范圍內,制作混凝土檢測抗壓抗折強度的試件。攤鋪過程中,間斷時間應不大于混凝土的初凝時間。攤鋪現場應設專人指揮卸料,應根據攤鋪寬度、厚度,每車混凝土數量均勻卸料,嚴格掌握,不能虧料,可適當略有富余,但又不能太多,防止被刮到模板之外。攤鋪過后,對拉桿要進行整理,保證拉桿平行與水平,同時要用鋁合金直尺進行平整度初查,確保混凝土表面平整,不缺料。每日工作結束,施工縫宜設在脹縫或縮縫處,按脹縫和縮縫要求處治。因機械故障或其他原因中斷澆筑時,可設臨時工作縫。宜設在縮縫處,按縮縫處理。當攤鋪到脹縫位置時,應按脹縫設計要求設置脹縫和安裝傳力桿,傳力桿范圍內的混凝土可用人工振實和整平。如繼續澆筑,攤鋪機需跳開一塊板的長度開始進行,留下部分待模板拆除并套上脹縫后用人工攤鋪振搗成型。攤鋪機在攤鋪時,兩側應各設1名輔助操作員,保證攤鋪機運行安全和攤鋪質量。
5、混凝土振搗
在待振橫斷面上,每車道路面應使用2根振搗棒,組成橫向振搗棒組,沿橫斷面連續搗密實,并應注意路面板底、內部和邊角處不得欠振或漏振。振搗棒在每一處的持續時間,應以拌合物全面振動液化,表面不再冒氣泡和泛水泥漿為限,不宜過振,也不宜少于30s。振搗棒的移動間距不宜大于500mm;至模板邊緣的距離不宜大于200mm。應避免碰撞模板、鋼筋、傳力桿和拉桿。在振搗棒已完成振實的部位,可開始振動板縱橫交錯兩遍全面提漿振實,每車道路面應配備l塊振動板。振動板移位時,應重疊100~200mm,振動板在一個位置的持續振搗時間不應少于15s。振動板須由兩人提位振搗和移位,不得自由放置或長時持續振動。移位控制以振動板底部和邊緣泛漿厚度3±lmm為限。缺料的部位,應鋪以人工補料找平。振動粱振實,每車道路面宜使用1根振動梁。振動梁應具有足夠的剛度和質量,振動梁應垂直路面中線沿縱向拖行,往返2—3遍,使表面泛漿均勻平整。
6、鋸縫、養護
為避免斷板情況在水泥混凝土路面出現,在路面澆筑成型后,施工企業必須在混凝土上進行鋸縫作業,鋸縫深度要合理控制,一般情況下都會在5—6厘米的范圍內進行有效控制。在水泥混凝土路面養護過程中,有諸多養生方式,本文主要詳細介紹滴灌養生技術,其施工方式為在混凝土路面已經澆注完成后,在相隔10米左右的范圍內進行蓄水容器的放置,同時需用管路進行有效相連。順著路面在軟塑料細管穿孔的情況下進行鋪設,在選用保濕養護薄膜在路面上進行覆蓋。利用小孔將儲存罐內的調節水緩緩流出,這樣在混凝土結構中就可以將水分進行釋放及有效滲入,保證混凝土路面的濕潤度,避免路面出現裂縫。
綜上所述,作為新農村基礎建設的重要設施,農村公路工程建設質量是否滿足施工要求,對其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國農村公路運輸存在大量重載超載車輛通行情況,促使農村公路運輸呈現“重載、大流量”的特點。這種情況的出現,導致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問題的不斷加深,給行車安全性與舒適度造成了極大的影響。為此必須先對水泥公路路面的構成情況進行分析,才能找到與之相適應的養護措施,才能達到提高農村公路工程整體質量的目的
[1]李偉.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縫的原因及維修措施[J]技術研發,2011(10):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