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啟立
開化縣水利局
關于農村飲用水安全問題及解決措施的芻議
詹啟立
開化縣水利局
農村地區人口眾多,地域廣闊,與城鎮相比經濟比較落后,各種服務設施不完善,尤其是飲用水的問題更是存在著重大安全隱患。飲用水關乎廣大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更關系著我國小康社會的建設與發展。因此,要認真了解農村飲用水的安全現狀,積極提出可行性的改進策略和措施,使我國廣大農村地區都能喝上放心水,切實保障農民的根本利益。
農村;飲用水;現狀
近年來,隨著新農村建設的不斷推進,我國保障農村飲用水安全的工作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國家以及政府部門對農村飲用水的安全工作十分重視。為了保障農村飲用水的安全,各級政府采取了相應的措施,加大了投資力度,建立了農村供水工程,解決了幾億人口的用水難問題。同時也采取了相應的措施保障農村飲用水的安全,將農村飲用水的安全納入到整個新農村建設的日程中。并且開辟了很多宣傳渠道,提升了社會對農村安全用水問題的重視程度。
1、農村水資源的污染比較嚴重。我國的工業大力發展的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工業廢污水也變得越來越多,工業廢水的隨意排放,以及農村生活過程中的各種生活污水的排放,對農村水資源的質量帶來很大的影響,導致農村水資源的污染比較嚴重,進而影響到民眾的身體健康以及生命財產安全。
2、農村水資源污染的治理工作效率不高。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農村地區的水資源污染情況有擴大的趨勢,水資源的污染源范圍變得越來越廣泛,污染的程度也逐漸變高。同時農村飲用水的安全監測能力不夠,與日益嚴重的污染不相匹配,加上污水治理過程中的各種硬件設施和技術力量不足,導致農村水資源的污染難度有所增加,飲用水的質量得不到相應的保證,對農村飲用水的安全帶來很大的隱患。
3、對農村飲用水的安全問題的認識不足。當前政府部門對農村飲用水系統的建設的重視程度遠遠高于對飲用水的安全管理的重視程度,加上有的農民群眾對水資源的保護意識不強,在生活中不能規范自己的行為,導致一些污水亂排,對農村飲用水的質量安全帶來嚴重影響。
4、農村飲用水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規不完善。對農村飲用水的安全進行管理,需要有相關的法律法規作保障,當前我國農村飲用水安全管理過程中各項法律法規還比較分散,導致執行主體不明確、安全管理的執行標準不統一,對農村飲用水的安全管理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制約著我國的農村飲用水安全管理工作的順利推進。
1、自然條件惡劣,經濟不發達,飲水井條件簡陋,集中供水率低。農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的排放量也在逐年增加。據估算,全國農村生活污水年排放總量約為108.2億,主要分布在人口密集的東部和中部地區。因農村基礎設施比較落后,普遍缺乏基本的排水和垃圾清運處理系統,污水大多不經任何處理,直接排放或沉積在村邊溝渠和村莊地面,降雨時最終被沖刷進入水體。農村地區集中供水率低下,有的地區還是一家一井或多家一井采取小水窖集蓄飲用水,個別缺水地區甚至需要靠人、畜四處背水來解決飲水問題,水質就更難保證。嚴重影響著廣大農民的生產、生活,制約著當地農村經濟的發展。
2、工業和農業污染。工業方面,隨著城鄉一體化進程的發展,城市人口大大增加,城市對于環境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一些工業區便逐漸向郊區、農村轉移,這些靠近工業區的農村,河水長期受到工業廢水、工業污水的污染,而且工業廢氣中的有害物質,如二氧化硫、氨氣、氯氣等,也通過大氣環流以及雨水作用直接或間接地降到地表,一些工業廢棄的材料也未經過工廠的無害化處理而堆積到農村地面,雨水作用也會沖刷下其有害物質,從而污染了飲用水安全。
3、農業固體廢棄物未得到合理回收和利用。農作物秸稈是農業主要固體廢物之一,目前這些秸稈都沒有經過綜合利用,與生活垃圾一起四處堆放或沿河湖岸堆放,在降雨的沖刷下,其大量滲濾液排入水體或直接被沖入河道,另外每年還有大量的農膜殘存于耕地、土壤和流入河溝中,成為嚴重的環境問題。
1、加大對農村地區環境監管力度。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提高農村建設項目的準入門檻,制定和建立切實而有效的監管體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農村環境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2、在農村生態示范創建過程中,各級政府要統籌規劃,合理布局,防治并重,大力發展農業循環經濟。加快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嚴格監控化肥、農藥和使用,推廣平衡配套施肥技術。
3、加大農村地區區域或集中供水的力度。按照“先急后緩,先重后輕,突出重點,分步實施”的原則,優先解決對農民的生活和身體健康影響較大的水質安全問題。
4、加強對農村飲用水水質的評估,掌握水質狀況。開展地下水污染調查和監測,開展地下水功能區劃,制定保護規劃,合理開發利用地下水資源。
5、加快建立農村飲用水水質監測和預警機制,改變農村飲用水水質監測基本處于空白的狀況。整合環保、水利、衛生、城建及水廠的管理職能和監測分析力量,統籌安排、合理分工、信息共享,并及時發布水質監測數據。
6、推動制水企業向市場化方向動作,在政府投入基礎建設的同時,對水廠實行市場化運作,提高管理手段,降低成本。
7、建立水資源儲備和應急機制。規劃和建設好備用水源,當原水、供水水質發生重大變化或供水水量嚴重不足時,供水單位必須立即采取應對措施,及時啟動應急預案。
農村用水安全是近年來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存在的一個重要問題,為了不斷加強對農村用水安全的管理,需要針對當前農村飲用水安全問題進行分析,面對各種實際問題,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不斷提高農村飲用水的安全以及健康程度。
[1]張懷生.農村飲用水安全監督體制實施方法[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3(12).
[2]陳穎,范傳輝,孫瑞,文武.農村飲用水安全問題現狀及對策分析[J].現代農業科技,2010(03).
[3]李巧.淺議我國農村飲用水安全問題[J].現代農村科技.2012(21).